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试题特点及评析
一、试题特点及评析
试题特点及评析:
命题作文:命题贴近生活,使考生人人有话说,不易跑题,但也能考查出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适应能力。
“过节”这个命题作文能够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生活,易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关注人文精神,人文情怀。
材料作文:所选材料可以多角度立意,给考生以自由的选择空间。
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学生的精神生命,体现精神力量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本次作文全面、恰当、合理地考虑到了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也有作用。
角度多样,充满正能量。
本次考试作文类型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二选一,其中命题作文是以“过节”为题,而材料作文选取了李瑛的现代诗《春天的故事》一节,两则作文比较而言,材料一适合选用以记叙为主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材料二适合议论文写作,可选范围较大。
题型为材料命题二选一,文体不限。
考查形式相对灵活,能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命题难易较适中,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但前面现代文阅读与后面作文关联较多,较易引起学生的抄袭。
二、考生答题情况
大多数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指向,按要求行文,能够做到文题统一,文意统一,语言与思想统一。
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审题,立意明确。
命题作文中,语言特别流畅优美的较少,选择材料作文地学生比较擅长写议论文,一般都结构清晰,有一定积累,语言流畅,书写美观交易得分。
但是同时也存在大量的问题,具体如下:
节日拼盘面面俱到,详略不当。
对传统节日不了解错误百出。
别字较严重,格式不规范,分段意识不够。
材料陈旧,举例牵强,套作现象严重。
审题不认真。
语言不规范网络用语,平日语言充斥文章。
字迹不工整,卷面乱。
偏重于记叙,缺少议论和抒情,语言套作,缺少真情实感等问题。
同时有一部分学生不会独立创作,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
如:抄袭试卷散文中的原文《蒲公英的约会》抄袭试卷中的《水浒传》选节,粗制滥造,胡言乱语等,大量套作现象。
灵活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过节》写成记叙文,事件选择不典型,【吃饺子,年的故事,压岁钱】写的泛泛,无细节描写,如流水账般缺乏真情实感。
大多数人没有抓住题眼“节”,没有写出“节”的象征含义,立意不深。
写《过节》写两到三个节日——春节,端午,中秋,既无主线贯穿,又泛泛而写,哪个都没写详细,哪个都没突出。
材料作文“爬山虎”套作痕迹明显,一笔不写材料内容,直接套入坚持勤奋执着等话题。
议论文举例陈旧——“司马迁”“爱迪生”“贝多芬”“居里夫人”“屠呦呦”“史铁生”“刘伟”“夹叙夹议”文
体不详。
大部分都能理解清楚“过节”的含义,领会出题人的意图,但不够深刻,一部分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想法。
对传统文化了解还不够对传统知识掌握不准。
命题作文学生们写的还不错,能围绕中心很好地论证自己的观察,但训练过的痕迹过于明显,缺少自己独到的特点。
三、命题建议及教学思考
命题建议:
联系学生实际,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让我们能体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中的传承中发扬光大。
注重语文修养,引导孩子多阅读。
命题作文的解说增加了考生的理解难度,个别学生出现写作偏差,不如出的简洁一点。
材料作文相对较好,如果不是节选单选一个材料更好。
因试卷中有散文题型,因此选取命题文章时,应注意和作文材料间的相似程度。
部分考生会利用此漏洞进行抄袭、篡改、编造不能体现出考生认真写作的能力。
应该关注现代文与作文间交叉点避免误导学生。
,前面阅读题“蒲公英”与“爬山虎”接近,导致许多学生抄袭,应尽量使阅读作文无关联无法借用。
作文试题应多关注社会问题或文化领域的问题。
教学思考:
对学生更应注重思想品德与情感的教育而非简单的写作技巧的传授。
不要轻易放弃,失去自信。
规范写作、文体、语言、别字等问题,重书写,重阅读,重语言训练,重思维训练。
注重传统文化等教育。
教学中的日常写作活动还需要加强,很多学生缺少日常练笔的磨炼,审题及写作的能力低。
注意日常教学中对正确书写汉字的要求,避免学生因试卷中的错别字过多而扣分。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了解社会问题,关注真实情感。
多启发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尝试有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记叙文教学应从怎样选材入手,重在描写训练上,学生不会生动得写一个事件,表达一种真情。
议论文“框架”有,学生会写三个分论点,但在举例和例后的分析论证上却不会,分析较浅,大部分只在举例“叙”后,接一句中心论点。
一定要让孩子们多读书,能增加孩子们的文学底蕴,能让孩子们言之有物。
平时多关注生活,多引导孩子从生活中的现实,多思考多体现。
加深仿写有必要,但不能太僵化语言华丽可学,但更应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
四、具体问题及文章密号一览:
1.题目为《过节》
抄现代文阅读《蒲公英》(300 、471)
抄名着阅读(24)
抄作文材料()
2.①、《过节》写成记叙文,事件选择不典型,如流水账(982),写过年的事,却并未突出其节目特征,无细节描写,缺真情实感。
(、633、821、、230)
②、写过年(中秋),事件剪裁“雷同”,讲“年”(嫦娥)的故事(全篇12),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没有线索,中心不突出。
()
③、字乱。
(8800、471)
④、《过节》写3个以上的节目——春节、端午、中秋,没有串连成主线。
(9751、388)
※①、为什么不选取有“意义”的节目(一个),或纪念日来写?
