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鉴定田黄(图)

如何鉴定田黄(图)

如何鉴定田黄(图)如何鉴定田黄(图)台灣故宮博物館~清鴛咫呎卵B環田黃石印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我们可依此来鉴定田黄的真伪。

台灣故宮博物館~清鴛咫呎卵B環田黃石印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有棱角。

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金代都提控印和皇太后之宝金代都提控印和皇太后之宝石质:田黄石的质地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

如果仔细观察,田黄石会焕发出一种其他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天津博物馆的田黄山子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

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

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橘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田黄石雕“岁寒三友”石皮:多数田黄石的外表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

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田黄?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里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田黄?红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

它是田黄石在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透而形成的格纹。

田黄石的真伪鉴定,主要是依靠肉眼进行,根据上述外观特征基本可以辨别清楚。

在十几年前的广州交易会上,一条条橘黄色的“田黄石”竖立在陈列台上,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走近观看,章体上雕的多是薄意山水人物,很精致,有的还是在福州颇有名气的工艺师雕的。

这种章料,尺寸大约在2.5cmx12cm,当时15万元一条卖得很好。

后来,在国内的市场上看到了很多这种章料,这就是假冒的田黄石。

从石质看,这种章料是寿山太极头石的染色体,也有寿山高山石的染色体。

因为这些石料都有接近田黄的纹路,颜色染成田黄色,对于一个只在理论上知道田黄石而从没见过田黄石的人来说,自然是爱不释手之物了。

那么,要想了解田黄石的假冒,则先要了解田黄石的特征。

田黄石的色泽普遍泛黄色,它的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区分,大约分为红田、黄田、白田、黑田、绿田、银包金田、乌鸦皮等。

红田中分为橘皮红田和煨红田,黄田中又分为橘皮黄、黄金黄、枇杷黄、桂花黄、鸡油黄、熟栗黄、番薯黄、蜜蜡黄等十来种,虽色泽各异,但骨子里均带黄味,故泛称田黄石。

色相的不同,质量也有所区别。

但更主要的是要看田黄的质量,以质地温润、凝腻、细结的程度来区分高下。

田黄石的假冒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本来就是其他石种,用石贾来冒充田黄石的;另一种是以他石经过人为的作造,如染色、做皮、凿形、镶嵌等手段伪造或者是真假参半的假田黄石。

对于他山之石的冒充,主要是界定究竟是田黄石还是其他石的是与非的问题。

这些其他石中一类是用寿山石假冒,另类是用全国各地的石料假冒。

寿山石又有山坑石、水坑石、掘性石。

寿山石中近似田黄的石种很多,有的价值接近田黄石。

现以常见假冒田黄石列举如下:掘性坑头石:产坑头溪口附近的砂土中,无萝卜纹或似棉花团状纹,山石气重且含砂砾。

掘性坑头石掘性高山石:为掘于砂土中的高山石,俗称鲎箕田。

分为二种,一为淡枇杷黄,一为熟栗黄,前者光泽似田黄石,后者色相似田黄石。

掘性高山石摆件弥勒高山鹿目格:优者俗称鹿目田,产寿山都陵坑附近的鹿目格砂土中。

块状独石,比重大。

多色暗如桐油黄,少数也有灰、黑、白者,肌理通常皆浑浊不透,质粗而干涩。

鹿目田牛旦黄:产旗山南麓的溪底及田中的块状独石。

优者俗称牛旦田,质地略明润,但粗糙,外裹黄或黑石皮。

肌里无萝卜纹,不通灵,隐有细白点,比重大。

鹿目田碓下黄石:产碓下地段,无皮,无萝卜纹,亦无裂格,价值不及鹿目格石。

碓下黄石(又名“岱下黄”、“带夏黄”掘性都成坑:掘性都成生于都成坑附近砂土中,亦有萝卜纹,能充下坂田黄,有的黄金黄都成偶有红格,质地细腻也偶有如鹿目的石皮,近似田石。

