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批评考研真题、参考书及经验

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批评考研真题、参考书及经验

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批评考研真题、参考书及经验育明教育大印老师2020年2月15日星期日一、2020年电影批评考研复试参考书《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赵彬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国电影史》钟大丰《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二、2020年电影批评考研真题(学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真实电影2、库里肖夫效应3、电影符号学4、方法派表演5、香港新浪潮二、简答题1、中国30年代左翼电影2、电影眼睛3、左岸派电影三、论述题1、精袖分析、男性身份研宄、后殖民主义选择1-2种方法分析<我不是药神>2、从文化研究角度比较笫五代第六代3、从创作历程、影像风格、接受和影响角度对是枝裕和进行作者研究一. 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1.美学2.垃圾箱画派3.版画4.德国新电影5.黑色幽默二. 简答(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有意味的形式”2.公共艺术3.简述儒家的艺术观三. 论述(每题35分,共70分)1.结合一部电影谈谈表现主义艺术观。

2.论述艺术批评的功能与意义。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1.艺术典型2.现代主义3.浪漫主义4.艺术风格5.艺术真实二. 简答(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三种艺术起源说2.简述西方艺术批评的当代转向3.简述“有意味的形式”三. 论述(每题35分,共70分)1.结合具体作品和理论知识,谈谈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理解。

2.选取中国电影史经典作品,谈谈对其艺术价值的理解。

名词解释题出自传统的经典艺术理论范畴,都是典型的艺术理论名词,囊括在彭吉象和赵斌的书中,都是基础知识。

简答题一艺术起源说用赵斌的第一章《艺术的本质》第一节《艺术的起源》作答即可,重点答前三种:神授说;巫术、宗教与图腾崇拜说;游戏说与冲动说。

劳动说与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起源论简要提一下即可。

简答题二是原文复现,出自第八章《艺术鉴赏与批评》第三节《艺术批评的当代转向》下的小标题,注意要写对应的代表人物、作品、观点等多延伸。

这里再次提醒同学们特别是学硕的同学要做到对赵斌书上的知识点没有盲区。

简答题三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经典题,今年专硕学硕都有这道题,可见北电对于当代的艺术观念的重视程度。

出自第一章《艺术的本质》第二节小标题三,第一章是北电每年必考。

论述题一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艺术包括八大门类: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建筑、电影。

而戏剧并非其中主流、大众的艺术形式,但它又是电影的主要营养来源之一。

所以北电作为专业的电影院校会考35分的戏剧知识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这也提示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对于电影周边的姊妹艺术知识也要多加了解,以备不时之需。

论述题二主要考察电影史论和电影评论,选取中国电影史经典作品的要求给了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多部作品的泛解和一部作品的详解均可,分析时可从故事语言、视听语言两方面把它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等都谈一下。

尽量多罗列不要局限于某一种,最好把中国电影史上各阶段的经典作品都进行解读。

1.以重庆万州翻车事件为原型,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故事,并写一个电影策划案(70分)2.请谈谈颜值化表演对电影产业的影响(40分)3.请结合具体的中国电影,谈谈制片人,监制,编剧与导演之间的关系(40分)三、来自学姐的考研经验分享英语长难句从认识单词到读懂文章的过程中,最难的就是长难句这个坎儿,长难句的主要特点是单词多,结构复杂,句式复杂,各种从句来回绕.在这里给大家推荐长难句经典课程,何凯文老师的长难句解密。

何凯文老师的英语发音在考研英语老师中堪称最佳,保证看视频会让你看的内心激情澎湃,瞬间充满学习动力。

建议一定不要先做真题,考研初期多花时间研究这本书,对以后做真题有很大帮助哦。

政治政治开始学习是暑假,分为四块,都说马原比较难,我觉得马原前五章辅导老师就讲的超级好,后面的两三章吧也许是时间不够了,所以没讲很多。

我后来还看了几个大师的复习素材,毛中特看过蒋中挺老师的,也看过肖秀荣老师的,史纲看的任燕翔老师的。

政治参考书买肖秀荣老师的就挺好的,他的1000题,最好做两遍,考试前也只背了肖秀荣老师的四套卷,八套卷也没背,考试的时候字写整齐一点就可以了。

阅读阅读只做真题,千万不要做模拟题,学姐用的真题是张剑老师的黄皮书,个人感觉不错,解析很详细,而且每篇都有长难句分析和单词总结。

阅读老师强烈推荐唐迟老师啦,老师每一篇阅读都讲的很细,而且也会在课堂帮助总结。

同时也可以报名123教育的考研班,机构的辅导教师可以帮助大家进行系统、全面的复习。

翻译和新题型这仨种题型大概从9月开始,翻译跟的李静老师,讲课废话很少,节约时间,也很清楚,新题型推荐徐家朋老师,翻译和新题型都是做一篇真题听一篇音频。

切记这两个题型同样需要总结,不过听视频课的时候老师都会帮助你总结的啦。

作文作文学姐从10月开始背的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小作文听的考虫英语,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模板,大概10月开始我会每周自己尝试写一篇作文,主要为了卡时间和锻炼自己的思路。

本着加深专业知识面的原则初试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点是停留在以识记为基础的答题阶段,这时,考生就要根据所考院校的特定要求。

比如,所报考方向是基础方向,一定要以掌握研究方法,研究技能为首要能力要点,在基础领域最常规的考核方式是进行实验设计或评价,考生只有在平时多加注意,多总结,为自己提前准备一些实验的常规方案模型,才能在复试中游刃有余。

