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系统与识图
23 23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热水采暖系统
它有如下特点: • (1)在地下室布置供水干管, 管路直接散热给地下室,无 效热损失小。 • (2)在施工中,每安装好一 层散热器即可开始供暖,给 冬季施工带来很大方便。 • ( 3 ) 排除系统中的空气较 困难。
24 24
下供下回式系统排出空气的方式
4 5
5 5
供暖系统的分类(集中供暖)
• 热媒: 热水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热风 供暖系统。 • 散热方式: 对流供暖-散热器供暖系统; 辐射供暖-金属板辐射或顶棚、地板 辐射。
6 6
*散热器的形式 : 供暖系统的热媒 ( 蒸汽或热水 ) ,通 过散热设备的壁面,主要以自然对 流传热方式(对流传热量大于辐射传 热量)向房间传热。这种散热设备通 称为散热器。
40
(4)散热器(一般用小长方形表示)的类型、位置和数 量。各种类型的散热器规格和数量标注方法如下: ① 柱型、长翼型散热器只注数量(片数); ② 圆翼型散热器应注根数、排数,如3×2(每排根数× 排数); ③ 光管散热器应注管径、长度、排数,如 D108×200×4[管径(mm)×管长(mm)×排数]; ④ 闭式散热器应注长度、排数,如1.0×2[长度(m) ×排数]; ⑤ 膨胀水箱、集气罐、阀门位置与型号; ⑥ 补偿器型号、位置,固定支架位置。
图5-1 热水采暖系统示意图
12 12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298
13
1.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自然)循环 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 2.按供回水干管位置—上供下回式、下供上回式、 下供下回式。 3.按各环路路程—异程式(各环路路程不同)、同程 式(各环路路程相同)。 4 .按连接散热器立管的数量 — 单管系统和双管系 统。 5.按散热器在立管中连接方式—顺流式、跨越式。 6. 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水供暖系统和高 温水供暖系统。 7. 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垂直式和水 13 平式系统。
11
系统中的水在锅炉中被 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并 用循环水泵作动力使水沿 供水管流入各用户,散热 后回水沿水管返回锅炉, 水不断地在系统中循环流 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 漏水量或被用户消耗的水 量由补给水泵把经水处理 装置处理后的水从回水管 补充到系统内,补水量的 多少可通过压力调节阀控 制。膨胀水箱设在系统最 高处,用以接纳水因受热 后膨胀的体积。
19 19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298
实际工程应用中,上述各种连接方式可有不同组合,见下图 示:
20 20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298
实际工程应用中,上述各种连接方式可有不同组合,见下图示:
由于同程式系统中每环路路程一致,系统易平衡; 同时双管系统可保证每组散热器进出口水温相同,因 此布置采暖系统时,尽量采用双管同程式。此系统不 足在于比较浪费管材,需要多一段同程管道。
26 26
中供式热水采暖系统
• 中供式系统的特 点: 中供式系统可避 免由于顶层梁底标高 过低,致使供水干管 挡住顶层窗户的不合 理布置,并减轻了上 供下回式楼层过多, 易出现垂直失调的现 象;但上部系统要增 加排气装置。
27 27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热水采暖系统(倒流式)
3 i i
i 1 2
i
• 倒流式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 无 需 设 置集气罐 等排 气 装置。 (2) 底层散热器的面积减小, 便于布置。 (3) 当采用高温水供暖系统 时,可减少布置高架水箱 的困难。 (4) 散 热 器 的面积要 比上 供 下回顺流式系统的面积增 多。
热水采暖系统的热能利用率高,输送时无效热 损失较小,散热设备不易腐蚀,使用周期长,且散 热设备表面温度低,符合卫生要求;系统操作方便, 运行安全,易于实现供水温度的集中调节,系统蓄 热能力高,散热均匀,适于远距离输送。
从卫生条件和节能等考虑,民用建筑应采 用热水作为热媒。热水供暖系统也用在生产厂 房及辅助建筑物中。 11
9 9
*热风供暖系统 :
通过散热设备向房间输送比室内温度 高的空气,直接向房间供热。利用热 空气向房间供热的系统,称为热风供 暖系统。 热风供暖系统既可以采用集中送风的 方式,也可以利用暖风机加热室内再 循环空气的方式以及风机盘管的方式 向房间供热。
10 10
热水供暖系统 : 以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称为热水供 暖系统。
30 30
同程式: 通过各立 管的循环环 路总长度相 等,环路的 压力损失容 易平衡,耗 管材多。
31 31
采暖施工图识图
32
主要内容
一、一般规定 二、采暖施工图 三、室内采暖施工图的识读
33
一、 一般规定
1.线型
基本宽度b宜选用0.18 mm、0.35 mm、0.5 mm、0.7 mm、1.0 mm。图中仅有两种线宽时, 线宽组宜为b和0.25b。暖通空调制图采用的线型 及其含义见图例。图样中若采用自定义图线及含 义,应明确说明,但不能与《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GB/T 50114—2001)的规定相反。此外,对于室 外供热管网,按行业标准《供热工程制图标准》 (CJJ/T 78—97)执行。