②、为什么不深入思考“过节”中“节”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谈其寓意或精神象征?
3.①材料作文“爬山虎”,写“坚持”“执着”“勤奋努力”者较多,但套作痕迹明显。
(645、5、2)
②写“坚持”,分论点论据顺序混乱,先写现代人(李阳),再写古代名人(郦道元),且事例陈旧“司马迁”“爱迪生”“屠哟哟”“史铁生”“宋濂”“居里夫人”“贝多芬”(736、、471)
③议论文举例“叙”后无“议”,只一句议论做小结。
(471)
④文体不明。
(48)
⑤举例叙述与论点无关——不写与论点有关的行为动作,论据论点脱节。
()
4.作文时间不足,未能完成。
5.大量文字涂抹。
6.黑色笔且较粗,字迹不易辨认。
7.字小,影响辨认。
8.文不对题,不审题干。
9.错字,病句多。
10、不会的字,拼音代替。
11.信口开河,不知所云。
12.画蛇添足。
13.稍显偏激。
50分作文:8800、213
49分作文:101
200:春节:关于“年”的故事传说。
端午节:人们为什么吃粽子。
清明节:人们烧纸、迷信。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普遍行为缺乏细节。
:坚持为翼,振翅高翔()
坚持信念,勇攀高峰
:字数仅500,对题目理解不准确。
(审题)
857:结尾写无关作文内容,主旨的话。
“我知道我写的就是个垃圾,求您给我点分吧。
”
:《坚持创造辉煌》
材料:宋濂、女排、袁隆平、曹雪芹、邓稼先
多是堆砌的故事材料。
:书写规范。
“了却君王天下事——李白”张冠李戴
731:《春天》1.涂抹多处2.与春天稍有关联3.春天到了,但不是在写小狗可见对材料的理解非常肤浅。
731:罗列各种节目,或详或略,少细节,缺真性,少议论。
731:女排,袁隆平。
《坚持铸就辉煌》
115:《心怀坚持,乘风破浪》前面先有四句排比句,“物如此,人亦然”承接(615:坚持点亮人生华彩) 只要(自信,坚持,执着)就会成功(铸就辉煌)格式化,套路化,背作套作嫌疑。
731:各举一个纪念日、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语言、事例平平。
91:《现代汉语词典》,题目审题不认真。
63《人生为之与,坚持为之魂》 615《坚持点亮人生华彩》
6:《人生如诗,执着为魂》多人题目如此
400:“墙头草:我家门口有颗草,起名墙头草。
天天都能看见,心想什么时候能不长草呢?看来时间到了,我是痴心妄想了。
”答题或无时间,或
不理解题目(但至少应拟个好题目吧?)
52:《与勤奋共舞》“为山者,起于一篑之土,方成千仞之交,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方成万丈之深”“逐步者,源于勤奋之心,以登人生巅峰”.... 63:过节:1.年的传说2.鞭炮3.对联4.饺子5.礼物
缺少人的活动,人的性感,自己的感悟。
552:**是否,擦亮...之火,**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是火,擦亮..之灯,**是路,通向..之门。
711 满分语言风格:文言,用词精准,功力深厚
:极端辱骂,污言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