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核燃料组件
•
在金属铀中由于裂变产物中的气体元素几乎都是包容而不释放出来, 所以肿胀显著。虽然研究了改善办法,但也有一定限度,即使做成浓 缩铀,如果只是单纯提高235U的浓度,由于金属学上的寿命首先就达 到了,燃耗深度也超不过几千兆瓦· 日/吨。另外,由于铀的α-β相变点 是668℃,所以燃料的中心温度被限制在这个温度以下,这也是以金属 铀作为动力堆燃料的一大缺点。由于这些原因,动力堆中目前基本不 采反应堆
对核燃料元件的要求:
•
良好的物理、化学、力学和抗辐照稳定性。燃料元件在反应堆内复杂的条件下 使用寿命达3~4年,工作及储存空间要保持外形尺寸稳定。包壳要尽可能的薄, 但应有足够的强度,并有足够的抗腐蚀性能,不与核燃料及核裂变产物发生有 害的化学作用,能够长期包容放射性物质; 所有材料的热中子吸收截面要小,且不含中子吸收截面大的杂质。 具有良好的热工水力学和热交换特性,燃料元件的结构设计要有利于热量传递, 具有较大的导热面积; 要求所有设计的燃料元件的在堆芯中能够互换位置,以利于有效的堆芯燃料管 理,并力求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为了尽量充分、经济地利用核能,反应堆运行应使核燃料的燃耗[又叫燃耗深度: 即单位质量的核燃料产生的核能总和,以兆瓦日/吨铀(MW· d/tU)表示]尽量高。 但过高会造成燃料元件破损,使裂变产物逸出。另外,核燃料在反应堆中由于 受到中子和γ射线的辐照,会使其尺寸“长大”,并且由于裂变产物的生成,还 会使其发生“肿胀”,设计时应注意。
(3) 提高固体燃料基休的强度,约束气泡的长大;
金属铀是没有可能达到(3)中所说的那么大的强度,所以实际上是应用(1)、 (2)两种方法。 加入合金元素可以防止肿胀,还可以改善各向异性的效果。但是加入这些 元素不但会把铀中的可裂变同位素235U稀释,还会增加中子吸收,这对于维持 持续的链式反应是不利的。因此,为了使235U含量很少的天然铀得到上述的改 善,对添加元素量作了如下表限制。
4.2.2 铀的陶瓷核燃料及其成型加工
金属铀有各向异性和低熔点两大缺点。尽管做了种种改进,但总有 限度。因此,考虑使用铀化合物的陶瓷体作为燃料,这种燃料称为 “陶瓷燃料”。 陶瓷比金属的熔点高(2865℃),耐辐照,轻水反应堆中采用的陶 瓷燃料是UO2,用熔炼加工的方法制造成形是困难的。所以一般采用 下述三种方法之中的一种来制造: (1) 把粉末压制成形,然后烧结,制成称为芯块的圆柱体; (2) 把粉末填入包壳管中,并使其振动,从而提高密度的振动密实法; (3) 把粉末装入包壳管中,然后从管外进行边转边敲打的旋锻法。 按第 (2)、(3) 种方法制成的产品,一开始作为燃料使用就会由于裂 变发热升温而产生烧结。旋锻法是把陶瓷燃料粉末填进包壳管中,易 划伤内表面,所以最近不大采用。
二氧化铀芯块的制造方法:
一般是把浓缩铀工厂提供的成品UF6(六氟化铀)加热成气体, 然后通入氨水等中,结果沉淀出ADU (重铀酸铵)等化合物,经过 过滤洗涤后,进行干燥焙烧制成U3O8,再进行氢还原制成UO2粉 末,即可对其进行成形烧结。多数情况下,二氧化铀中所含的氧 超过正常化学比1:2。这个指标用氧铀比(O/U) 表示。烧结前压制 是将加入了粘结剂的二氧化铀粉末,用20t/cm2左右的压力加压, 压制成为圆柱状生坯块。经预烧除去粘合剂以后,在氢气流中加 热到1600-1700℃进行烧结,得到的密度是理论密度的93-97%。 所谓理论密度是指熔化凝固方法所得到的密度。燃料快高度和直 径比为1~1.5。目前较多的是蝶形快,其上下面压制成凹蝶形, 以适应肿胀变形,芯块表面进行机械磨光,以保持与包壳管的间 隙。
金属铀、二氧化铀、碳化铀 的各种物理性质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到陶瓷体是立方晶, 因此没有各向异性。镕点高达2000℃以 上。但是二氧化铀的导热系数只有金属 的十几分之一。因此,对于相同的燃料 表面温度,中心温度显著变高。这样, 特意取得的高熔点这个优点在很大程度 上被抵销了。二氧化铀是离子晶体,而 碳化铀是共价键,因此碳化铀的导热系 数与金属相似。但是碳化铀在化学上是 非常活泼的,在大气中能燃烧,与水能 发生激烈的反应。因此,无论是成形加 工还是填进燃料包壳管时都必须在情性 气体中进行。在实际使用中,碳化铀燃 料的缺点是;包壳万一发生破裂,要求 冷却剂不与其发生激烈反应,因此不用 在水堆中。
金属铀的性质:
金属铀具有银白色的光泽,但是在空气中很快就氧化成为黑色,也 会被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等腐蚀,但是氧化膜是致密的。
注:金属铀主要作为生产堆核燃料。
金属铀燃料的问题:
核燃料一经使用会生成核裂变产物。由于其中有氢、氖等气体元素,所以 如果其生成量多并且温度也足够高的时候,这些气体元素的原子就会在固体燃 料中扩散迁移而汇集起来并形成气泡,固体燃料就会像烤面包一样胀起来。这 种现象称为“肿胀”。燃料的燃耗深度越高,使用温度越高,肿胀就越显著, 这在实际应用上是一个问题。裂变产物的生成是不可避免的,防止肿胀的方法 有下述三种: (1) 防止气体原子在固体燃料中扩散; (2) 使产生气泡的点增多,许多小气泡要比少数大气泡危害小;
• • • •
“燃料元件一般是由核燃料和包壳组成的” 4.2 燃料芯体材料
作为燃料元件的芯体材料必 须含有裂变材料或增殖材料。如 果就元素的名称上看,燃料芯体 材料的成分就是铀、钚和钍三种。 其中只有钚不是天然的。实际应 用的核燃料芯体材料的形式大致 分为固体的和液体的。固体核燃 料有金属或合金以及化合物陶瓷。 液体核燃料有金属或合金以及熔 盐。
4.2.1. 金属铀燃料及其成形加工
工业上用镁或钙还原氟化物生成金属铀。此外,也有熔盐电解的 方法,但这种方法只限于要求具有特高纯度的情况,主要用来制造研 究用金属铀锭。用氟化物的金属还原法制造出来的金属铀锭,或者用 真空高频感应炉熔化,浇铸到石墨制成的铸型中而当即制成铸造燃料; 或者采用轧制、挤压或其它的塑性加工,作成燃料芯体的坯料。用轧 制方法加工铀棒燃料时,采用带槽轧辊。
第四章 核燃料元件的制造
4.1 核燃料元件概述
燃料元件是核反应堆堆芯的基本构件。 其主要的作用是: 作为核燃料的基本单元; 导出链式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 阻留强放射性裂变产物,防止其泄漏; 特点: 需承受很高的内、外压力,同时承受 很强的水利振动机械应力,并能耐强中子 通量和强γ射线的辐照,因此,燃料元件需 满足冶金、传热、机械等多方面的性能要 求,并要求精密设计和高精度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