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干部的“专业性”
3 如何提高干部的“专业性”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任务。
如何提高干部的专业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高”、“专”、“活”、“用”四字着手。
“高”者,高站位、高标准。
在选拔、录用、交流、储备的诸环节突出专业化能力。
在选拔时,把是否具有专业化能力作为班子配备的重要内容。
把班子成员专业匹配度作为衡量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合理化的重要指标,把“学过、干过、管过”作为领导干部的重要选用条件,真正把一批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专”者,培训精准。
加强教育培训的专业化程度。
一要把专业化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二要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
结合领导干部的具体工作,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设计培训内容。
三要探索有效实用的培训方式。
注重各种双向开放互动培训方式的综合运用。
“活”者,形式多样。
对于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不仅仅局限于举办培训课堂,还依托现有网络培训资源,要求干部针对自身
岗位进行自学,并规定学习时长;创建干部学习交流微信群,分享最新知识,搭建学习讨论平台,拓宽干部学习渠道;组织业务骨干到各部门实地操作,采取“零距离”、“一对一”、“点对点”等方式培训,便于干部职工简学易懂。
“用”者,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建立结果综合运用制度,建立健全干部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实效。
坚持实绩考核与年度述职相结合、与年度指标任务考核相结合,把领导班子及个人年度述职作为实绩考核的重要环节,同步进行上下结合的评议打分,进一步丰富凭实绩用干部的内涵。
拓展考核结果运用范围。
依托实绩考核平台,建立考核管理系统,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实现考核结果共享。
通过考核,挖掘、培养优秀的年轻干部,为干部成长搭建平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