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明教育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全套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考研攻略王绳祖《国际关系史》考研笔记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第一章17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前的欧洲形势①法国经济得到发展,发展海外贸易,为对付西班牙的反法政策,法国和新教国家英、荷以及德国新教诸侯结成反哈布斯堡同盟②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海上力量受到削弱,尼德兰等省份的独立,使其在政治经济上受到打击③英国资本主义相当发达,积极干预欧洲大陆政治。
三十年战争期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④荷兰站在法国一遍,反对天主教同盟国家;瑞典与德国北部诸侯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所以也站在法国一边;俄国忙于对波兰的战争,无意干预三十年战争。
时间:1618年—1648年导火线:哈布斯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激起了捷克人民起义。
参战对象:一方以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在宗教改革中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
另一方则以神圣罗马皇帝为首,包括了奥地利,西班牙以及在宗教改革中失去了疆土与削弱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
矛盾对象:天主教徒与新教徒,捷克人和日耳曼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德意志诸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内容:①、欧洲大陆的疆界变更法国,瑞典和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得到了大片领土。
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并肯定了它早先取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耳其和凡尔登归它所有。
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②、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各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帝国。
③、瑞士和荷兰的独立获得缔约国的承认。
④、卡尔文教派可享受与路德教派同样的权利;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的人数相等。
法国获得了大量领土,为后来称霸欧洲打下了基础,瑞典成为北欧强国,德意志经济受到重创,政治上被分裂。
B和会与和约为近代国际法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①、会议本身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②、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了荷兰,瑞士为独立国,在实践上肯定了格老秀斯所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③条约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对违约国家可施与集体制裁的案例;④、和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法脱离神权的束缚;⑤、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这有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邦交。
这些成就说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二者互相为用,互相促进的。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经济实力,海上实力都得到了加强。
当时制定和执行英国对外政策的代表人物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的克伦威尔,因而探讨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有必要阐述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1、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①海洋政策是建立世界贸易霸权②陆上政策是组成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2、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7)①1650年制定航海条约:规定非经英国政府允许,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殖民地通商。
②1651年宣布,在欧洲以外地方的商品,必须用英国船只运入;欧洲的货物须用英国商船,或者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入英国港口和英属殖民地;运入英国的鱼类须为英国渔船所捕,只有英国船只才能运鱼出口。
③迫使荷兰于1654年6月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压制荷兰承认《航海条例》。
3、利用法西矛盾,干预欧陆政治1655年,英国利用海盗之助,以海军进攻牙买加,挑起了与西班牙的战争;1656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牙买加;1657年,英法签定了贸易协定与同盟条约,共同反对西班牙,一方面加深了法西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英国在对西战争中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国做帮手;1658年,丢恩斯战役,法国取得对西班牙的决定性胜利。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1、比利牛斯和约:法西1659年缔结,是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又一次胜利。
因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比利牛斯和约的缔结,为法国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础。