掘性都成坑掘性都成坑粘岩都成坑:其贴岩石的一面极凝灵润泽,但温润及凝腻度不够,局部有网状萝卜纹,由于其处于贴岩,仅一面凝灵似田黄石,渐向里色泽渐浑。

但以都成坑论价,高于鹿目格,似中等田黄石。

粘岩都成坑石太极头石:该石质晶莹透彻,并有类似萝卜纹路,但山石气重,易辨。

高山太极高山冻石:分作荔枝冻与牛角冻,荔枝冻有萝卜纹,将白荔枝染色即成,然坚脆,温、凝、腻度不够。

牛角冻本属水坑石,过去多冒充黑田,偶然肌里有格,也有水流状的萝卜纹,较密而直,黑田的萝卜纹弯曲而较松,质乏温、润、腻度。

牛角冻现已绝产,价值不亚于黑田。

高山冻石溪蛋:溪蛋也叫峨眉蛋,产月洋溪中,外观略似田石,无皮,无红格,无萝卜纹,质地属芙蓉石性,其里泛白。

溪蛋摆件(欢天喜地)溪蛋摆件(欢天喜地)金狮峰独石:产于金狮峰,有黑色裹皮,较之田石的乌雅皮更加乌黑、厚密,无萝卜纹,不通透,质地粗糙干涩。

金狮峰连江黄:产于寿山东北部之金山顶,亦称干黄、山黄,色黄质硬多裂,肌里显现有直纹,不通透。

连黄石鸡公岭独石:产于金山附近的鸡公岭,近年多有这种自然形的冒充小田黄。

有的很透明,色黄质硬而多裂,肌里显现有直纹。

以上列举凡13种,不常见的还有十几种就省略不举了。

下面举全国范围内的其他石种,冒充田黄石的主要有:昌化黄石:产于昌化玉山,由于外观与寿山田黄有几分相似,所以被行内称之为“昌化田”。

昌化黄石房山石:产于北京城西之房山,以冒田黄石。

质松,无纹,乏温、润、腻度,易辨认。

房山石黄色朝鲜石:该石细嫩而凝润,半透明,色艳而迷人。

有网状萝卜纹,也有牛毛纹者作平行状,即一方印章者两面有平行纹,不似田石的萝卜纹,另两面则无纹。

青海富矿石:为黄色的软石,色艳迷人,但较薄,不到两厘米厚,两面为平面,夹有白石皮,硬度约在1.5度,用指甲能划动。

绿泥石:产于四川,绿泥石质地松软,染成黄色后,颇似田石但较田黄硬,不会出现划痕。

绿泥石巴林黄石:有的在表面上做了石皮,蒙蔽完全不懂者。

温润度与灵洁度均不及,易辨别。

巴林黄石河南黄石:最近才有发现的石种,据说产南阳附近,颜色与纹路接近田黄石,半透明,但多干裂,多看几次即知。

河南黄石日照石:产于山东日照,质纹与连江黄相似,但干燥,肌内多有黑点,质量高低有差别。

照石以上共列举假冒田黄石二十余种,篇幅有限不能全部列举,大抵以高山石类冒充者为多。

半真半假不在其例。

只要将石质弄清,即不难辨。

田黄石的人为造假指以它山之石经过人工染色、做皮、凿形、翻滚、蒸煮、镶嵌(利用浮雕接口镶嵌真田黄石小片蒙人)、树脂浇铸等造假手段作造的所谓田黄石,或以真田黄石镶嵌等手段伪造或真假参半的假田黄石。

