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资产-实质性程序表

固定资产-实质性程序表


存在
A
完整性
B
权利和 计价和 义务 分摊
C D
列报
E
审计目标
D
可供选择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包括累计折旧及减值准备)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总账数和 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并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2.实施固定资产监盘程序: (1)在本期新增的固定资产中,选择适量的项目,实地观察和检查固定资产(如为首次接受委 托,应针对期初固定资产实施相应程序),确定其是否存在,记录当前实际使用状况; (2)观察是否存在已报废但仍未核销的固定资产; (3)观察是否存在封存或闲置的固定资产; (4)检查是否存在尚未记账的固定资产。 3.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是否存在“他项权”,对各类固定资产,获取、收集不同 的证据以确定其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1)对外购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审核采购发票、采购合同等; (2)对于房地产类固定资产,查阅权属证书、有关的合同、财产税单、抵押借款的还款凭据、 保险单等书面文件; (3)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检查有关融资租赁合同; (4)对汽车等运输设备,检查有关运营证件等; (5)结合银行借款等有关负债项目的检查,了解固定资产是否存在重大的抵押等担保情况。 4.检查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1)检查本期增加固定资产的计价(初始计量)是否正确,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 确; (2)检查固定资产购买价款是否存在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若 存在,其成本是否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3)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弃置费用,如果存在弃置费用,检查弃置费用的估计方法和弃置费 用现值的计算是否合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否满足资产确认条件;如不满足,检查该支出是否在后续支出发 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5)结合借款等负债项目的审计,检查记入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 5.检查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 (1)结合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抽查固定资产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原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否同时 结转,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固定资产
索引号: 截止日: 复核: 日期:
4115
ADC
ADC
D
2
是否 选择
索引号
ABD
C
D
ABD
(2)检查出售、盘亏、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固定资产是否经授权批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检查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检查其他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课程资料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课程资料
9/25
固定资产实质性程序表
被审计单位: 项目: 编制: 日期:
固定资产
索引号: 截止日: 复核: 日期:
4115
一、需从实质性程序获取的保证程度
财务报表认定 项目
1.审计目标 2.需从实质性程序获取的保证程度 注:1.根据财务报表项目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评估的各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控制测试(如有)的结果填写。 2.如不存在更多的被识别的控制活动,以实质性程序为主可提高更高的效率及保证程度。 二、实质性程序
9/25
固定资产实质性程序表
被审计单位: 项目: 编制: 日期:
6.检查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1)获取被审计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合同、租约,检查租赁是否符合融资租赁的条 件, 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资产的入账价值、折旧、相关负债); (2)租入固定资产有无久占不用、浪费损坏的现象,租入固定资产是否已登记备查簿; (3)必要时,向出租人函证租赁合同及执行情况; (4)检查租入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改良支出,其核算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7.检查出租的固定资产: (1)获取出租固定资产的租赁合同、租约,检查出租的固定资产是否确属企业多余、闲置不用 的; (2)检查租金收取情况,有无多收、少收现象;是否存在变相馈赠、转让等情况; (3)必要时,向承租人函证租赁合同及执行情况。 ED 8.检查购置固定资产时是否存在与资本性支出有关的财务承诺。 9.检查固定资产的折旧: (1)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前后期是否一致;预计 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的确定是否合理、本期是否变更,变更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重新计算各类固定资产本期应计提的折旧额;将被审计单位账面 计提折旧额与上年同期金额、测算折旧额进行比较,根据可接受的差异额分析评估测试结果; (3)(实施细节测试)检查本期折旧费用的计提是否正确,尤其关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 产的折旧; (4)检查折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否合理,与上期是否一致;分配计入各项目的金额占本期全部 折旧计提额的比例与上期比较是否有重大差异;将本期计提折旧额与成本费用中折旧费金额进 行核对; (5)关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时,相应的累计折旧账户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10.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若存在减值迹象的,复核被审计单位估计的可收回金 额,以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 (1)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讨论,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D (2)测试计提减值准备依据的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相关性; (2)检查资产组的认定是否恰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是否充分,会计处理是否正 确; (3)检查是否存在转回以前年度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 11.针对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 E 12.检查固定资产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恰当列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