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行系统概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形式与习惯也越来越多样化,出行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汽车成为许多人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
面对巨大数量的乘客的购票需要,汽车站就要选择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实现方便、快捷的售票、退票等方面的票务管理。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处理量的逐渐扩大,手工处理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管理活动的需要,各种工作都逐渐由手工转为自动化,使许多复杂、繁琐、且需要很多人力的工作变得简单。
汽车站每天产生售票、退票等行为数量多,使得汽车站售票管理的数据量大,而且速度要求要快,传统的人力行为已不能适应,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则能很好地满足汽车站的这一需要,提高售票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相关管理成本。
汽车售票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车站日常的票务处理。
汽车售票管理系统在正常运行中需要对使用该系统的主要是汽车站售票人员、汽车站售票工作的管理人员与系统管理员。
为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我们组在这个系统中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便于系统功能的组合和修改,以及扩充和维护。
2系统分析系统应具有售票、查询、管理和维护等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对车次的更改、票价的变动及调度功能,票价的修改可以通过修改运价来进行,车次调度可通过对发车时刻表的修改来进行,维护功能即可对表进行修改。
2.1需求分析2.1.1性能分析售票系统主要功能为:根据目的站、车次、时间等信息查询有关车票情况;提供多种方式完成售票工作;现金结算、票据打印;售票信息统计,打印详细报表。
车次管理:车次详细信息的编辑。
在此管理部分中,能够使用界面操作实现车次信息的编辑,并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编辑的要求来及时更新数据表中的相关数据。
票价管理:票价的分类及详细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在此管理部分中,通过票价管理界面来选择记录并决定执行何种操作,是修改、添加或删除。
当命令为修改或者添加时则自动跳转到票价编辑窗体实现票价信息的编辑并更新数据库中相应数据记录。
票务管理:提供多种方式完成售票工作;现金结算、票据打印;提供相关的一些信息查询手段,打印详细报表;用户管理:所有系统用户的管理,包括系统普通用户与系统管理员。
在系统主界面中首先进入用户管理主窗体,选择添加或删除用户进入用户编辑界面进行操作,操作完成便更新数据库数据。
查询管理:通过查询界面可以根据条件进行车次时刻、车次票价查询。
2.1.2用户角色需求使用该系统的主要是汽车站售票人员、汽车站售票工作的管理人员与系统管理员。
该系统分为普用户和系统管理员两种权限登陆。
汽车站的普通售票人员只能使用该系统的查询、售票管理等基本功能;汽车站售票人员、汽车站售票工作的管理人员能够修改自身的用户名和密码;汽车站售票工作的管理人员能对票价进行管理;系统管理员则能实现系统用户与普通用户的添加,修改普通用户与系统管理员的密码,以此确保该系统能够安全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2可行性研究本系统旨在提供更友好的界面、更便捷的操作与更实用的管理,从而降低客运站售票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旅客满意度。
2.2.1管理上的可行性该系统重要应用于管理员和售票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人机交换界面。
系统应具有操作简单,容易上手等特点。
实现火车售票系统后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负担,因此在系统的调查和分析阶段也能得到他们的积极支持;而且通过该系统的使用,旅客可以更方便的得到他们所需的信息和车票,对于网络系统的推广使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该系统基于浏览器的使用进行一系列的系统操作,方便简洁,对于管理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培训即可上手使用,而旅客一般对网络比较熟悉,便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各种事务,便于管理。
实行联网售票还可以打击犯罪,净化旅行环境,保障公众安全。
2.2.2技术上的可行性主要应用SQLserver数据库,C语言、搭载在windows 2000的系统以上等技术。
并且随着电子商务的成熟,人们对网络操作越来越习以为常,这些都为网上售票系统的实施提供了支持。
随着新的网格安全技术不断出现,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有保障,包括对应用程序的保护和节点到节点的通信安全已经基本解决。
所有这些都为网上售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3经济上的可行性在项目开始前,应进行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硬件、软件设备的购置,开发人员的工资,系统维护所需的费用。
避免超出预算的情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可观的经济利益驱使,制造仿真版假票的技术水平是非常高的,如果不借用辅助仪器,很难辨别其真伪;一些制假不法分子把目标投向乘客身上来,使出行人上当受骗,既耽误出行,又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实行联网售票可以有效抑制假票的流通,维护广大旅客的出行利益。
2.3系统的开发方法的选择系统开发方法有系统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和case法。
原型法不注重对对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不适用于大型的系统。
面向对象法需要一定的软件支持环境,不太适宜大型的MIS开发,不能从科学管理角度进行理顺和优化,初学者不易接受。
至于case法,严格的讲它只是一种开发环境而不是一种开发方法,它集成了很多工具,因此可以说是一种辅助开发方法。
综合考虑几种开发方法,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选择结构化开发方法,即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自顶向下整体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是组织、管理和控制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一种基本框架。
