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课改总结

高一政治课改总结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高一政治课改总结新课改已一年多了,做为新课改的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实践者,我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望又带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在我校课改方针的指导下,全体政治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新课改实验工作中。

经过一年的用心努力,有收获的喜悦,但也有困惑和迷惘。

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对新课改的认识新课程改革教材内容和结构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从四个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的设置,不难看出,课改后要求我们政治课的教学应立足于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

正如新课标所说“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实施新课改首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

已有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统一,如教学大纲的要求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制定教学计划一刀切,并且目标要求也较高,对一般学生而言,完成目标有一定困难且忽视了学困生对目标的完成程度。

而新课程标准在制定大纲时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及学生个体差异,学习目标的制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起点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的不同,起点科学合理,既考虑到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所学知识,又充分考虑到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开放式培养,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特长都能得以发挥,从而使学困生有成功感,学优生能最大限度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掌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各展所长,各有收获。

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以往的老师在教学时多是满堂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理解程度、个性差别,要求所有学生对学业的完成整齐划一,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新课改要求老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搞一刀切,一言堂,要结合政治课特点充分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要敢于让学生提问,让学生发言,让学生表现自己,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不包办代替,不扼杀。

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已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新课改要改什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是目的;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是目的。

目的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而这才是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根本所在。

二、我们的做法及成效新课程序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起点。

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底蕴翻开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要点知识都是一笔带过,内容很枯燥,与学生的生活距离很远,而给学生留下巨大的思维和拓展空间,再加上政治学科鲜明的时代性和时政性,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完善、去充实自己的知识,既要熟悉并精通原版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又要不断地涉猎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知识,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为此我们更加珍惜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一切学习机会,如,去通辽听观摩课;走出去,学习新课改地区的先进经验等等。

通过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使我进一步懂得:要想提高自己,需向一切人学习的理念。

同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把影音文件、重要新闻、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搬进课堂,以满足学生情感体验、直接感知、真实感受的需要。

这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展示政治知识的真实性都有很大的帮助。

2、群策群力在集体备课中共同进步全组教师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并且相互听课,提意见,博彩众长,共同进步。

例如在设计“纸币的含义”教学时,高莉老师提出用现实的人民币与同等价值的商品通过设问:印刷一百元纸币的时间与生产商品耗费的时间相对比,将深遂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在设计“价值规律表现“的教学时,尹玉华老师制作动画曲线,形象的揭示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使学生眼前一亮。

在讲到“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时,张红梅老师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利用开鲁地区红干椒价格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直接原因,学生贴近生活,感受生活……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

集体备课时用心设计教学过程,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加强巩固练习,并进行学法、考法指导。

3、要不断转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

而政治课本身理论性强,趣味性少,如果不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感觉枯燥无味。

我们将先进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进课堂,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自主的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教学时,利用视频“温家宝讲话”中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讲到政府职能时播放“温总理亲临汶川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的视频,真正让学生体味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4、认真组织课堂的讨论活动新教材中讨论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组织。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论题进行讨论,教师适当的给各小组进行理论指导,不断的引导他们得出观点,并尊重和支持他们具有个性的观点,最后让各小组选出一位代表给全班同汇报他们的结论或观点。

这样做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例如:在设计“居民投资理财”教学时,备课组共同研究原创设置了探究问题“请你为父母设计一个10万元的投资理财计划,并说明理由。

”论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效果非常好。

5、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善于为学生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以通常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式教学,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例如: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民主决策权利教学时,建议学生撰写时政小论文,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从而为政府决策出谋划策,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6、要采用新理念审视评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作为老师,应该懂得欣赏学生,发现学生,尊重学生,要知道在学生的心目中任何老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老师的不轻易的一句话往往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用“每个学生都是最好的”这种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能为我们的事业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政治课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作为政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有利的平台为学生树立好自信心、进取心、自尊心发挥最大的功能。

三、课改中面临的问题1、初中开卷考试导致的学生学习政治的迷惘和困惑,引起学生不会听课、不会思考、不会做笔记等不良学习习惯,给政治课教学和新课改带来了巨大困难。

2、教师对新课改纲要和课程标理解尚属初学阶段,对删减知识点及教材深度的把握还需进一步探索。

3、传统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学生学习政治的态度不端正。

4、新课改教材在原有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五本教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文化生活,同时需学习两本选修,这样就出现了课时紧与教学任务重的双重矛盾。

而新课改又同时提倡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多参与,由于学生参与多,一节课的内容很难完成,因此,理想与现实之间又有很大难以实现的差距。

导致改革放不开,教师依然畏首畏尾!5、学生对接受式学习已经习以为常,习惯于知识由教师灌输,习惯于从教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知识;不注意知识的建构,知识面窄;不善于思考问题;缺乏探究精神,学习方法与方式单一化。

四、努力方向1、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更重要的要有终身学习的行动。

学习《考纲》,学习课程标准,学习教材,学习课程理论,多读些专业书籍,如《邓小平理论》、马恩选集等理论专著。

同时,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2、教师要建立起新课程、新观念下的教学方式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深刻地影响并引导着教师教学实践的改变,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进而达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为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培养真正的人才。

3、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克服过去那种“只顾耕耘不管收获”的教学方式,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有新的教学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果条件许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知识!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总之,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要勇于实践,并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我坚信,新课改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一定光明!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高一政治课改总结杨凤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