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体裁剪》课程标准2017

《立体裁剪》课程标准2017

《立体裁剪》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立体裁剪》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立体裁剪》课程是高职高专服装设计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本课程既是对服装平面制版的深入理解和补充,也是服装立体结构的全面掌握,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课程作用本门课程主要学习服装原型立体裁剪方法、服装结构原理、各品类服装立体裁剪技法、服装褶皱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能否学好本门课程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实现从手绘服装效果图、款式图到三维成衣的空间转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结构制版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制版技术的追求目标,提高利用服装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将学习的平面制版技术提升到立体空间领域,实现,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版师。

学生通过把立体裁剪的理论运用到制版实践的训练过程,掌握一技之长,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三)课程基本理念
《立体裁剪》这门课程以学生在企业制版工作岗位需求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方面为出发点进行设置的。

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服装制版人员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据,面向服装生产企业单位相关职业岗位,以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和职业技术技能为宗旨。

同时课程还为从事服装设计岗位工作需要提过必要的技术支持。

服装立体裁剪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本位;二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三是适应企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四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灵活性。

(四)课程设计思路
服装立体裁剪技术是服装技术应用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已经广泛被专业人员所认可。

随着服装制版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立体裁剪技术越来越成为现代服装制版师造型公认的手法。

服装立体裁剪技术在服装成衣领域借助其直观性、创造性、独特性的优势,必将有着宽广的应用空间。

根据基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开发思路,本学习领域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入繁,以学生动手实操的教学方法,集科技性、艺术性于一体,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真确认识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理论、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技能,实现服装面料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转换,把设计、材料、制版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做一次总结和提升,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能独立完成较复杂服装款式的立体裁剪制版工作。

将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内容分为9个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一览表
(五)课程内容制定的依据
课程内容设定以女装立体裁剪制版过程为依据,本学习领域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

针对学生毕业后在服装制版和服装设计中的工作要求,并且使学习内容与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技法,具备通过立体裁剪进行服装制版的全新岗位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础知识、立体裁剪的基本手法、对服装制版技术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通过作业练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为参加比赛和实习就业打好基础,是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服装版师、助理版师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课程的教学内容
学习情景学时分配
四、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内容分为两部分,即立体裁剪基础理论知识和立体裁剪操作。

教学过程中以实际款式案例操作为主,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重点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动手能力、岗位能力的培养。

方法如下:
(1)“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在服装立体裁剪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立体裁剪技术的操作手法。

授课内容更新知识,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讲得多做得少的陈旧教学方式,把抽象的理论教学部分以图片演示教学的方式,对操作性强的且难以理解的专业内容进行边教、边学、边做。

加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做到能操作、懂理论,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

(2)示范教学法
在本课程授课的过程中边教、边学、边做,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除了做任务解答外,还需做必要的技法示范和实际的操作,示范教学要求方法步骤明确,讲述清晰,是学生边学边练,易学易懂。

(3)项目教学法
在课程过程中,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各种辅助设计大赛,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的服装立体裁剪技术,进行多领域的实际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服装立体裁剪这门造型艺术的表现力产生感性认识。

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能使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教学资源要求
本课程授课地点要求在立体裁剪室授课,标准的立裁人台、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

在教学手段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应用多媒体课件,尽量做到直观、清新、形象,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过程考核评定,主要考核学生对立体裁剪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造型能力。

在课程中,将平日的实际项目作为课程项目的考核,即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是锻炼学生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最佳办法,检验实践能力的导入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内容。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随着服装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服装的穿着品位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整体造型的完整、细节的完美、成衣的空间分配和舒适性,对制版技术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体裁剪是唯一有效的实现途径,立体裁剪已经成为服装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参赛的考评内容都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加入立体裁剪展示考评,与中国传统的平面比例裁剪相比,立体裁剪有很多优势,能够借助服装材料表现构思,以其异常丰富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的设计表现、安全完整的立
体展示,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出各种意想不到的成衣效果,是服装设计师的作品锦上添花。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技能教学中的满堂灌方式,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课程项目的考核内容,注重实践操作训练,可以锻炼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也是锻炼学生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最佳办法。

通过与企业要求接轨、参与实践训练,使学与做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做中学,在学中获,有效的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

(二)考核评价建议
根据每个学习情景和完成任务情况,实行过程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并且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

首先制定各学习情景的技能考核方案,把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分解成工作任务,然后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真实有效地考核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三)教材使用建议
推荐使用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的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贯彻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程与实际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推荐使用教材:1、龚勤理《创意时装立体裁剪》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2年版
2、章欧燕敬杉《服装立体裁剪项目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版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
(四)教学实训条件建议
1.多媒体教学:通过可课件讲授,使学生在一接触立体裁剪时就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了解,利用各种服装款式造型,解读如何通过立体裁剪的手法实现,使学生感受到掌握此项技能后将会如何影响设计制作,提起学生想要学习立体裁剪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教具材料:在教学工程中,为学生提供标准的立体裁剪专用人台,立裁专用大头针、标记带、胚布等用具,让学生体会到制作的乐趣。

七、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服装设计专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