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思想》复习纲要——LQF一:填空题(40*1)1、社会福利是一项需要政治和道德支持的普遍的社会事业。
2、所谓社会福利思想就是关于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的思想理论的表达。
3、伊丽莎白的《济贫法》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社会福利制度有古代向近代福利制度转变的开始。
4、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和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基督教思想家的《上帝之城》等,都是这种乌托邦意识的表现。
5、康帕内拉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普遍参加劳动、平等分配生活必需品这三个基本原则之上。
6、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后来法国的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德国的拉萨尔的国家社会主义等。
7、社会民主主义以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
8、庇古1912年出版的《财富与福利》一书,在1920年扩展为《福利经济学》,创造了福利经济学的完整理论体系,从而标志着旧福利经济学的诞生。
9、1939年N·卡尔多发表《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一文,标志着新福利经济学的形成。
10、贝弗里奇所设计的福利国家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国民补助、自愿保险三个方面。
11、蒂特马斯将社会福利分成三类即:社会或公共福利、财政福利、职业福利12、在民国时期当时的政府按照孙中山的思想建立了“四大政策纲领”的社会政策体系,包括:民族保育政策、劳工政策纲领、农民政策纲领、社会安全制度。
13、康帕内拉把消灭私有制、消除贫富对立、实现社会平等当作改造社会的目标,阐述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和幸福生活的理想。
14、傅立叶提出了“和谐制度论”1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创立的。
16、《贝弗里奇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来完善国家的功能,并把社会福利的发展看作是困扰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各种社会问题主要手段。
17、贝弗里奇认为英国战后重建的最主要任务是革除“五恶”即:贫困、疾病、愚昧、污秽、懒惰。
18、仁爱精神与仁政理念是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伦理基础。
19、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大致可分为:残补型或剩余型、制度型两种基本形式。
二、名词解释(5*4)1、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涉及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福利设施及相关的服务。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
2、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
这场革命被称为边际革命。
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
3、个人福利:是基于经济因素的个人需要的满足水平,是正负效应的总和。
4、消费者剩余:是指一个人为了不失去(或为了拥有)某种东西,而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实际支付的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了消费者剩余。
5、帕累托改进: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社会福利就被增进了。
在这一情形下,发生了“帕累托改进”。
6、帕累托最优: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社会福利就被增进了。
在这一情形下,发生了“帕累托改进”。
根据这一标准,在不降低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么社会福利就处于最优状态,即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7、福利国家: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政治权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8、阿罗“不可能定理”: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
9、社会福利函数: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试图指出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是某些人的利益或效用,还是所有人的利益或效用,当人们之间的利益或效用相冲突时,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不同的利益或效用。
10、劳动异化:劳动本来是人控制对象世界的本质力量,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作用下,劳动本身不仅不能给劳动者带来更多、更好的福利,相仿,劳动却成了人民苦难的根源,劳动者生产的商品越多,他受到的控制就越大,他就丧失了更多的自由。
这种情况被马克思称为“劳动异化”。
11、贝弗里奇报告:在该报告中,他提出贫困、疾病、无知、脏乱、懒惰是影响英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五大障碍,为此,政府要这一管理社会保障工作工作,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该报告主张通过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国民保障制度,对每一个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即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的救济和妇女福利。
12、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13、充分就业:指在某一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实现就业,它意味着失业现象的消失。
14、公共福利:是指对处于依赖状态人们的集体干预。
15、边际效用:指个人或消费者每增加一个消费单位所增加的心理满足程度。
16、社会选择:是人类在社会制度中做出的有关利益和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很多时候它是政治过程的结果。
