YF-ED-J726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安全文化与自主管理实用
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安全文化与自主管理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煤矿生产是与大自然作斗争,条件千变万
化,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各类事故频
发。
所以,安全问题成为长期以来困扰各级管
理人员的一道难题。
多年来,党和国家都非常
重视安全生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安全生
产的法规、政策和规定,各类事故虽然得到一
定的控制,但并未从根本上遏制煤矿事故多发
的势头。
原因故然很多,但其中一个十分重要
的因素,就是我们在安全管理上没有准确抓住
管理的本质和中心环节。
从事故发生的人、
机、环境“三要素”来分析,我们的管理一直
沿袭着对物和事的管理,以物为本,以事为中心,人成为物和事的附属。
也可以说,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
体现在系统管理粗放,重生产、轻安全、急功近利;岗位管理薄弱,重表轻里,只重效率和结果,不重过程和人的行为。
忽视了岗位管理是一切管理的源头,人是岗位的根本要素和基本细胞。
抓岗位管理,就是要从人头抓起,最重要的是解决人的问题。
安全工作要搞好,安全的管理理念必须从以“事”和“物”为中心,转变到以“人”为中心上来,即“以人为本”。
要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人的行为”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我们进行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人是安全的动力,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安全的目的”的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管理的一般形式是由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来管工人。
也就是说靠少数人来管绝大多数人。
煤矿工作的特点就是点多线长,潜在不安全隐患的环节比较多。
靠少数人来管理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显然管不过来。
必然会存在空挡和管理盲点。
从企业追求最大效益的经营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来讲,也不可能无限度地设管理人员。
所以,提倡和追求自主管理不仅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本质要求,也是安全文化建设所要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
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倡的“人人都是安全员”、“安全生产我的责任”、“自主保安”等安全工作理念。
目的是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形成一个个自主管理、自我完善、自主创新的管理主体和个体,打造一种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相互借鉴、系统联
动的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我认为,只有通过安全文化的系统推进,不断增强职工全员的自主管理意识,进而实现个人自主管理,才能保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所以,我们必须以最终实现自主管理为目的,来推进我矿的安全文化建设。
就安全文化与自主管理这个课题,我谈以下几点认识,供大家共同探讨。
一、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根本途径
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灵魂,是一种科学的安全管理认识观和工作的方法论,是企业全体员工形成的一种共识,是增强安全管理功能的一种无形资产。
它涵盖企业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管理机制诸方面。
安全文化一旦形
成,将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
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言谈举止,规范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自觉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成为无形的监督、约束和调整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安全行为的一种规范。
简单地说,就是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和态度,决定着安全工作的行为,也就是用文化的力量管理安全。
用文化管理安全对广大职工群众来讲,似乎很抽象,不好理解。
现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位老者到一家超市去买食品。
他来到海鲜柜前买螃蟹。
超市服务员看到这位老者头上包着一块纱布,便问:“是你吃还是给别人买”?老者打:“我吃”。
服务员便说:“如果你吃,我不能卖给你。
因为你头上有伤,吃了对你的伤口愈合有影响”。
老者便说:“那
我就买给家人吃吧”。
服务员点头:“那可以”。
随后这位老者伸手去抓螃蟹,服务员又制止说:“螃蟹不能伸手去抓,否则,会咬你的手指,让我给你拿”。
这位服务员用夹子按老者的要求夹了一定数量的螃蟹,称好包装好,交给老者。
老者心情非常高兴,以后凡买东西都愿到这家商场来。
这名服务员表现出来的为顾客着想、满足顾客要求的思想意识,实质上就是一种服务文化,也就是把尊重顾客、服务顾客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依此类推,这对于我们安全管理来讲是一个道理。
如果每位员工能够把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应该遵循的安全理念、必须恪守的规章制度转化为一种规范的行为养成,其实质就是用文化管理安全。
我们煤矿的现实状况就是点多、线
长、面广,安全管理只能做到把系统管好,把重点盯住,不可能做到人盯人防守。
即就是人盯人也未必能够杜绝事故。
安全生产要实现长治久安,惟有通过安全文化的教育、宣传、启迪和渗透,使职工达到自觉、自主、自我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
一句话:安全文化是基础,自主管理是保障。
二、加强行为养成训练,实现自觉自主管理
管理深处是文化,素质高处为自律。
所以,安全工作要搞好,安全文化是基础,而我们建设和推进安全文化就是为了实现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高境界。
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加强行为养成的训练。
安全行为只有成为习惯,才能发挥持续可靠的功效。
安全行为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长期养成的结果,这是实现自主管理的前提。
也就是说,必须下大功夫,长期抓,抓长期,反复抓,抓反复,久而久之,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美国有一位安全工程师叫海因里希。
他经过大量的统计研究,得出了事故次数与其对人身伤害程度之间存在着“1:29:300”的法则。
即在330起事故中,有300起对人身无伤害,造成轻伤的29次,而造成重伤或者死亡的仅仅1次。
也就是我们在安全教育中常说的一万和万一的关系。
正因为绝大多数不安全行为不一定造成伤人事故,一般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当事人往往选择不安全的行为:一是当安全行为与节省时间发生冲突时,也就是所谓省
时;二是当安全行为与节省体力发生冲突时,也就是所谓省力;三是当安全行为与工作的舒适度发生冲突时,也就是所谓省事;四是当安全行为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也就是为钱。
通过这项研究结果,从这“三省一为”的不安全行为的选择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自主管理的重要性。
当事人明知违章作业有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往往却明知故犯,反映出工作中严重的不自律的行为。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类地质构造复杂、机械化程度低、准备水平差、用人多的煤矿企业,零敲碎打的事故居多。
自主管理的规范化和紧迫性尤为重要。
如何提高职工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是我们需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安全理念的宣灌。
安全理念
是安全的行为准则。
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才能筑牢自主管理的思想防线。
其次,要进行行为养成的基本训练。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使每一个职工知道在自己的岗位上如何正确做事。
将正确的行为逐步培养成为习惯。
进而将这种习惯营造为一种浓厚的风气。
第三,要大力推进人本精细管理。
突出以人为本,强化岗位职责,明确自身责任,使每一个职工能够切实体会到自身的安全不仅是自己的幸福也关系到家庭的美满。
要努力形成个人、家庭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全矿、全矿保全局、全局保社会的大安全格局。
第四,要不断丰富自主管理的方法、提升自主管理的能力。
随着安全管理的不断深化,安全管理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都要很好的借鉴,为我所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然,也要通过各种途径教给职工更多的安全技能。
我们现在正在推行的安全确认制,安全“六预”,十种常见的安全行为等都是很好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提高安全技能的有效手段。
职工自身的安全技能增强了,安全保障能力才能够有效的提高。
总之,只有安全文化深入人心,自主管理形成风气,自我约束成为习惯,从上到下真正确立了“安全第一”、“规章至尊”的理念,工作中按照“安全第一,生产第二”、“质量第一、数量第二”、“规范第一,收入第二”的理念去做,真正使文化入井落地,使文化入
家入户,入脑入心,我们的安全生产就一定能够实现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