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写作培训课件

新闻写作培训课件

34
写作步骤之选体
选体要“量体裁衣” 综合反映类信息求 “快”; 领导思路类信息求 “新”; 经验性信息求 “精”; 动态性信息求 “活” 。
35
写作步骤之布局 新闻的结构要求:灵活、严谨、自然 4种常见结构:纵式、横式、递进式、点式
36
37
新闻要素不全 用词不规范 主观情感色彩过强 新闻点不突出 过于强调文采而忽略了“简明扼要”是新闻的第一品
通讯的结构形态较多,很难像消息那样找出一些 有既成的模式。但是有通讯结构中三个要件却是值得 重视的:标题、开头、结尾。首尾圆合,文情畅达。 就是说文章首尾要呼应,中间的主体部分不得无故残 缺,线索脉络的设置精当,主次详略的搭配完美,文 气畅通,浑然一体。
16
新闻导语写作的几种技巧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
26
新闻写作的前提——采集信息:
1、通过部门建立的新闻工作网络收集信息。这 是收集新闻的主渠道。
2、通过直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来收集信息,获得 第一手材料。这样收集来的信息可靠性最强。
3、从重大活动和有关会议收集信息。
27
新闻写作要把握4个重点:
1、新闻的需求要点 2、新闻的基本格式 3、新闻的分类 4、新闻的写作方法

38
我用别人的腿,漫游了无数里程;我再不怕灰尘 和炎热,我再不怕疲累。
让别人去穿行海陆,让别人劳碌在各种国土,我 用手来旋转世界,把这些记者的报道颂读。
通过这些记者,我知道了每个变动地带的情景, 我用他们的眼睛看的时候,比用我自己的眼睛看得更 清楚。
——朗费罗(美)
39
谢谢大家!
20
5.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
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 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 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 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 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 “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 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上述四个要素可以独立存在,即只要拥有其中 一个要素,就是一篇完整意义的新闻稿件;也 可以二个要素或三四个要素同时存在,同时存 在的要素越多,新闻稿件的价值就越高。
5
新闻稿件的基本分类
1、消息 2、通讯 3、评论
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7
第一,消息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 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 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 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 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17
2.设置悬念法 。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
2、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 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 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 此来感染读者。
14
(二)通讯的分类
1、人物通讯。 2、事件通讯。 3、工作通讯。 4、概貌通讯。
15
(三)通讯的写作要点
1、选好典型,确立主题。 2、写好细节。 3、安排好结构。
31
写作重点之四:新闻的写作方法 概括为:立意、定题、选体、布局、炼句
32
写作步骤之立意
立意要“准”、“新”、“深”、“实”。
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提炼主题; 在兼顾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 从需求出发为读者服务。
33
写作步骤之定题 “无题不成文,题好文一半”。 好的标题,要贴切、概括、朴素
21
6.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
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 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 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 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 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 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 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 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所谓动态消息,就是指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出 现的新事物的简短的新闻报道。这种动态新闻比较单 一,只反映一个动态。其特点是文字简短,内容广阔, 新鲜活泼。
10
(3)综合消息 所谓综合消息,它既不是对一个固定人物的描述,
也不是对一个独立事件的报道,而是由许多不拘泥于 时间、地点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 成,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很强的指导性。往往是围绕一 个主题,综合较大范围,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事情。 它既有面的情况概括,又有典型材料作说明,做到点 面结合,反映全局。这种形式适于宣传各条战线的形 势,某项工作的成就,或者反映群众运动的声势、规 模、特点、趋向。它纵览全局,有事实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
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
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 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 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 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 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消息,以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变动 的事实,包括新近发生的事实、某些将要变 动的事实。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 一种报道形式。
8
1.消息的特点 (1)采写发稿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
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
(2)一般地说,消息具备“五要素”,即:何 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亦称“五个 W”)。
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
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 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 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 “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 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11
(4)经验消息 所谓经验消息,即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
概况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它不是以一个独立 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或者说,由一件以 上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它不 是突发性的,事情的发生、发展有比较长的过程。它 所选择的事实有典型意义,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某一 个时期、某一项工作的全貌。它不是简单的现象罗列, 而是通过纵和横的对比、分析、阐述,揭示事物的本 质,对读者有启发性、指导性。
19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
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 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 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国内 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 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 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 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 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3)在结构上,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和结尾五个部分组成,有“倒金字塔结构” 与“非倒金字塔结构”两大类。
9
2.常见消息类型实例分析 (1)简明新闻
这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也叫简讯、短讯或快讯。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一般不 交代背景,也不写详细内容,篇幅很小。 (2)动态消息
28
写作重点之一:新闻的需求要点(写什么)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把握好读者心理和宣传要求是写好新闻的一半
29
写作重点之二:新闻的基本格式 一篇信息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标题、导语、
主体、结尾和背景。
30
写作重点之三:新闻的类型
新闻按照信息的写作方法和特点,一般可 分为3种,即专题性信息、综述性信息、述评 性信息。
18
3.欲擒故纵法 。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
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
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 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 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 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 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 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12
第二,通讯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 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 闻体裁。通讯包括故事、特写、工作综述、专 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等。
13
(一)通讯的主要特点 1、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
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 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第一部分 新闻的定义和特点
首先,什么是新闻?历来说法不一。国内外众 多资深新闻学专家和新闻工作者,给新闻下了 170多种定义。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
新闻稿件应具备的几个基本要素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一:新闻事件具
有能够满足读者好奇心的特征。
2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二:新闻事件具有典型 性特征。 – 大家都在做同样的工作,谁做得好,谁就是 典型。 – 谁做了大家都想做但基本上都没做好的事情, 谁就是典型。 – 谁做了与当前的重大主题有着密切关联的事 情,也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成为一个特定时 间段的典型。
25
10.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