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新歌剧《白毛女》及其艺术成就


歌剧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故事情节与创作概况


主要段落分析
音乐特点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彭 丽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音乐发展状况

第一节 抗战初期

抗战初期的音乐活动 贺绿汀的音乐创作(通史P294)

第二节 冼星海及其音乐创作 第三节 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生活及音乐 创作
贺绿汀的音乐创作

贺绿汀(1903~ 1999),原名安卿(安钦), 又名抱真、楷、如萍。湖南邵阳人。

冼星海及其音乐创作

(1905~1945),广东番禺人

1928年考入国立音乐院 1930年留学巴黎 1935年回国从事音乐创作与救亡宣传 1938年10月奔赴延安
1940年5月赴苏联
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夜半歌声》 《在太行山上》等
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生活及音乐创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我国大陆先后出现

雪庵的《红豆词》等。
国统区的器乐创作


丁善德的钢琴音乐创作
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创作

谭小麟的室内乐创作
三、根据地及解放区的音乐

主要指陕甘宁边区、华中、华北敌后抗日民族根据地等地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音乐创作、演出、理论研究、教育等 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 进行了文艺整风,使得音乐工作者更加普遍地深入生活、深 入群众,1943年春节在延安掀起了“新秧歌运动”。
1931年考入国立音专,选修理论与钢琴,并从 黄自学习作曲。


1934年以《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获齐尔 品“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奖的一等奖及 名誉二等奖。同年冬,入明星影片公司从事电 影配乐。
抗战爆发后,赴前线宣传抗日。 这一时期代表作:钢琴曲《牧童短笛》;电影 歌曲《天涯歌女》、《游击队歌》、《上战场》 等;独唱《嘉陵江上》等。

延安作曲家群体


马可(1918~1976):《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
安波(1915~1965) :表演唱《拥军花鼓》(1943)、秧 歌剧《兄妹开荒》(1943) 郑律成(1918~1976) : 《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 曲》(1939年)、《延安颂》、《延水谣》、《新四军进行 曲》
了三个政权区域:沦陷区、国统区、根据地和解
放区。三个区域的音乐创作呈现不同色彩。
沦陷区 国统区 根据地及解放区
一、沦陷区


Hale Waihona Puke 东北沦陷区,即“伪满”;华北沦陷区:1935年以后,日本政府先后成立了“冀东防共 自治政府”、“华北临时政府”, “汪伪”政权: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的汪精卫为首。 至抗战胜利,我国沿海众多城市均处于此三个伪政权统治。 江文也的创作

二、国统区

1938年10月底武汉失守,相持阶段开始。以国民党为主、 国共合作形式的国民政府统治地区,称为国统区。
40年代初期,国统区陆续建立了许多音乐教育机构


创作方面,出现许多结合现实的揭露、讽刺性歌曲,如《你 这个坏东西》、《茶馆小调》、《古怪歌》、《五块钱》等。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抒情性歌曲,如赵元任的《老天爷》、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