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基本知识简要
(六)、财政支出
• 2、财政支出的分类
•
整个财政资金就像一个大“蛋糕”,支出的安 排活动就像是在切“蛋糕”。其分类如下: • ①、国防费; ②、行政费; ③、文教科卫事 业费; ④、经济建设支出;⑤、财政补贴;⑥、 社会保障支出 。
(七)、政府预算
• 1、政府预算的概念
政府预算又称国家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 划,是政府筹集和使用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分 配杠杆,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工具。
(四)、财政体制
• 3、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层级政府用于调节和引导低层级政府的财政活动,促 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实施特定政策目标的重要 手段。 • 政府转移支付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国际间的转移支付。 这种转移支付的对象是其他国家、国际组织或者是跨国组 织,其转移物有的是货币,也有的是实物或者劳务。二是 指一个国家内部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失业救济金、价 格补贴、住房补贴等;有政府向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如 向城市运输、供水和污水处理等公共企业提供的一般补助 和基建投资等;有政府间的财政资金转移,包括共享税的 分配、上级政府拨付给下级政府的各项补助和下级政府向 上级政府上缴的收入、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提供的补助等。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税收分享、 补助金制度。
(四)、财政体制
• ①、分权 :分权就是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 并按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预算支出范围。 • ②、分税 :分税就是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将 税种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 • ③、分管 :分管是指在通过分税,建立了中央税收和地 方税收体系的基础上,还要相应建立税收分管体制,分别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管中 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管地方税。 • ④、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 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 ⑤、分级预算 :分级预算,亦称“级次预算”或“职权 预算”。它与分级财政相一致。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1 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六)、财政支出
• 1、财政支出的定义:
• 财政支出可从两个角度去理解:财政支出首先是 一个过程,即政府把集中起来的社会资源按照一 定的政治经济原则,分配、运用于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的各种用途的过程。 • 其次,如果从财政支出要以倾向来度量的意义看, 财政支出又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花费的资金的 总和。
(二)、财政的本质特征
• • • • • 1、公共性 2、国家主体 3、强制性 4、无偿性 5、社会基金性
(三)、财政的职能
• 1、财政的职能的概念: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 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只要存在着财政,这 种功能就不会消失。 • 2、主要职能: • (1)、资源配置 • (2)收入分配 • (3)、经济稳定和发展 • (4)、监督管理
(四)、财政体制
• 建立科学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
• • • • 一是分税制的内在要求; 二是可以有效地抑制地区间发展差异; 三是有利于强化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四是有利于改革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效益;
• 五是能够正确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五)、财政收入
• 1、财政收入的概念
关于财政政策
• (二)、财政政策的目标 • 一国的财政政策目标是由该国的社会制度、 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各种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 因素所决定的,是与其经济政策目标相协调一致 的。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财政 的职能,财政政策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①价格稳定。 ②充分就业。 ③经济的持续稳定 增长。 ④国际收支平衡。
•
关于财政改革
• (3)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 性质,下设类、款、项、目四级科目。 • (4)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 同功能和政策目标,以综合反映政府职能 活动,支出的内容和方向。 • (5)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 性质和具体用途。下设类、款两级科目。
关于财政改革
• 6、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 以“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 管”为主要内容的“乡财县管乡用”改革的实质是财政管 理方式的改革。 • 坚持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 使用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 督乡镇财政收支,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
(四)、财政体制
• 2、财政体制的实质,是处理财政资金分配与管理 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我国 建国以来实行的财政体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 (1)、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初的“统收统支” 财政体制; • (2)、1980年至1993年起实行的“核定收支、 分级包干”的“分灶吃饭”体制,包括1983年4 月起实行的第一步利改税和1984年起实行的第二 步利改税; • (3)、1994年至今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 是一项旨在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全面促进乡镇财政经济良 性发展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也是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乡镇财政尽 快走出困境的一项重大举措。
关于财政改革
• 7、财政监督(财务督导、检查工作,专项 资金跟踪问效)。
四、关于财政政策
•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 1、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 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财政关系的方针、准则 与措施的总称。 • 2、财政政策总体上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 出政策两大类组成,具体又可分为税收政策、国 债政策、投资政策、政府采购政策、补贴政策、 转移支付政策等,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财政政策 体系。
关于财政改是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 核心,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 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为新农 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撑和动力源泉为目 标的综合性改革。
关于财政改革
• 农村综合改革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的第三次重 大农村改革,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保障农 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
关于财政政策
• (三)、财政政策的分类 • 1、按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可分为扩张性财 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平衡性财政政策。 • 2、按财政政策的作用空间,可分为宏观财政 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 • 3、按财政政策的作用时间,可分为短期财政 政策和中长期财政政策。 • 4、按财政政策运用的主动性,可以分为积极 的财政政策和消极的财政政策。
• 2、政府预算的基本原则:
(1)、权威性(2)、年度编制(3)、广泛 性 (4)、统一性 (5)、特定性 (6)、平衡性 (7)、责任性 (8)、稳定性 (9)、绩效性
二、财政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1、税源结构单一,财源培植任务艰巨。 • 2、刚性支出增长较快,重点建设及事业发展支出 需求较大。 • 3、收支矛盾非常突出 。 • 4、债务负担沉重。 • 5、财政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 目前,我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 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等虽已全面启动或实 施,但深化完善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三、关于财政改革
• 1、部门预算
所谓部门预算是指反映政府部门收支活动的预 算。部门预算编制的过程是通过部门编制、财政 审核、政府同意等环节来完成的。在部门预算中 既反映一般预算的收入和支出,也反映基金预算 的收入和支出;在一般预算中既反映预算内收支, 又反映预算外收支。
三、关于财政改革
• 2、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财政基本知识
——财政基础业务知识讲解 开县财政局 王可才
一、财政基本知识
• (一)、财政的概念
• 1、财政的来源:财政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13-15世纪,仅 指结算支付之意。《辞海》将“财政”解释为“理财之 政”。 • 2、财政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存在财政,财政是一个经济 范畴,也是一个政治范畴(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 • 3、财政的定义:财政(又称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 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 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简言之即:“以政 聚财,以财行政” 。
• 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 的总和。 • 财政收入首先应理解为一个过程,它是财政活动 的第一阶段,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是以货币来度量的。
(五)、财政收入
• 2、财政收入的分类 • (1)、税收收入 (按税种设20款):是国家依据其政治 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它是最古老的、也是最主 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 性三大特征。 •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设6款:基本养老保险、失 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其他保险 收入。 • (3)、非税收入。分设7款: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行 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 • 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5、债务收入。通常指国债, 是中央政府以国家信用的方式取得的一种收入。国债具有 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在弥补财政赤 字、调节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6、转移性收入。
关于财政改革
• • • • (3)、国库集中收付的作用 【1】减少了财政支出的中间环节; 【2】降低政府行政成本 ; 【3】可以有效遏制财政资金被挤占、截留、 挪用等问题; • 【4】增强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 • 【5】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关于财政改革
• 3、政府采购:
•
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采取竞争、择优、公正、公平、公开的 形式使用预算内、外资金等财政性资金,以购买、 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 的行 为。
(四)、财政体制
• “分税制”一词源于对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财 政体制做法的概括。西方各国和多数发展 中国家大都实行这种模式,只是中央与地 方集权与分权程度、事权结构、财政财力 结构,以及收支划分的具体方法和形式等 有所差别。所谓分税制,是指在划分中央 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确定中央与地方财 政支出范围,并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预 算收入的财政管理体制。一般来讲,分税 制财政体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