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组织发展态势研究民革福州市委会严炜组织发展工作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民主党派老一辈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关系到能否更好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共产党长期合作、风雨同舟,关系到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关系到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
各民主党派按照“三个纪要”、《福建省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程序(试行)》和本党派组织发展有关文件精神,着力吸收政治素质好、文化层次高、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人士,使组织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
以福州市为例,当前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呈现几大特点:一、组织发展日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各民主党派市委会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工作,把组织发展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计划总结机制,精心组织,认真安排,要求组织部门和基层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跟踪,半年小总结,年末大总结。
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在每年的全委会、基层工作等会议上就组织发展工作进行专题部署。
民革市委会在每年的基层工作会议上根据各支部层次、年龄和界别的具体情况,给各工委、总支、支部下达年度“高级职称、高校、科技界代表性人士”发展指标。
建立健全组织发展追踪机制,加强和基层的沟通联系,加大督查力度,及时总结,加大高素质党员的发展力度。
严格遵照“三个纪要”、《福建省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程序(试行)》和各党派发展成员的有关程序的规定,坚持个人自愿和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积极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列席基层组织活动,端正其入党动机,提高其政治素质。
严格外调程序,了解入党积极分子具体情况,加强与其所在单位党委的协商沟通。
民革市委会坚持由组织部门派出两位同志到申请人所在单位进行外调,直接有效的了解拟发展对象的政治素质、工作业绩和群众基础。
其他各党派也能及时发函或以表格的形式,了解单位对其的评价情况。
二、组织发展对象呈现高素质、高层次的特点民主党派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代表性。
在组织发展中注重质量,是民主党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参政党自身素质和参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各党派市委会坚持发展能够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共产党真诚合作,遵守民主党派章程、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代表性人士。
从发挥参政党职能需要出发,在组织发展中注意新成员的学科、层次的分布,使基层组织的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注意形成后备人才的梯队;积极主动做代表人士的发展工作,着力在高层次、旗帜性的代表人士中物色发展对象。
截止2012年,福州市各民主党派成员为7094名(民革961名、民盟1632名、农工党1441名、民建902名、致公党774名、台盟93名、九三学社598名、民进693名)。
与五年前(2007年初)的6002人相比,总数增加了1092名,增长18.2%。
从分布行业看,他们广泛分布在教育、科研、经济、文化、卫生、金融、贸易、法律等各个领域,类别逐渐齐全。
从所处地域看,新发展成员区县兼有。
从代表性上看,新发展成员在各行业中都有一定的话语权。
尤其是从学历和职称看,层次普遍提高,基本上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多数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者越来越多。
五年前(2007年初)福州市民主党派成员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869人,占47.8%,中级职称以上4321人,占72%。
博士15人,研究生89人。
到2012年民主党派成员中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达到4099人,占57.8%,同比增长10%,其中博士生28人,增加13人,研究生227人,增加138人。
就职称而言,2007年高级职称1532人,占25.5%,中级职称2780人,占46.3%,中高级职称占71.8%。
2012年民主党派成员里中高级职称5291人,占74.6%,同比增长2.8%,其中高级职称2083人,占29.4%,增加3.9%;中级职称3208人,占45.2%。
特别是从政治素养而言,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较高的参政能力。
他们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富有改革创新精神,更能敏锐把握社会政治和经济之发展趋向。
他们都很熟悉本行业从业人员的意见要求建议,能准确感知自己所代表和联系的那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利益所在,并且还具有将其意见和利益适当整合表达的能力,他们关心国计民生,关注国家大事,信息渠道多元,获知政治信息快速迅捷准确,知政参政能力大为提高。
三、组织发展中年轻化和老龄化的趋势并存随着形势发展,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取得蓬勃进步,发展较快。
各民主党派高度重视发展三四十岁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年龄结构,改变了80年代各民主党派开会近似于老年协会会议的状况。
尤其是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是从外单位退休后再到民主党派机关担任主要负责人的情况已经不再存在。
目前各民主党派大部分成员均是改革开放后加入民主党派的。
他们年龄普遍相对年轻化,富有活力。
目前福州市全体民主党派成员的平均年龄为53.1岁,在职成员总数为4534人,占63.9%,在职成员平均年龄为45.1岁。
而根据2010年初的统计数据,全体成员的平均年龄为53.3岁,在职成员总数为4346人,占63.8%,在职成员平均年龄为44.7岁。
应当就近年的形势而言,各民主党派的年龄结构未能得到进一步有效的改善。
自2007年以来,福州民革发展的新成员平均年龄为37.7岁,民盟为39.8岁,农工党为37.2岁,民建为35.7岁,九三为37岁。
其他党派也大抵如此。
