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层及高层房屋

多层及高层房屋


二、筒体结构
(一)概述
筒体结构是指由一个或几个筒体作竖向承重结构的高层房 屋结构体系。
深 圳 华 联 大 厦
武汉国际贸易 大厦:
建筑面积 131900M2,
高206。5m, 53层。
上海中国金融大厦
1994年设计,基地面积7004m2 建筑面积56666m2,建筑41层, 地下2层,高度144米。
上海江苏饭店
1986年设计
基地面积41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800平方米; 建筑22层,高度78.8米
3. 剪力墙结构形式 (1)部分剪力墙框支—框支剪力墙:将墙的底层做 成框架柱时,形成框支剪力墙。在地震区,不允许单 独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
框支剪力墙结构
(2)部分剪力墙落地—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内筒
外筒
厦门国际广场:
1995年设计, 基地面积40050平方米, 建筑46层、地下3层, 高度199米。
3.成束筒结构(多筒结构)
北京饭店 平面图。
剪力墙


北京饭店东楼:地上实际结构层为20层
(一)剪力墙的布置 : 剪力墙的数量和位置
1.剪力墙宜放在恒载较大处,并且尽量使其均匀 分布在房屋中间,尽量对称,可减少结构的扭转。
2.剪力墙布置在建筑物的两端、楼梯间、电梯间,平 面刚度有变化处,同时以能纵横向相互连在一起为有 利。如:
例:北京前三门
2、大开间横墙承重方案 横墙间距较大:6.00、6.30米,预应力楼板支承
在横墙上。 • 特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结构自重轻,水泥用量低; 施工工序和现场手工操作量大。
例:北京骡 马市高层住 宅
(二)纵横墙混合承重
• 应用:点式大板房屋和塔式高层建筑的剪力墙体 系。 在这种建筑中,双向均需布置承重于抗侧力墙 体。
第三章 多层及高层房屋
Shear Wall structure
一、剪力墙与剪力墙结构
• 剪力墙:能够承受水平荷载 的钢筋砼墙体(或承受剪力 的墙体)。
• 剪力墙结构:承重主体结构 全部为剪力墙时,即形成剪 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设计 是以水平荷载为 主。 剪力墙承受:垂 直荷载及水平荷 载。减小柱的截 面尺寸。
2.筒中筒结构
• 当周边的框架柱布置较密时,可将周边框架视为外筒, 而将内芯的剪力墙视为内筒,则构成筒中筒体系 此时,楼盖把内、外筒连接成一个抵抗水平力的整体。筒 中筒结构为内外筒协同工作体系。沿建筑物高度方向,上 部水平力主要由外筒承受,底部水平力主要由内筒承受。
•应用:筒中筒 结构一般用于 超高层建筑物。
(1)框架内单筒
• 四周框架,利用电梯间、楼梯间、管道间、服务间等, 在平面中心部位形成一个筒体核心(内筒),作为抵抗水 平力的主要结构,外墙、框架则承受垂直荷载或者承受很 小水平力,可称为内筒单筒结构。
框架柱
实腹筒体 (内筒)
• 应用:20—40 层办公楼、旅 馆、住宅、商 场等高层建筑。
晴川饭店:
2.空腹筒体: 由间距很密的柱和截面很高的梁(称为窗裙梁) 组成,也称框筒。
(三)筒体结构的分类
筒体形式、布置和数目上的不同分 为:单筒、框筒、筒中筒、多筒 (成束筒)等。
1.框架—筒体结构:
指内芯由剪力墙构成, 周边为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主要由框 架承受,水平荷载主 要由筒体承受。 •分为:
框架内单筒 框架外单筒
高88.8米,25层,
建筑面积21216 平方米。
(2)框架外单筒
• 四周外墙设计成外筒以作为抵抗水平力的结构,内部刚度 很小而不能作为抵抗水平力的结构,或者内部仅为承受垂 直荷载时,则形成框架外单筒。
框架柱
空腹筒体 (外筒)
• 应用:适用于建 筑平面接近正方 形、圆形或正多 边形的高层点式 (塔式)建筑。
首层平面图 标准层平面图
二.剪力墙结构分类
按施工特点分为三类:(1)现浇剪力墙结构 (2)装配式大型墙板结构 (3)盒子结构
三、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布置
(一)横墙承重 1、小开间横墙承重方案
横墙间距较小:2.70、3.30、3.90米等,预制板支承在横 墙上。在垂直荷载作用下为横墙承重剪力墙结构。
• 特点:结构构造简单,整体性好; 主体结构墙体数量多,但隔断墙的施工量小; 楼板跨度短,用钢量少;
•特点: 具有极大的刚度; 可提供很大的建筑空间 与建筑高度。
•应用: 适用于办公楼等各种公 共与商业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0~50层以上的超高层建 筑; 平面最好是正方形或者 接近正方形。
(二)实腹筒体与空腹筒体 1.实腹筒体:
整体钢筋砼墙组成的剪力墙集中形成空间封 闭筒体。
实腹筒体 (内筒)
空腹筒体(外筒)
• 楼板采用:双向承重大块楼板,或单向板沿纵横 向双向布置。
• 一般: 长宽比 > 2 时,单向板,沿短边方向弯曲,荷 载沿短边方向传到梁上。 长宽比 < 2 时,双向受弯,板上荷载沿两个方 向传到梁上
第五节
框架—剪力墙 结构及筒体结构
1.概念:
所谓框架—剪力墙体系是指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 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高层建筑结构承重体 系。
3. 剪力墙应贯通全高,使结构上下刚度连续而均匀。 4.剪力墙尽量布置短、多(在剪力墙相同时),不 要集中在某一地方。如:
剪 力 墙
5.剪力墙的中心线应通过框架柱网轴线, 即通过柱截面重心线。
6.剪力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L60m(现 浇),L 50m(装配整体式),且厚度 不应小于楼层高度的二十分之一。
2.特点:
(1)在受力上,剪力墙将负担大部分的水平荷 载,而框架负担竖向荷载,达到了合理分工。
(2)兼有框架、剪力墙结构两者的优点: 抗剪强度大,刚度大; 建筑平面布置灵活; 抗震性能较好; 框—剪协同工作,非结构性破坏少。
(3)在计算上,要有协同工作方程较困难。
3.应用:
常用于20层左右的高层公寓、高层旅馆、高层 办公楼以及底层为商店的高层住宅。
剪 力 墙 结 构
1.特点
优点: (1)抗侧力刚度大,水 平位移小。 (2)承载力要求比较容 易满足。 (3)整体性好,抗震性 能好。
缺点: (1)自重大。 (2)平面布置 不灵活,不利于 大空间形成。
2.应用:
(1)40~50层,国外有60层的,理论计算可达
100-120层。 (2)一般用于高层住宅、公寓、旅馆等居住性建 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