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翡翠鉴定的方法

翡翠鉴定的方法

翡翠鉴定的方法翡翠的鉴定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感官识别、仪器检测和液体鉴别。

其中感官识别在购买时是最有效的方法。

对翡翠玉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不论是什么样的理论,最终都要落到实践中。

人们对翡翠玉石的质量和经济价值的评判,一般都是以肉眼识别和经验作为主要鉴别手段,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各种玉石鉴定仪器很多,但普通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没有仪器进行有效的检测,即使有仪器也会受到环境的局限以及商家的限制而不能使用,因为在交易现场不可能进行复杂的仪器作业,所以天然翡翠鉴定主要还是靠肉眼来鉴定,肉眼鉴别始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玉友们多掌握一些常规的翡翠玉肉眼鉴定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当我们面对一块玉石,首先要判定它是什么物质,然后再考虑它是否经过处理,它的品质如何?质量怎么样?将翡翠放在荧光灯下,观察其颜色变化,A货和C货不发生变化,B货有荧光,泛白色。

C货经过染色处理,故其颜色沿裂隙分布,分布不均匀,细心观察肉眼即可看出,具体的解释如下:●A货:天然翡翠,是未经过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无论其石质,还是颜色都保持了天然本色。

是未经过人工处理的真玉、真色、真底、真水头,质地不透明或半透明与近乎透明等,颜色艳美,光泽喜人,不易变色,价格不菲,有收藏价值。

●B货:经过强酸浸泡漂白后,泡去了杂质,又经过充胶的翡翠。

强酸浸泡、清洗有助于提高翡翠的透明度和色泽。

B货虽然是真玉石,但经过人工处理后破坏了翡翠的物理结构,宝石学上称之为处理翡翠,可作为一般装饰品,但无收藏价值。

玉器人工染色的历史很长,古人染玉主要是弥补玉质本色的不足,使玉更有光彩。

随着古玉收藏者的增多和古玉市场的扩大,染玉成了仿制古玉、制造假古董的重要方法。

●C货:染色翡翠,是经用人工着色处理的翡翠,通常是用有机染料或无机染料着色。

C货没有破坏翡翠的物理结构,只是染色处理,模仿天然翡翠的颜色,宝石学中仍是处理翡翠。

美国马萨秋赛茨公司用放射性辐射处理的翡翠玉石,颜色鲜艳。

B货、C货翡翠是有效的利用日渐匮乏的翡翠原材料资源,具有装饰、美化生活的作用,但是不具有收藏价值。

●B+C货:是同时进行过强酸清洗和注胶和人工着色处理的翡翠。

现在的翡翠多是既充胶又染色,也就是常说的 B加C翡翠。

这样的翡翠如果注明“优化处理翡翠”,并且也按照“优化处理翡翠”的价格销售,那么作为一般消费购买也没有问题,只是不适合收藏。

●D货:是指材料本身不是翡翠的仿冒品。

D货就是仿冒翡翠,属于假货,即人们常说的“非翠”。

辨伪方法是:用放大镜查找气泡,哪怕只能见到一个,也能确认不是玉了,很可能是脱玻化玻璃。

现在市场上作假的方法很多:玻璃加入氧化铬,色近红宝石;加入氧化钴,色近蓝宝石;加入氧化铬和氧化铜,色近祖母绿如此等等。

但是,只有从色调上去观察,它们的色调总显得单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润、浑厚的感觉。

由于玻璃质地十分脆硬,结构排列疏通,缺乏玉的致密和坚韧性,经不起强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

初玩玉者一般采用此方鉴定玉器较多。

同样,如果B货、C货与B加C货按照天然翡翠销售,也就被认为是假货,同样被认为是行业欺诈。

以假当真的消费者与收藏者自然就会受到经济上和情感上的损害。

●●由于玉石的种类繁多,鉴别真伪的方法也很多,但肉眼鉴定翡翠大致有这么几招:●鉴定第一步:分清翡翠与“非翠”对于翡翠的鉴定,我们首先要判定它是翡翠还是“非翠”,也就是说我们要判定它到底是不是翡翠,这是收藏购买的第一步。