提高专业知识的途径要“靠谱”结合所考院校的实际情况,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各大院校逐渐加大了对专业知识的考察力度,这个考查又日渐突出在对外语水平、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察上。

例如,研究生阶段所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国外的文献阅读,尤其是英文文献,对于如何搜寻英文文献,通过什么途径搜寻,搜索的效率怎样,这都是要考生掌握的。

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思考能力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思考能力,尤其在复试当中较多的采用一些专业课的专业术语来思考问题,这在跨专业同学的复试中显得更加重要一些。

比如,多思考自己的所学领域专场与所选专业有什关系,对本专业的研究有何促进,什么是科学的专业问题等,这些常见的却能较客观的表显出跨专业考生的专业思维把握能力的问题是很容易问到的。

本着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原则建议考生多回归课本,跳出初试大纲,以提升能力为目标,重新掌握这个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准备复试的时间远不如准备初试时的时间那样充沛,像北京大学的复试日期比较早,从公布成绩到参加复试时隔仅两周的时间,一般说来在初试成绩公布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根据自身情况为参加复试制定好计划,在成绩公布后就要开始着手行动,按照上述四条建议准确定位考试核心,做到心中有数。

提纲挈领,理出一个知识的脉络最好的办法就充分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的目录,考生可以在纸上把每一章的小标题都列上,再把具体每一个标题所涉及的知识一点点的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把遗漏的部分补上,重点记忆。

这样无论考查重点或是一些较偏的地方,我们都能够一一应付。

比如,对于概念这种固定化的知识点,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记忆,默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我们很多同学都是不大喜欢动手,可能他们会默背或小声朗读要背记的内容几个钟头,但是不愿意写半个小时。

殊不知古人所说的“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遭”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要多看与本专业有关的期刊杂志与论文经管类专业时事性很强,热点众多,信息量大,通过阅读大量专业文章,可以把握住当前的理论前沿和学术焦点,而专业课的考核内容往往藏匿于此。

一、务必要制定好计划没有计划,就如无头苍蝇,不知道目标在何方,何谈达到理想的分数。

这个机会应该有总体计划,也要有详细的计划。

总体计划无非是你怎么进行划分,详细的计划要具体到每天,甚至每个小时。

二、安排好学习的内容如果你基本知识已经掌握,大体框架已经理清,那么接下来你就要对知识开始抓重点,同时,在前期做完真题的基础上介入模拟题的训练。

关于热点,没有必要自己每天关注新闻,到后期买一本形势与政策的书即可。

知识地毯式以及渔网捕鱼式地复习过以后,开始重点背诵大题了。

三、将技巧记牢有些考生考完觉得挺好,但实际出来分数后却差强人意,这里边涉及到答题模式的问题。

在考前,应该从老师那里,或者自己设定好答题的技巧和模式,牢牢地记在大脑中,到了考场上一定要严格贯彻进去,不能又一股脑地盲目答题。

这样才能保证学的不错的情况下取得不错的分数,甚至知识虽然没掌握精准,可仍然能够通过技巧的运用取得理想效果。

四、分配好时间到了现在,也许很多考生既要学英语,学政治,还要学数学和专业课,深刻感到知识点繁多,但脑细胞太少,就会乱了阵脚,反而急到最后也没学到什么东西,上了考场就不会有自信了。

应该自己好好思考下,到目前为止,你到底在哪方面有所欠缺,或者你想在哪方面多下工夫,给自己提高竞争力。

想明白了,便可以好好分配下时间。

五、保持信息的灵通关注自己目标院校的简章变化情况,也要关注参考书目和考察重点的调整,当然还有整体的报名的情况,等等。

考研是一场战争,信息战在其中所占比例较大。

如果信息不通,很可能复习偏了,或者耽误了自己的考试,都有可能。

六、调整好情绪人在压力之下,情绪容易波动,这很正常,当自己遇到情绪低落的时间不要过分担心,因为人人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个时候应该懂得调整自己,若真的出现了复习疲劳,可以考虑点劳逸结合的事情来做。

但不能以劳逸结合为借口,长时间地玩耍,这样也会耽误自己的复习,自己要把握一个度。

七、选择适合的环境有的考生自己一个人复习不了,容易走神,这样的话,你应该找一个考研人比较集中的场所来学习,真正做到与大家共进退,甚至要做到比他们去的早,比他们走的晚,成功往往就在这一早一晚之间。

如果你定力很强,你也不喜欢人多,那么你就要为自己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来学习。

这个因人而异。

八、选择适当的辅导到了后期,无论哪科都要面临总结和预估的问题,如果你凭自己的力量根本达不到,那么就要多听听辅导班老师的课,从中得到一些信息和灵感,从而有助于你更好地备考。

俗话说,一席话可以惊醒梦中人,你也许真的可以遇到这样的老师,解决你的困惑,或者指出你自己忽视、根本没有注意的问题。

九、懂得舍弃到了现在,还有很多考生想面面兼顾。

哲学上有一个观点,叫抓主要矛盾。

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其他的事情,除非十万火急,该放就得放。

有的考生既在准备考研,还在准备托福,甚至有的还在外边兼职,千万不能因小失大。

同时,面对考研的知识也要懂得舍弃。

有的人看看这个考点,也不放心漏掉,那个考点也想全部掌握。

当精力有限的时候,一些不太可能考到的点,或者废话颇多的地方,就果断舍弃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