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的主要产业中,农业对GDP的贡献率最大,2005年达到25%;工业其次,为20.7%;第三产业为11.3%。
2005年,乌共有各类企业34.74万个。
其中,国有企业2.42万家,占7%,从业人员占劳动力人口的22.8%;非国有企业32.32万家,占93%,从业人员占比为77.2%。
各类企业中,大型企业占3.1%,中型企业占5.8%,小企业占91.1%。
2005年乌兹别克各类企业总数、中小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及所占比重情况见附表1。
1、工业主要工业门类如下:(1)能源工业:乌能源燃料工业包括天然气、石油和石油加工、煤炭以及电力等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乌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其储量在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占第3位。
特别是天然气储量尤为丰富,与荷兰和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气储量相差无几,属于世界上15个拥有丰富天然气资源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乌石油预测工业储量53亿吨,已探明5.84亿吨,天然气储量约达5.429万亿立方米,已探明2.055万亿立方米。
乌兹别克已发现的油气田共有190处,其中,天然气和凝析油田94处,油田、油、气田和油、气、凝析油混合田96处。
其中,136处油气田的天然气储量已被基本探明。
在190个油气田中,已经开采的有88个,占总数的46%;准备进行开采的有58个,占31%;正在勘探中的有35个,占18.4%;另有9处油气田处于封存状态。
乌独立以来,石油天然气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3年的石油和凝析油产量已达到1992年的2.4倍,天然气产量则为1992年的1.38倍,在世界上占第8位。
从1996年开始,乌兹别克的能源已经能够全部自给。
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占有最大的比重(80%),其次是石油(10~13%),再次是煤炭(5%)。
由于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以及油气勘探和开发投入不足,近年来石油产量连年下降,已经从2000年的750多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545万吨。
天然气产量一直相对稳定,年均生产590多亿立方米。
乌石油和天然气完全能自给,少量石油产品和部分天然气出口。
2005年,乌兹别克共开采原油和凝析油544.9万吨,比上一年下降17.2%;共生产天然气596.8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3%。
1991-2005年乌兹别克石油、天然气产量见下表。
1991-2005年乌兹别克石油、天然气产量资料来源:欧盟INOGATE网站,乌兹别克统计委员会乌兹别克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在本国境内加工和消费,近几年开始出口一部分天然气(50-100亿立方米)。
乌共有2座加工原油和凝析油的大型炼油厂:费尔干纳炼油厂和布哈拉炼油厂;大型天然气加工企业有4家:穆巴列克天然气加工厂,舒尔坦石油天然气厂,舒尔坦天然气化工综合体和乌兹别克油气开采地质钻探。
1991年至2005年乌兹别克主要油气产品加工情况见下表:资料来源:欧盟INOGATE网站,乌兹别克国家统计委员会乌拥有一个较为完备和发达的天然气运输干线和支线网,它与前苏联时期修建的跨越欧亚大陆的“布哈拉-乌拉尔”、“中亚-中心”输气干线网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天然气运输网络,可以将乌产天然气出口到邻国。
目前,乌拥有的输气干线总长度为1.33万公里,管径多为700~1200毫米,管网上共有加压站250个。
连接“中亚-中心”干线网的管道直径为1400毫米。
为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乌政府已经制定出了2005~2020年的国家油气增储战略纲要,计划加大勘探工作力度,力争在这15年间使天然气探明储量新增1.015万亿立方米,石油探明储量新增6980万吨,凝析油新增储量6570万吨,总的新增碳氢化合物探明储量将达到11.5亿吨标准燃料。
煤炭工业乌煤炭储量较丰富,煤炭预测储量70亿吨,已经探明的工业储量为19-20亿吨,其中褐煤18.53亿吨,年开采量为270多万吨。
乌兹别克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有3个,分别是:安格连露天煤矿,拜松煤矿和舒尔贡煤矿。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煤炭企业为安格林露天煤矿,该矿预计储量50亿吨,工业储量19亿吨,年产270万吨。
该厂还拥有一个地下气化站,通过地下煤炭裂化工艺直接生产煤气并将其输送至安格连电厂作为发电的动力能源。
现该站的煤气生产能力为每年23亿立方米。
乌2005年产煤300万吨,计划到2010年时,将产量翻两番,达到1200万吨左右,其中的1050万吨(占87.5%)将供给热电厂和发电站,使煤炭在电力生产中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4.7%提高到15%,天然气所占比重由86.7%下降到71.1%,以便将节省下来的天然气出口。
资料来源: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电力工业乌的电网是中亚最大的电网之一,共连着42座大电站,其中11座为火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为987万千瓦;31座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为170万千瓦。
全国年均发电量为500亿千瓦小时,85-90%是由火力发电站生产的。
2005年,乌电力工业共发电476亿千瓦小时,其中,火力发电站发电403亿千瓦小时,水力发电站发电73亿千瓦小时。
(2)冶金工业:乌已发现的金矿床有41处,其中33处矿石品位较高,9处现正在开发,全国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为2100吨,预测储量为3350吨。