三、简答题(4*5)1、简述贝弗里奇所设计的福利国家制度体系的内容(1)、社会保险(2)、国民补助(3)、自愿保险2、简要回答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有哪几个方面?(1)欧文的社会合作主义;(2)基督教的平等观念;(3)边沁的功利主义3、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有哪些?第一,社会变迁的普规通律是渐变而不是突变,所以激进革命是不当的。
第二,社会是独立于个人之外的实体,社会公益是个人需要尊崇的对象。
第三,所有人在国家这个平台上通过选举、舆论监督、社团自治等方式实现利益的调和。
第四,国家在社会整合中有其不可推卸的公共责任。
4、福利经济学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一,福利经济学对社会政策理念的影响;第二,福利经济学对社会福利服务提供效率的认识;第三,福利经济学对社会保障与实践的启发。
5、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1)生产资料共同所有;(2)实现国民生活最低标准;(3)主张渐进实现社会主义;(4)坚持社会民主;(5)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
6、凯恩斯主张进行奢侈消费,并通过降低分配不公来提高社会有效需求,他建议的主要对策有?第一,力主消费,甚至是奢侈性消费。
第二,实行高额累进税,进行收入再分配;第三,降低利息率,消灭“食利阶层”。
7、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哪些?阶段法、国别法、学派法、人物法、文献法。
8、现代社会福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第一、追求社会平等和公平;第二、保障和服务对象的全民性;第三、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性;第四、非功利性和服务性;9、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大致可分为几种基本形式?主要内容是什么?(1)基本形式:有两种形式,分别为残补型或剩余型和制度型。
(2)残补型或剩余型:通常是与慈善救济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从本质上讲,它属于救济服务的范畴,指的是那些专门为社会弱者提供服务和救济的设置和措施,是不完全的社会福利制度;(3)制度型:出现在19世纪末,它是面向全体国民并且是把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政策目标来推行的。
10、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特点?(1)意识形态性;(2)与社会变迁和重大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3)对现实福利制度的批判与反思;(4)阐述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和社会理想。
11、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1)功利主义原则,是从心里学的联想原理和伦理学的最大幸福原理出发,把人对幸福的追求看作是受人的心里感受支配所引起的心里联想;(2)福利最大化原理;(3)立法改革思想。
12、简述80年代以来社会福利转型的基本内容(1)社会政策基本目标的转化;(2)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化;(3)社会政策基本模式的变化;(4)社会福利运行机制的变化;(5)组织体系的变化。
13、比较广义社会福利和狭义社会福利区别(1)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由政府举办或资助的社会福利事业,其宗旨是改善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保证他们在文化和教育、医疗和健康、就业和住宅,以及养老等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
它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相关福利服务。
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全民福利三个领域的政策、制度和各种社会服务的措施与项目。
(2)狭义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针对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
比如、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和失去生活来源的穷人等。
对这些人群的福利照顾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
14、阿玛蒂亚•森如何解释“不可能定理”?(1)阿罗定理在福利经济学中被称作“不可能定理”,他证明了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会经济所有方面的社会福利函数。
阿罗的不可能定理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冲击,更重要的是,围绕这一定理,一个新的领域——社会选择理论发展起来了。
(2)阿玛蒂亚•森等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阿罗不可能定理存在的原因,他们指出,这一定理只适用于投票式的集体选择规则,该规则无法揭示出人际效用比较的信息,而阿罗式的社会福利函数实际上也排除了其他类型的集体选择规则,因此不可能性的结果是必然的。
采用序数效用的新福利经济学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而阿罗正好揭示了这一缺陷。
(3)而使用基数效用却可以获得人际间比较方面的充分信息,从而可以得出一定的社会秩序。
向效用主义和基数效用理论的回归趋势是新福利经济学最近的发展主流,福利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以森在1998年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为重要标志。
15、费边社有哪些福利主张?(1)费边主义,又称费边社会主义,为费边社所倡导的一种民主社会主义学派。
1884年成立于伦敦的费边社,系由少数具有社会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所组成,(2)主张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实现国民生活最低标准、缩小收入差距;坚持社会民主;主张渐进实现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
另外,主张的社会民主、对地方和企业实现民主管理的思想也是有助于增进公民权利、保证公民福利。
(3)基本信念:认为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渐进而必然的转变过程。
因此排斥马克思阶级斗争及激烈革命的观点,主张研究社会实况,以民主渐进温和的手段,通过选举投票来解决问题。
企图以国家做为推动改革的工具,主张废止土地私有制、工业国有化,以及实现各种社会福利。
四:论述题(10*2)1.简要分析社会福利的特征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