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情况下,等高度小跨径连续梁可采用相同跨径。
中大跨径的变高度连续梁各中跨宜采用相同跨径,边跨跨径宜为中跨跨径的0.55~0.6 倍,对墩梁固结的箱梁,应合适选择边中跨比例,以减少墩身弯矩。
2、梁高(对箱梁而言)
2.1、对等高度连续梁一般取1/15~1/18,下表是公路桥梁常用梁高表:
跨径20 25 30 40 50
梁高1.1 1.5 1.8 2.2 3
2.2、对变高度连续梁:
跨中截面的高跨比Hc/L 一般取1/30~1/50。
支点截面的高跨比Hc/L 一般取1/15~1/18。
跨中处直线段长度Lc 一般取合拢段长度,取2m;
支座处直线段长度一般与该处桥墩宽度相等
中间变高度部分长度La 为曲线变化段,梁底曲线一般采用抛物线,抛物线方程指数一般取1.5~1.8。
(师兄说,支点梁高为跨径的1/16,跨中梁高为支点处的一半。
)3、引桥与道路接触处的设计高程不能太大,一般最大为6.5m左右。
(若高程太大,会使修建道路时产生太多的挖填土。
)(这个要求也是一个控制引桥有多长的因素。
)
4、布置桩墩时,要注意路堤和防洪通道。
要留出这些空间,不要把
桩墩布置在上面。
5、截面图一般按照主桥、引桥、桥台这种有主到次的顺序呈现。
6、对于市政桥梁,桥台处一般不布置锥坡,而是仅用护坡。
7、桩的间距至少为桩径的2.5倍。
8、承台边缘距离桩中心线的距离:独立柱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
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
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
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
承台厚度为0.8~1.0倍的桩径;宽度为0.6~0.8倍的桩径。
9、箱梁断面细部要求:
9.1、顶板
箱梁顶板需要满足横向抗弯以及布置预应力钢筋的需求。
一般地:在腹板间距为3.5~7.0m 时,顶板厚度可采用0.18~0.3m。
9.2、底板
箱梁底板需要满足纵向抗弯以及布置预应力钢筋的需求。
一般地:1)、等高度连续梁底板厚度宜采用0.20~0.25m,靠近横梁处加厚过渡处理。
2)、变高度连续梁底板厚度随负弯矩从跨中到支点逐渐加厚。
跨中底
板宜采用0.25~0.3m;支点底板厚度一般取梁高的1/10;
9.3、腹板厚度
腹板厚度除满足受力需求外,还需要满足通过、连接、锚固预应力钢筋的构造需求。
1)、腹板厚度一般采用0.40~0.80m。
通常,中大跨径连续梁支点处腹板较厚,跨中处较薄,对于变高度连续梁折线变化点一般设置在L/4 附近,变化段长度一般取3~6m。
对于等高度连续梁,靠近横梁处加厚过渡处理。
2)、箱梁一般采用直腹板。
等高度箱梁外侧腹板也可采用斜腹板,但变高度箱梁不宜采用斜腹板,以免施工困难和因支点附近底板宽度过小造成设计困难。
9.4、悬臂板
悬臂板长度及腹板间距是调节桥面板弯矩的主要手段。
悬壁板长度一般为2.5~4.5m,悬臂端部厚度一般取0.16~0.20m,悬臂根部厚度一般为0.4~0.6m。
9.5、承托(梗腋)
承托布置在顶底板与腹板连接的部位,承托的形式有两种:竖承托和横承托。
前者对腹板受力有力;后者对顶底板受力有利。
一般地,受抗剪、主拉应力控制的宜设置竖承托;受纵横抗弯控制的宜设置横承托。
10、横截面形式
10.1、下缘开口式截面,例如T 梁、小箱梁、铰接板梁,这类
截面在公路桥梁上截面形式一般是标准图定型,设计比较简单。
10.2、整体箱梁,对于中小跨径连续箱梁宽14m 以下宜采用单箱单室截面;桥宽18m 左右宜采用单箱双室截面形式;桥宽在22m 以上时,一般采用单箱多室截面;也可采用双箱形式。
大跨连续箱梁桥16m 以下一般采用单箱单室截面形式,桥宽18m 以上可采用单箱双室截面或分幅建造。
11、矩形墩折断符和圆形墩折断符不一样。
前者的用如下表示,
后者用如下表示
注意区别。
12、画立面图时,要注意承台要在水面或地面以下60c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