翡翠的确定依据一般来说是两条,一是翠性,二是丝缕交织的内部结构。

翡翠是由硬玉矿物颗粒组成的集合体,比如一支完整的手镯是由数十甚至上百万个细小的硬玉颗粒以某些特殊的方式结合堆砌集合在一起的。

带绿的石头不一定是玉石,带绿的玉石不一定是翡翠,只有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

●1、翠性用肉眼或十倍放大镜观察翡翠表面或者浅层时,可见到大小不同的片状闪光,这称之为翠性。

闪光现象是由于硬玉颗粒的表面反光造成的。

每个硬玉颗粒可以简单的想像为火柴盒的形状,每个颗粒也是大小不等,火柴盒有六个长方形面,并且每个面都是光滑的,观察角度合适时即可观察到翠性闪光现象。

看见这样的翠性,大多就是翡翠了。

之所以说“大多”,是因为翠性不仅翡翠所独有,有些石英成分的东西也常有类似闪光,一般人误认也是翠性了。

例如,阿富汗白玉等也有星点状的闪光,这种现象不叫翠性,收藏者要在实践中细心学习区分。

阿富汗白玉的表面片状闪光是均匀的、大小是等大的,而翡翠的反光现象是大小不均,长短不一的。

翡翠的特征是“翠”性,俗称苍蝇翅。

即由其内部粒状、片状或纤维状的斑晶造成的星点状闪光。

翡翠的结构具有变斑晶交织的特征,在半透明粒状斑晶的周围有细小的纤维状的矿物晶体交织在一起;结构的疏密,晶体的粗细是评价翡翠质地好坏,也是衡量翡翠品质高低的依据。

翡翠具有玻璃的光泽,颜色不均,而与翡翠类似的玉石则具有蜡状的光泽,颜色大都均一,通过色泽就可以判定是否是翡翠了。

借助灯光或自然光查看是否有杂质和裂痕。

苍蝇翅即翡翠表面在光照耀下见到的闪光小面,如同翅状的闪光,这是翡翠独有的特性,闪光面的大小与翡翠颗粒的大小有关。

比如:豆种的翡翠就易见苍蝇翅,而玻璃种的翡翠就看不见苍蝇翅。

粗糙翡翠的切割面上可见有大量的“苍蝇翅”存在,抛光面上就不易见。

“苍蝇翅”作为翡翠A货鉴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并非唯一标志。

在观察“苍蝇翅”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诀窍:一是要在翡翠反光面上观察;二是观察部位应尽量避开抛光较好的部位;三是观察翡翠手镯时应观察内圈部位。

如果确认了翠性,那么就能证明它一定是翡翠,但不一定是A货,有可能是B货或C 货。

如果通过肉眼可以很容易地看到闪光片,也说明了翡翠的品质不是很高,因为翠性大翡翠的颗粒也大,颗粒小,翠性也校翠性是翡翠非常好的鉴定依据,但翠性并非随处可见。

翠性在未抛光的翡翠上比较容易发现,在已经抛光的翡翠上,应尽量避开抛光较好的部位,而在抛光不完全或面积较大、不易抛光的部位进行观察。

必须知道的是种质细腻的翡翠,由于颗粒细小,肉眼或十倍放大镜不容易看到翠性,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才可以确定。

●2、丝缕交织的内部结构透光观察翡翠抛光的成品可以看见特别的翡翠生长纹路,即翡翠颗粒相互结合的边界可以呈现出丝缕交错的现象。

这种现象只在翡翠上存在,中低档翡翠上较易看见。

高档翡翠由于结构非常细腻、透明度极好,因此在低倍放大镜下不易观察到内部结构现象,此时应配合翡翠内瑕疵的观察,内部瑕疵(白棉、白花、筋绺)周围肉眼或放大镜下呈现丝缕交织的现象,即可作为翡翠的断定的依据。