有时以数种手法混合做假。

要提一下的是人工福寿田。

近年福州的有关地质部门为做科研试验,用科学方法能将石材的分子结构改变,使接近田黄石。

质地酷似,但温润度不能解决,观察多了也能辨出。

田黄石----产于福建侯官寿山五花坑附近的田野里,因产于田底,又多呈黄色,故名“田黄”。

是中国最为名贵的石章与工艺摆件原料。

据传清康雍干三代闽省官员遴选田黄进贡朝廷。

乾隆帝曾拜田黄,祈福。

故又有“祭天灵石”,“石中之王”、“石帝”、“国石”之誉。

田黄之价值亦因这种田黄传奇文化的发展而逐年的飙升。

旧时的“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到现今已成为“一两田黄几两金”之比了。

近年在艺术品市场上,田黄的价格一直是以几何形式攀升,这里整理了近十年以来,国内与香港地区部分拍卖机构成交的一些精品田黄的资料。

从中可以看到田黄在艺术品市场中的走势。

1、清康熙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章一套十二方尺寸:重360g 估价:咨询价成交价:RMB 22,624,375拍卖公司:香港佳士得日期:2003-07-07稀世奇珍一佩文齐康熙御用十二宝玺这套佩文斋宝玺共有十二枚小玺,属康熙帝御用闲章,钤於其御制诗文书画或内府所藏历代书昼,用途有别於韶书所用国宝。

2、清金尔珍刻印(白田黄)尺寸:6.2×6.2×4.2cm 重:300g估价:咨询价成交价:RMB 9,680,000 (元)印文:“祷天祝圣人万年长寿昌”边款:祷天祝圣人万年长寿昌戊申秋吉石刻拍卖公司:北京轲尔多拍卖有限公司日期:2006-05-12作者简介:金尔珍(1840-1917)字吉石,号少芝,浙江嘉庆人例贡生,工书画,善篆刻,精鉴赏(戊申年是1908年),光绪34年3、清乾隆乾隆帝御宝“契理在寸心”田黄龙钮玺尺寸:宽4.3cm 估价:HKD 7,000,000-9,000,000成交价:RMB 8,376,544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日期:2004-04-254、元老田黄成吉思汗雕像尺寸:高13cm;宽8cm;重435g 估价:咨询价成交价:RMB 5,500,000拍卖公司: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日期:2006-05-21珉田石(老田黄)黄金黄此像雕刻刀法老到娴熟,刻画出人物内心威严的表情。

该件石质上的萝卜纹格,奇妙大方,规正有序。

此一帝王雕像堪称佳作。

5、清中期田黄兽钮方章尺寸:重360g 估价:RMB 1,200,000-1,600,000成交价:RMB 2,640,000拍卖公司:上海敬华拍卖有限公司日期:2003-08-24正方形印章,顶钮圆雕一兽蹲伏回首,体态雄健,双角高额,如意鼻,水滴形双眼鼓凸,背脊微隆,两侧阴刻两条圈纹,狮尾上翘,四爪蜷缩身下,露出利爪,毛发丝丝逼现,印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石色栗黄润透,隐含红筋石纹伤。

6、清田黄龙钮方章尺寸:高6.5cm;重288g “臣董诰敬篆”款估价:RMB2,200,000-2,500,000成交价:RMB2,420,000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日期:2006-06-26此章随形纽雕海水蟠龙纹,运用了高浮雕、浅刻等技法,雕工圆润、精细。

边刻“臣董诰敬篆”行书款。

董诰(1740-1818),字雅伦,号蔗林,清富阳人,董邦达长子。

乾隆二十八年(1763),官大学士,谥文恭。

工诗古文词,书法宗王义之、献之,又能于一粒芝麻上书“天下太平”四字。

山水禀承家学,由此章可看出其篆刻的功底亦非同一般。

该件拍品工精质美,加之名人的款识,确定了其御用的皇家身份。

7、清田黄石橘皮红龙钮印章尺寸:9.3cm 估价:RMB 1,800,000-1,800,000成交价:RMB 2,288,000拍卖公司:天津文物日期:2005-06-13在田黄石家族中,田黄冻石历来是非常珍贵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