结构化的开发方法是在系统分析时,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由抽象到具体的逐步认识问题的过程;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在系统实施的时候,则坚持自底向上,先局部后整体,通过标准化模块的连接形成完整的系统。
这样做的优点是①注重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②严格区分工作阶段;③立足全局,步步为营,减少返工,有利于提高开发质量,加快开发速度;④目标明确,阶段性强,开发过程易于控制。
2.4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售票系统组织内部的隶属关系如图2-1所示:图2-1售票系统组织结构图财务部: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财务情况进行预算、核算。
系统运行实施后对各项财务的进出进行统计。
办公室:负责上级机关和有关单位的来文的接受登记、管理和归档工作,根据领导指示参加有关会议,必要时做好保密工作,以及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等。
人力资源部:主要是对系统的使用人员进行管理,规定不同身份的人登陆系统时不同的操作权限来确保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市场营销部:面向的人群是顾客,根据顾客的要求提供相关的票务。
建设管理部:负责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发现系统漏洞进行修复,并对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升级。
信息管理部:协助部门经理根据上级要求制定管理制度,协助建设管理部做好开发项目的确定和项目管理。
2.5业务流程分析在对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时,需从一个实际业务流程的角度将系统调查中有关该业务流程的资料都串起来作进一步的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前面已经将功能需求一一理出,而业务流程分析则是在业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其细化,利用系统调查的资料将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用一个完整的图形将其串起来。
在绘制业务流程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不足,优化业务处理过程。
所以说绘制业务流程图是分析业务流程的重要步骤。
业务流程图,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业务流程图的绘制基本上按照业务的实际处理步骤和过程绘制。
具体业务情况是:旅客到达车站后,售票员根据旅客提供的乘车时间、目的地、车次号及座位信息等票面信息进行查询,检查是否有符合旅客要求的乘车票,如果没有符合要求的直接返回给旅客,如果有符合要求的票种则开始处理买票,售票员根据旅客买的票的信息并根据是否有优惠条件售票给旅客并修改车票记录,流程图如图2-2所示图2-2业务流程图2.6数据流程图分析数据流图是组织中信息运动的抽象,是管理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形式。
这个模型不涉及硬件、软件、数据结构与文件组织,它与系统的物理描述无关,只是用一种图形及与此相关的注释来表示系统的逻辑功能。
图形描述简明,清晰,不涉及技术细节,所描述的内容是面向用户的。
因此数据流图是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进行交流的有效手段,也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
数据流图是在对业务流程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的科学性、管理的合理性、实际运行的可行性角度出发,将信息处理功能和彼此之间的联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从逻辑上精确的描述新系统具有的数据加工功能、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存储及数据来源和去向。
数据流图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两种特性:①抽象性:表现在它完全舍去了具体的物质,只剩下数据的流动、加工处理和存储。
②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信息中的各种不同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无论是手工操作部分还是计算机处理部分,都可以用它系统地表达出来。
数据流图由四种基本成分组成,分别为外部实体、处理、数据流、数据存储。
代表数据存储代表系统之外的信息使用者或提供者代表数据流,箭头方向代表数据流方向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售票系统的顶层数据流程图如图2-3所示Array图2-3顶层数据流程图售票系统的第一层数据流程图如图2-4所示图2-4 第一层数据流程图售票系统中具体的业务处理的数据流程图如图2-5和图2-6所示图2-5第二层数据流程图图2-6第二层数据流程图2.7数据分析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中的各项所做的一套详细而精确的说明,它是对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进行的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的详细的说明。
2.7.1数据流条目数据流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成。
定义数据流时,不仅要说明数据流的名称、组成等,还应指明它的来源、去向和数据流量等。
数据流编号:D-01数据流名称:购票信息简述:根据顾客的要求确定的购票信息数据流来源:顾客数据流去向:车票信息处理模块数据流组成:票号+起始站+终点站+票价+车次+日期+开车时间+票种+座位号+售出时间数据流量:不定高峰流量:不定数据流编号:D-02数据流名称:售票信息简述:根据现有的车票情况及顾客的要求确定的信息数据流来源:车站信息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售票员数据流组成:票号+起始站+终点站+票价+车次+日期+开车时间+票种+座位号+售出时间数据流量:不定高峰流量:不定数据流编号:D-03数据流名称:车票简述:最后确定的给顾客的票面信息数据流来源:售票员数据流去向:顾客数据流组成:票号+起始站+终点站+票价+车次+日期+开车时间+票种+座位号数据流量:不定高峰流量:不定数据流编号:D-04数据流名称:顾客需求简述:确定的顾客的订单信息数据流来源:车站信息处理模块数据流去向:售票员数据流组成:订单编号+车次编号+始发站+终点站+始发时间+终点时间+旅客类型+车票价格2.7.2处理逻辑的定义处理逻辑的定义仅对数据流程图中最底层的处理逻辑加以说明处理逻辑编号:P1处理逻辑名称:处理车票信息简述:查询车票情况输入的数据流:售票员根据顾客提供的乘车时间、车次、目的地或乘车编号等信息经过有条件的查询来确定能否为顾客提供所要求的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