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给我的孩子们》课文解析 苏教版(通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给我的孩子们》课文解析 苏教版(通用)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课文解析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

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

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①怎样理解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第一部分:直抒胸臆——憧憬孩子们的童真生活,并预想孩子们失去童稚之情的悲哀。

【品味】“每天不止一次”极强烈地表达了对孩子们充满童真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

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

你甚么事体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

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

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broken heart(极度伤心——编者),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

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以此来代替汽笛。

宝姊姊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姊姊挂下一只篮来,宝姊姊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昂地同她争,说“瞻瞻要上去,宝姊姊在下面看”!甚至哭到漫姑面前去求审判。

我每次剃了头,你真心地疑我变了和尚,好几时不要我抱。

最是今年夏天,你坐在我膝上发见了我腋下的长毛,当做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相,继而大失所望地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的亲友一样。

你要我抱你到车站里去,多多益善地要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回到门口时你已经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香蕉不知落在哪里去了。

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段析】描述瞻瞻的种种真率、自然与热情的表现,体现一个孩子纯真心灵的美好。

【品味】赞扬瞻瞻优秀的一面。

“尤其”一词表达了作为父亲对孩子与众不同的表扬。

“身心全部公开”表现了瞻瞻的童稚率真,并举几个简单的小例子来证明这一点:(1)为了几件小事哭昏。

(2)悉心“照料”泥人,并为自己不慎将它打破而号哭。

“鞠躬尽瘁”大词小用,形象地表现了瞻瞻尽心竭力地呵护泥人之情。

将瞻瞻打破泥人的号哭之情与大人们的破产、伤心、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相比较,极言孩子的悲痛很深。

(3)瞻瞻认真地看待自己制作的各种车。

(4)听故事并与宝姊姊激烈争论,还要求“审判”。

(5)疑心剃了头的“我”是和尚,不让抱。

(6)把“我”当做黄鼠狼而号哭。

(7)要买香蕉并熟睡将香蕉全部丢失。

列举这些小事情,表现孩子的童心、童趣以及率真、自然、可爱。

重要的是这些小事是对大人们的世故、做作的讽刺。

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

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段析】将孩子们每天的游戏看做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与大人们的做法相比,突出童心的可贵。

你们一定想:终日无聊地伏在案上弄笔的爸爸,终日闷闷地坐在窗下弄引线的妈妈,是何等无气性的奇怪的动物!你们所视为奇怪动物的我与你们的母亲,有时确实难为了你们,摧残了你们,回想起来,真是不安心得很!【段析】揣测孩子们对父母的看法,并为“摧残”了孩子们的思想与心灵而不安。

【品味】这句话表明作者和妻子作为父母对孩子关注得大少,因此感到自责。

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刬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

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杀风景而野蛮”罢!【段析】描述阿宝的趣事,并揣测阿宝对其母亲动手毁坏其创作的想法。

【品味】“得意”一词表现了孩子为自己的“创作”而自豪的神态。

形象逼真地描绘出阿宝当时无奈的心理,她感到无助并且不解母亲的做法。

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

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地看。

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头,站在桌边默默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

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罢!【段析】瞻瞻裁破了“我”的书,本以为是很得意的事情,结果被“我”的惊骇吓哭了。

【品味】“侧着”“默默”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专注的神态。

画线句表现了小孩子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帮了大人忙,而向大人报功的得意心情。

“抱怨”是猜测孩子当时的不解心理。

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

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段析】“我”不允许软软弄“我”的长锋羊毫,并揣度软软现在的想法。

第二部分:描述孩子们的种种充满童心童趣的事迹,表达了“我”的无限憧憬之情。

【品味】猜测孩子的想法,既表现了孩子的抱怨,又表现了孩子的得意——当初不让我用你的笔写和画,现在你却能用到我的画了——符合儿童的心理。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②怎样理解“你们果真抱怨我……我的悲哀来了”这句话?) 【段析】担忧孩子们失去童心的悲哀之情。

【品味】这句话揭示了作者自己心态上的矛盾,也是对前文的小结,凸显了主题。

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

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最是我到上海去干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口或车站旁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又欢喜!惭愧我为甚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

【段析】写自己去做自己本不愿做的“无聊”事情的无奈以及重新回到自己喜欢的生活的快乐。

【品味】画线句写出自己作为成年人流于世俗而去做一些自己认为无意义而又不得不去应对的事情的心理。

“所谓‘事’”“不相干的人们”“把戏”这些词语表现了自己的无奈和厌恶之情。

“惭愧又欢喜”是矛盾心理的真实表现。

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

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的情形。

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的地步。

我自己也是如此。

(③怎样理解“我眼看..起来,到像绵羊..,妥协..,屈服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我自己也是如此”这两句话?)“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段析】直言每个人的童心与率真自然都终究要随着现实而逝去,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惋惜之情。

【品味】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

“退缩,顺从,妥协,屈服”“像绵羊”形象地写出某些人失去自我应有的真率、骨气的变化过程,连自己也是如此,与孩子的率真形成对照,表达了愤懑之情。

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

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

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段析】叹息并委婉地告诉孩子们童心与真率不可挽留的事实。

呼应首段。

第三部分:每个人都躲不过现实,都要成长,随着这个过程,可贵的童心、率真、自然等便渐渐失去而无法追寻了,表达了对所憧憬的生活的无限惋惜之情。

答案速查①文章开篇即对孩子们倾诉——“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孩子们的生活应该是天真无邪的、不加掩饰的、真诚的,因为孩子们的童心不谙世事的复杂,不被尘俗所污染。

等到孩子们明白“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也就是孩子们已经长大了的时候。

童心和稚趣便也一点一点随着时间消逝了,被尘俗的一切剥蚀了,也便成了像“我”一样的人,少了真率、自然与热情,还有什么可憧憬的呢?这便是“何等可悲哀的事”,是对失去可贵的童心、真率、赤诚的悲哀。

②孩子们抱怨父母所做的一切是对他们的不理解的时候,是从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去分析看待的,因为他们的心是纯真的、真率的,他们认为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道理,有属于自己的无尽乐趣,而大人们不理解,甚至动手来破坏他们的得意的“创造”。

这时的孩子是天真、自然的。

“我”欢喜的是孩子们拥有一颗真挚自然的童心;而一旦孩子们不再抱怨,而是理解了父母的做法,甚至是感谢父母做的一切是对自己成长有好处的时候,说明孩子们长大了,而长大的同时便失去了本有的可贵的纯真,也许还会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或多或少加上一点伪装的色彩,这便是令“我”感到悲哀的东西了。

③要理解这两句话,就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6年,当时中国工农群众受着帝国主义、封建官僚主义军阀劣绅以及国民党的剥削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次次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热潮,但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些“英雄人物”,口口声声喊着革命口号,却受不了反动势力的威逼利诱而屈服或蜕变,变成了假革命或不革命者。

笔者认为、丰子恺先生的话其实是在影射和讽刺这样的人,对他们失去正直和如孩童般的挚诚而感到痛心和惋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