(1)法国波邦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2)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3)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
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法国的隐患。
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之后继续较量的结果。
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的称霸欧洲作了准备而西班牙衰落了。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2、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①“天然疆界”:亨利四世提出的扩疆拓土的政策,即“宏伟的规划”;路易十四则具体化为“天然疆界”政策,企图把法国的边疆扩展到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北海以及莱茵河等处的天然疆界。
为此他发动了多次战争。
②1665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死亡,路易十四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战争由此而起。
1667年,战争开始。
1668年,迫使西班牙媾和,缔结了亚琛和约。
1672年—1678年对荷兰战争。
于1678年签定奈梅根和约。
1681武力占领斯特拉斯堡。
1684年,夺取了卢森堡与另外几个德国城市。
1688年,法军入侵莱茵河畔的巴拉丁纳特。
1697年,在海战与爱尔兰被打败,接受了立兹威克和约。
总之路易十四通过一系列的战争,使法国在领土扩张方面的确收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法国同许多国家的关系趋于紧张与敌对了。
3、奥土战争(1683年—1699年),奥土缔结卡洛威次和约。
4、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乌得勒支和约继承战争的由来:1700年11月,西班牙查理二世死后无嗣,法国与奥地利争夺西班牙王位,引起战争。
英国荷兰惧怕法国独吞这份富饶的遗产,也起而与法国作战。
这份遗产具有诱惑力,它除了西班牙本土外,还有西班牙在意大利,尼德兰以及美洲的许多领地和菲律宾。
神圣罗马皇帝乘机打击法国,同时还鼓动德意志诸邦以及北欧的丹麦,瑞典竭诚反法同盟。
这场战争把法国拖得筋疲力尽,法国开始走下坡路。
由于联盟内部发生分歧和法王路易十四之孙—登上西班牙王位的菲利普五世站稳了脚;同时法国在战争后期军事上有了起色,导致了1713年乌得勒支和约和拉斯塔特和约的签定,结束了战争。
(1)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得到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发挥重大作用;(2)菲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远不合并;(3)英国在合约中受益最多,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4)法国的霸权不复存在,尽管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势力被大大削弱了;(5)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为日后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和约瓜分了西班牙王国,并成为划定十八世纪西欧国家疆界的基础。
对于英国来说,保持了海上优势,为进一步扩张海上势力扫除了障碍,对法国来说,基本上保持了欧洲大陆头等强国的地位,但丢失了大量殖民地,海上势力受到削弱。
第四节北方大战北方大战:1、时间(1700—1721)2、目的:彼得一世为争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发动对瑞典作战所引起的一场欧洲国际战争。
3、结果:《尼斯塔得和约》的缔结。
俄国争夺黑海出海口的斗争:从彼得一世开始,有计划有部署,并且组织了反土同盟来为争夺黑海出海口的。
第五节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1、奥地利继承战争(1740—1748):1740年查理六世死。
普鲁士,法国,巴划利亚,西班牙,撒丁等国,根据种种理由,拒绝承认查理六世的长女玛丽亚。
特利萨的合法继承权,起而要求哈不斯堡王室的土地。
普鲁士要求她用富饶的工业区西里西亚,换取此种承认,遭到拒绝。
于是,普鲁士首先发难,占领奥地利的西里西亚,因而引起奥地利继承战争。
1748年,战争后缔结了《亚琛条约》。
2、七年战争时间1756年8月—1763年2月10日“外交大改组”奥地利想要收复西里西亚,加强与俄英的关系。
此时英国在海外已经和法国就殖民地争夺处于战争状态。
英国为防止英王属地遭法国进攻,与普鲁士缔结条约,引起法国不满。
欧洲大国的敌对关系发生变化:敌对的法国和奥地利转为盟国,与法国有结盟关系的普鲁士转而与法国为敌,与英国结盟。
这就是历史上的外交大改组。
原因:奥地利战争后的《亚琛条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的旧有矛盾,而且还平添了许多新矛盾。
于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双方发生了这次混战,史称“七年战争”。
战争的实质:一是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二是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
俄国参战是想将其势力扩展到中欧,所以其立场并不一致,由助奥转而助普。
全局性的战争在欧洲大陆打,局部性战争在海外,英法之间打。
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
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奥地利承认西里西亚为普鲁士所有。
(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4)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
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
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法国丧失了大量的海外属地,英国扩张了自己的海上霸权,七年战争是普鲁士未来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是俄国起重要作用的开端,奥地利的作用下降。
3、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1)第一次瓜分波兰的可能性普鲁士在与奥地利的争夺领导权的过程中占据上风,俄国通过对外战争成为东北欧最强大国家,普鲁士的竞争对手由奥地利变为俄国。
双方都难以独占.(2)时间:1772年(3)瓜分的结果4、两次俄土战争(1)第一次:1768—1774缔结《库楚克。
开纳吉和约》(2)第二次:1789—1792 缔结《雅西和约》育明教育·2014年考研复习宏观规划·仅供参考育明教育官网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