已发现的铀矿床有40处,其中27处储量丰富,已探明的铀矿储量5.5万吨,预测储量23万吨。
乌有三大生产黄金和其它稀有金属的企业:纳沃伊冶金联合体、阿尔马雷克冶金联合体和黄金生产联合公司,其冶金工业和生产能力在中亚地区位列第一。
乌年产黄金80多吨,占世界第七位;年产铀原料2300多吨;年产铜20多万吨;年产钢材50-60万吨,约有7万吨可供出口。
铅、锌、钨、钼以及硬合金等稀有金属的产量在乌也占一定比例。
此外新开发产品有新型硬合金、小型钻头、钨丝、铜合金、铝材等。
2009年,乌金属联合公司(UZMEDKOMBINAT)完成产值5470亿苏姆(3.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产钢材71.6万吨,增长6.2%。
近年来乌主要冶金产品产量见下表。
(3)化学工业:乌主要化工企业有近50家:电化厂、化肥厂、漆厂、颜料厂、轮胎修理厂、日用化工厂等。
面向农业的化工产品比重大约占三分之二,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独联体中,乌是生产硝酸铵、氨水和硫磺的主要国家之一。
乌主要生产的化肥品种有硝酸铵和尿素,其次是磷肥(产量较少)。
乌化肥除部分自用外,其余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对象是独联体国家。
2005年乌共生产合成氨106.5万吨,矿物肥料86.6万吨,尿素37万吨,植物保护剂3175吨,合成塑料原料12.4万吨,硫酸74.1万吨,化学纤维5456吨。
(4)机械制造业:乌有300多家机械制造企业,其中94家为大型机械厂。
在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就业总人数的25%左右。
机械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塔什干、撒马尔罕、安集延等城市。
中亚地区三分之二的机器制造产品是在乌生产的,乌也是中亚地区唯一生产丝织和纺纱机械的国家。
乌最有名的制造业大企业是“塔什干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该厂与俄罗斯合作生产伊尔-76中型运输机、伊尔—114新型客机和伊尔—114T运输机。
1996年6月建成的“乌兹大宇”汽车生产厂是乌新兴工业企业,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小汽车20万辆,2005年共生产小汽车101010辆,比上一年增产44.2%。
其他主要的机械产品还有:电力设备、电子机械、重型机械、大中型马力拖拉机、棉花种植、采收和加工机械、蔬菜加工设备、水果加工设备。
机械产品还是乌最主要的进口商品,年进口额约20亿美元,占全部进口的60%以上,且有增长趋势。
近几年主要制造业产品产量如下:资料来源: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5)轻纺工业:乌轻纺工业领域有600余家大中型企业,其中较重要的产品有:长绒皮棉、棉纱、棉布、毛料布、丝绸、针织品、地毯及地毯制品、服装、瓷器、皮毛加工及其制品等。
另外制作各种金属制品的加工企业约220家。
2005年,乌轻纺工业共生产棉纱118.8万吨,棉籽183.5万吨,棉短绒7.9万吨,原料蚕丝564.4吨,织布2.86亿平米(包括2.47亿平米棉布,1万平米纯毛布料和320万平米丝绸布料)。
乌兹别克是世界第五产棉大国,第二出口大国,平均年产籽棉350-370万吨,可加工100-120万吨皮棉。
但乌纺织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独立初期棉花加工能力仅为8%,最近几年乌纺织工业得到一定发展,现有863家纺织厂和1043家服装企业,棉花加工能力已经上升到25%。
乌纺织工业分为棉纺织业和丝绸业两个部门。
棉纺织业由乌轻工股份公司进行管理,包括94个大型企业,其中20家为合资企业,还有150家中小企业。
丝绸生产由乌丝绸协会进行管理,包括182个企业,其中6家合资企业。
(6)食品工业:乌食品加工行业有300余家大中型企业,主要产品有:面包、面包制品、通心粉、糖果、植物油、动物油、蔬菜和水果罐头、葡萄酒、白酒、肉及肉制品、奶及奶制品、鱼及其产品、烟草制品。
2005年,乌共生产奶及奶制品1.06万吨,各类罐头1.483亿标准罐,白砂糖14.6万吨,植物油25.4万吨,动物油脂100吨,通心粉1.7万吨,葡萄酒244.2万加伦,香烟52.63亿支。
(7)建材业:乌国内各种建材原料较丰富,境内有21个大理石产地,16个花岗岩产地,还有多种工业废料、冶金矿渣、热电站灰渣等均可用来做建材原料。
乌主要建材产品有:水泥、钢筋混凝土构件、地板革、石棉水泥板(瓦)、建筑玻璃、大理石、软质铺料等,平均每年生产400多万吨水泥、45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构件,30亿块砖,建材工业年产值约占乌GDP的10%。
乌兹别克建材股份公司“Узстройматериалы”是乌最重要的建材企业。
该企业生产的建材有100多个品种,占乌兹别克建材生产总量的70%,乌兹别克建材股份公司包括87个大中型企业,70个小型企业,共有职工1.9万人。
随着乌兹别克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业项目不断实施,市场对建材的需求不断提高。
2000-2005年,随着企业技术改造的深化,乌建材生产规模提高了49.5%,其中水泥生产从年产328万吨提高到2005年的507万吨,增长55%,建材出口从1275万美元提高到3350万美元。
2005年,乌共生产水泥506.8万吨,混凝土构件和组件22.5万立方米,墙体材料3110多万标准块,玻璃628.7万平米。
(8)木材加工与造纸业:乌木材加工与制浆造纸能力较小。
2005年,乌共生产锯材2600立方米,纸张4700吨,纸板2.8万吨。
2005年乌兹别克主要产业企业数量、产值、从业人员数量情况见下表:2005年乌兹别克主要产业基本情况一览表产业企业数量产值(亿苏姆)从业人数(万人)电力工业—11882 4.97燃料工业51 11758 2.73黑色金属冶炼29 2532 0.85有色金属冶炼48 18450 6.24化学工业432 5695 3.84机械制造,金属加工2871 14056 9.36木材加工,造纸工业744 949 1.95建材工业1598 4224 4.82轻工业2133 18451 12.96食品工业3510 9135 10.74资料来源:乌兹别克国家统计委员会乌自然资源和主要工业部门按其行政区划分布如下:乌自然资源和主要工业部门按其行政区划分布表2、农业乌兹别克斯坦是古老的灌溉农业国,农业是乌传统产业,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30%,出口创汇额占60%,从业人员占全国的30%左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