一般来说,在白绵和筋绺处易出现丝状物,只要能够看到丝状物一般情况下即为翡翠。

颗粒较粗的翡翠一般都能够看到翠性,但透明度不好。

透明度稍好的翡翠一般颗粒较为细腻,翠性不可见,但是透光容易看到丝缕交错的结构现象。

●鉴定第二步:天然翡翠( A货)的确立依据在确认了待鉴定的物品为翡翠之后,第二步就是确定该物是否为天然翡翠,即A货。

这就要根据天然翡翠的基本特征来给出A货的确定依据。

在此之前还要学习一点,那就鉴定A货时要懂得利用正确光线来观察,不是所有的光线都利于翡翠的观察,有色光对于翡翠的鉴定容易产生干扰和误导作用。

比较适合观察翡翠的光线包括北向窗射进的自然光、日光灯下的白光以及多头发光二极管制作的手电筒的白光。

此外,鉴定翡翠10倍放大镜也是常用的工具。

●观察翡翠的三种用光方法: 1、反射光。

调整抛光翡翠制品,使表面反光,肉眼或十倍镜下观察翡翠表面的反光部位。

细致观察会看到很多的内容,比如光泽特点、抛光平整光滑程度等。

2、透光观察。

透过自然光,或者用人工光源透射,光线穿过翡翠再进入眼睛,可看清翡翠有无绺裂、黑点、白花以及颜色分布情况。

3、侧光观察。

垂直透射光方向观察翡翠,可观察到翡翠结构的疏密、矿物颗粒的粗细、透明度的好坏等;侧光观察有利于看出翡翠的种水情况。

●●慧眼识翡翠的鉴定方法●1、裂纹。

一件好的翡翠玉是不允许有任何裂纹存在的,成品中的裂纹裂绺是最大的忌讳。

说明器件不完整,假如裂纹泛起在枢纽部位,那就更不能原谅,再好的翡翠玉也不值钱了。

●2、光泽。

A货天然翡翠的光泽具有典型、明显的玻璃光泽,具有清亮、清润的感觉。

犹如玻璃表面的反光,这在高档翡翠中尤其突出;在某些种差的翡翠中,则表现为蜡状光泽。

B货翡翠光泽要差,往往是油脂甚至树脂光泽,比较黯淡。

观察时前后左右摆动翡翠,通过表面的反射光感觉翡翠的反光强弱和均匀程度。

●3、透明度。

水头是指翡翠的透明程度。

透明度好,称为水头足、水头好、水灵。

一般情况下,种越好,水越好。

半透明则最佳,太透或不透明都不好。

翡翠的透明度影响光线的折射,从而影响整体的美感。

当光线进入透明而质地细腻的翡翠,会反射出美丽的光芒,让人感到翡翠的晶莹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

相反,如果光线遇上一颗透明度低而质地粗糙的翡翠,就会反射出呆板的光线,令翡翠的吸引度大减。

●4、表面抛光特征—微波纹。

颗粒较为粗大的抛光翡翠的表面,由于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硬度不均一,反射光下肉眼观察翡翠表面会出现轻微均一的凸凹不平的外观表现。

俗称微波纹,像平静的水面出现的轻微的涟漪。

抛光表面微波纹现象是天然翡翠A货的重要鉴定特征。

抛光粗糙则微波纹不明显,抛光良好则微波纹清晰。

凹陷起伏之间平滑过渡,无间断现象。

只要看到微波纹就可以确定是天然A货翡翠,而B货翡翠的表面凹坑处粗糙不反光,翡翠的仿制品上都没有微波纹现象。

颗粒粗糙的翡翠抛光面微波纹现象肉眼可以观察到,颗粒细腻的需要借助10倍甚至20倍的放大镜(要擦净翡翠表面的油污、汗液、手纹等),在柔和的光线下仔细观察高反光部位有无微波纹现象,这种观察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5、看颜色分布特征。

①多种颜色共存,特别是红色、黄色、褐色等次生颜色存在是天然翡翠的证据,黄、红、褐是由于铁的氧化物形成的,酸洗极易去除,与处理翡翠杂质及杂色被漂掉后的干干净净形成鲜明对照。

②绿色呈现点状、脉状、丝状、斑块状等各种形态分布。

即使在满色的戒面上,不同的区域,它的颜色分布也是不均匀的(不排除均匀颜色出现的现象,但极少)。

如果任何地方的颜色分布都均匀一致,基本上就可以判定是C货翡翠了。

软玉、马来玉、东陵石等其它玉石颜色也是比较均匀的。

翡翠的绿色与翡翠底子有融合、映照的现象也是天然翡翠的证据,表现为绿色浓淡不一或透射光观察,绿色有收拢变窄的现象。

而染色的C货翡翠在强透射光线下,绿色会呆在原地,不会有宽窄变化。

看翡翠的颜色。

翡翠绿色的多少和色质的好坏决定着翡翠的品质和价值。

翡翠的颜色有很多种,最有价值的就是绿色翡翠,于是乎各种人工上色的翡翠就大量充斥市常染色翡翠缺乏光泽,给人以“干”或“缺水” 的感觉。

镀膜的翡翠,表面虽然也很光滑,但是表面没有橘皮效应,有胶感。

缅甸翡翠是天然矿石,结构紧密,绿色大都不均匀,但很自然,有翠性无气泡,翡翠的破-处是石头碴,硬度很大,体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