28
28
异程式系统与同程式系统
在供暖系统供、回水干管布置上,通过各个立管的循环环路的 总长度不相等的布置形式称为异程式系统。 而通过各个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相等的布置形式则称为同 程式系统。
异程式系统
同程式系统
29 29
异程式: 通过各立管 的循环环路总长 度不相等,近处 立管分配的流量 多,房间过热, 远处立管分配的 流量少,房间过 冷。
6
a b
>h
3 1 2
25 25
下供下回式系统排出空气的方式
• 1)通过顶层散热器的冷风阀手动分散排气。 • 2)通过专设的空气管手动或自动集中排气。从散 热器和立管排出的空气,沿空气管送到集气装置, 定期排出系统外。集气装置的连接位置,应比水 平空气管低h米以上,即应大于图中a和b两点在 系统运行时的压差值,否则位于上部空气管内的 空气不能起到隔断作用,立管水会通过空气管串 流。因此,通过专设空气管集中排气的方法,通 常只用在作用半径小或压降小的系统中。
(1) 热源 使燃料燃烧产生热,将热媒 加热成热水或蒸汽的部分,如锅炉房、 热交换站等。 (2) 输热管道 供热管道是指热源和散 热设备之间的连接管道,将热媒输送到 各个散热设备。 (3) 散热设备 将热量传至所需空间的 设备,如散热器、暖风机等。
4 4
供暖方式
• 1.局部供暖:将热源和散热设备合并成一个 整体,分散设置在各个房间里,叫做局部供 暖。如火炉、火墙、火炕、电红外线供暖、 等均属于局部供暖。 • 2.集中供暖: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热 源通过热媒管道向各个房间或各个建筑物供 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集中式供暖系统。 以热水和蒸汽作为热媒的集中采暖系统可以 较好地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以及生产对室内 温度的要求,并且卫生条件好,减少了对环 境的污染,广泛应用于营房建筑供暖工程。
第6章 建筑暖通施工图识读
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含义
• 采暖— 又称供暖,指向建筑物提供热量,保持 室内一定温度。 • 通风— 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向空间送入和排除 空气的过程。 • 空气调节— 对某一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洁净 度和空气流动速度等进行调节与控制,并提供 足够量的新鲜空气。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习惯上简称为“ 暖通空调”
2 2
6.1
概述
采暖工程
冬季房间内热量损失,室内温度下降,为满足 生活需要,采暖设备以某种方式向室内供应热量, 以补偿建筑物耗热量,即用人工方法向室内供给 热量,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 或工作条件的技术。室内要求温度:教室16℃, 办公室18℃,住宅18℃,浴室25℃。
3 3
供暖系统的组成
21
21
以下简要介绍几种热水采暖系统常用的管网形式
:
1. 2. 3. 4. 5.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采暖系统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热水采暖系统 中供式热水采暖系统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热水采暖系统(倒流式) 异程式系统与同程式系统
Back
机械循环双管上供下回式热水采暖系统
22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采暖系统
8 1 3
6 7
i=0.5%~1% i=0.5%~1%
11 (a) 10
9 (b)
单管顺流式系统的特点是: 立管中全部的水量顺次 流入各层散热器。顺流 式系统型式简单、施工 方面,造价低,是国内 目前一般建筑广泛应用 的一种形式。 它最严重的缺点是不能 进行局部调节。
37
3)图例
采暖施工图中的管道及附件、管道连接、阀门、采暖设 备及仪表等,采用《暖通空调制图标准》中统一的图例表示, 凡在标准图例中未列入的可自设,但在图纸上应专门画出图 例,并加以说明。下页表摘录了《暖通空调制图标准》中的 部分图例。
4)主要设备材料表
为了便于施工备料,保证安装质量和避免浪费,使施 工单位能按设计要求选用设备和材料,一般的施工图均应附 有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简单项目的设备材料表可列在主要图 纸内。设备材料表的主要内容有编号、名称、型号、规格、 单位、数量、质量、附注等。
41
(5) 对于多层建筑,各层散热器布置基本相 同时,也可采用标准层画法。在标准层平面图上, 散热器要注明层数和各层的数量。
(6) 平面图中散热 器与供水(供汽)、回水 (凝结水)管道的连接按 图1所示方式绘制。
图1 平面图中散热器与管道连接
42
(7) 当平面图、剖面图中的局部要另绘详图时,应在平 面图或剖面图中标注索引符号,画法如图2所示,图(a)为 详图编号及所在图纸号,图(b)为详图所在标准图或通用 图图集号及图纸号。
14 14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15 15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