我们通过计算可以发现,按照当前的年龄结构,如果成员发展数量年增长为5%,新成员平均年龄接近40岁。
但是全体民主党派成员每年年龄均自然增长一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寿命的延长,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成员年龄结构日益老化的趋势,长此以往各民主党派的平均年龄只会越来越大,造成参政党年龄老化日渐严重、界别特色日渐淡化、发展空间相对缩小、难以发挥积极作用等情况。
对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中的年龄问题应作客观、理性的分析、探讨,对利弊得失应进行正确评估和深入研究,破解民主党派成员老龄化等问题,从而更好推动和实现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组织发展中定位清晰化与认识模糊化的矛盾凸显自1996年以来,中央和省市关于组织发展有关纪要的陆续出台,体现了执政党对统战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更令各民主党派清晰的认识到,组织发展直接关系到党派的性质、职能的履行,关系到多党合作的长期共存与发展,能以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要求,从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相应的紧迫感、危机感抓好组织发展工作,能严格按照“三个纪要”的精神,按照“三个为主”的方针有序发展,妥善处理发展与巩固、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但是当前对组织发展认识模糊的问题依然突出。
从民主党派的主观因素而言,民主党派基层存在全局观念不强、“近亲繁殖”倾向滋长的问题。
目前发展新成员主要靠基层组织骨干推荐。
一些基层支部及成员对组织发展工作的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够,责任心不强,有的长期未发展新成员。
另外也存在由于介绍人职称、学历、职务的局限,影响着组织发展的层次的问题。
从客观因素而言,存在着对民主党派宣传力度不够,各地区统战工作开展的不平衡的问题。
主流媒体对民主党派宣传报道有限。
群众对民主党派也知之甚少,将“民革”等同于国民党,“民进”等同于台湾的民进党,不能理解台盟为何有个“台”字,把九三学社视为学术团体。
有的党政地方、部门对统战理论学习与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甚至有些党员干部对民主党派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持不信任态度,把民主党派成员看作是团结、教育、改造的对象,把统战工作当作负担。
有的单位针对本单位成员提出加入民主党派的要求,认为要经党委会研究批准,有的单位派员动员说服干部不要加入民主党派等等。
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加上各地区统战工作开展的不平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文件)等有关政策在贯彻、落实上出现了逐级弱化效应。
目前市、县(区)法院、检察院普遍缺乏民主党派干部,加入民主党派存在困难,县(区)公务员编制的民主党派党员相当缺乏,与中发…2012‟4号文件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五、组织发展的界别特色相对弱化,新的界别发展有待探索民主党派在发展中形成的特色,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坚持各自特色,有利于民主党派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履行参政党职能。
保持特色、发挥优势的前提是坚持各民主党派的进步性与广泛性。
民主党派工作主要依靠代表性人士发挥作用,多党合作主要是通过与代表性人士的合作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代表性人士联系着一定数量的群众,他们了解这部分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充当这部分群众的代言人。
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如果离开了他们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他们就缺乏了代表性。
因此在发展各民主党派成员时既能重视发展主要界别的人士,也能注重新成员的群众基础和代表性,妥善处理重点与非重点、发展骨干成员和发展一般成员的关系,保持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
致公党在组织发展中多与侨联、留学生同学会、海联会等合作,找寻重点目标群,保持本党“侨”“海”特色。
台盟发展严格把关,对户口、籍贯进行审查,坚持发展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
民革主要做好发展与台湾、与国民党、与民革有社会历史联系的人士。
但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导致民主党派特色弱化的现象逐渐显现。
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像民革的重点发展对象中原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绝大多数年事已高,有一定渊源关系的人士也逐渐减少,在有限的范围内难于发展高层次有影响的新党员。
台盟严格的籍贯限制使台盟在一年中难以发展到一定数量的新盟员。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发生的重大变革给组织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价值观念的驱使,加入民主党派动机目标更为凸显。
有偿服务、追求利益最大化等思想盛行。
有的个人目的没有满足,就会渐行渐疏,甚至长期不参加活动。
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使人员流动加速,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职业、岗位、身份随之而动,“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有的还具有多重性身份,使发展对象的身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另外,社会竞争激烈,许多人忙于业务、专业,特别是中青年知识分子更多关注的是自身专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对政治兴趣淡泊,加上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趋于多样化,都使民主党派发展空间受到影响。
发展对象的界别存在着局限性(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医疗卫生界,缺乏高校、科研等界别),政府部门的成员比重不够,拥有较好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士还较为缺乏。
《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民主党派可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有代表性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