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33-35】【第一篇】3.1.美的形态说包括(ACD)A.美的类型说B.审美风格说C.美的范畴说D.美的价值形态说E.人生境界说3.2.审美类型包括(AB)A.美的类型说B.审美类型说C.美的范畴说D.美的价值说E.人生境界说3.3.中国哲学之“道”,具有统摄性,其可以统摄下列哪些审美形态?(CDE)A.喜剧与悲剧B.荒诞与丑C.阳刚与阴柔D.意与境E.形与神3.4.判断最基本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ABC)A.广泛性B.统摄性C.历史性D.生成性E.贯通性3.5.审美形态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指的是(AB)A.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B.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C.审美形态的贯通D.审美形态的兼容E.审美形态的二重性3.6.中国审美文化具有世俗化的特征,其体现是(CD)A.追求终极价值B.具有形而上C.将上帝神灵人格化与把人的祖先神灵化合而为一D.与世俗享乐主义和现世思想结合E.与哲学关系密切3.7.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悲剧心理与文学创作关系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下列属于这种探讨的是(BCD)A.净化说B.发愤着书C.不平则鸣D.穷而后工E.文以载道3.8.西方的四大审美形态是(ABDE)A.悲剧B.崇高C.喜剧D.丑E.荒诞3.9.审美形态包含的六种基本类型是(CDE)A.冲淡与平和B.阳刚与阴柔C.悲剧与喜剧D.丑与荒诞E.崇高与优美3.10.司空图把诗歌的风格、意境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其中与优美相连的类型是(ABDE)A.冲淡B.纤浓C.雄浑D.清秀E.委曲3.11.博克认为,人的情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AB)A.生殖欲和一般的社交愿望B.安全的需求C.对精神的追求D.对自我发展的追求E.对饮食的渴望3.12.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要素是(ABC)A.冲突B.抗争C.毁灭D.突转E.净化3.13.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的贡献是(AC)A.首先对悲剧理论进行系统总结B.将辩证法应用于悲剧C.对悲剧给人的审美体验进行分析D.提出了悲剧冲突的概念E.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悲剧3.14.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关于这些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悲剧诞生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有关B.日神精神代表梦境状态C.酒神精神代表迷醉状态D.日神代表音乐艺术的振奋E.酒神代表造型艺术的静态3.15.下列关于喜剧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A.喜剧既是一种艺术类型,也是一种审美形态B.喜剧以“笑”为载体C.喜剧理论的核心是探讨笑及其成因D.黑格尔认为“喜剧是压倒观念”E.离尚的喜剧是远离悲剧的3.16.喜剧的两种形式是(BC)A.滑稽B.幽默C.讽刺D.传奇E.搞笑3.17.巴赫金是对当代文学和美学都有深远影响的人,关于他的观点,下列正确的是(ABCDE)A.提出狂欢化B.认为生活分为日常生活和狂欢式的生活C.日常生活显示了官方严肃的态度D.狂欢式生活是一种自由解放审美体验E.作为狂欢的喜剧,也就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另一种打破秩序、规范的自由体验3.18.古希腊对美的研究很多,但对丑研究却不够。
其原因是(AB)A.古希腊民族高度崇尚美B.希腊风气中美与善同一C.官方禁止D.古希腊不存在丑E.古希腊民族厌恶丑3.19.罗兰克兹对丑的研究的贡献是(ACD)A.提出丑的美学B.丑仅仅陪衬美C.艺术可以“理想化”丑D.顾及到艺术表现丑的效果即消除丑的不快之感E.艺术可以美化丑3.20.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包括(ABC)A.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本质的人B.人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C.自由只是观念的自由,并非现实人生的自由D.人依然保留自己的本质E.人在荒诞中获得现实的自由3.21.崇高与丑的相似之处包括(ABC)A.形式上的不和谐B.效应上的痛感C.都具有非理性的因素D.都是形式大于观念E.都更富于理想性【第二篇】4.1.柏拉图的“回忆说”这一论点的深刻性集中体现在(AB)A.揭示了审美主体的亢奋状态B.触及到了审美的非功利性和超越性C.强调了审美的形而上D.揭示了情感宣泄的社会功用E.强调了审美活动的不可知性4.2.下面的哲学家、美学家中,属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重要代表的是(BCDE)A.罗素B.夏夫兹博里C.荷加兹D.哈奇生E.休谟4.3.审美经验在下列哪些领域中可能发生?(ACE)A.艺术B.生产C.自然D.政治E.社会4.4.审美具有直观性,它包括(CE)A.艺术直观性B.体验直观性C.本质直观性D.活动直观性E.感性直观性4.5.审美经验的三个主要特征是(ABC)A.超越性B.非功利性C.直观性D.体验性E.启示性4.6.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体现在(BD)A.艺术行为不同于生产行为的逻辑B.审美只涉及对象的外观和形式C.艺术接受的多种动机D.审美愉悦与一般快感有本质区别E.审美活动无动机性4.7.审美经验是具有功利作用的,这种功利作用来源于(AC)A.任何形式都是与内容结合的B.主体的功利性C.主体的精神思想必然被影响D.审美活动体现为一个价值活动E.审美经验也能够满足一般的快感4.8.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体现在向——的超越。
(BCD)A.形而上世界B.精神世界C.理想世界D.超验世界E.主体世界4.9.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是(ABCE)A.感知B.想象C.情感D.回昧E.理解4.10.在人的诸种感官感觉中,等感觉在美学上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AB)A.、视觉B.听觉C.触觉D.嗅觉E.味觉4.11.想象活动包括(ABCDE)A.创造性想象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接近联想E.再创造想象4.12.审美理解的特点是(BD)A.自由性B.非概念性C.即时性D.多义性E.变动性4.13.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BC)A.基础B.原动力C.对象和内容D.补充E.反面4.14.审美主体通过自我调节来强化心理图式,这其中涉及(ABCD)A.审美对象的层次高低B.审美能力的大小C.人生态度的积极与否D.人生境界的高低E.人生理想的远近4.15.自调节的特殊要求是(CE)A.审美理解先于审美想象B.透过形式把握本质C.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D.纯化审美情感E.反馈调节4.16.审美经验具有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它可以分为(ACD)A.呈现阶段B.感知阶段C.构成阶段D.评价阶段E.体验阶段4.17.根据法国现象学家杜夫海纳的分析,先验想象力具有的功能有(AB)A.后退B.开拓C.再现D.创生E.凝固4.18.想象力的两个层面是(CD)A.自由B.约束C.先验D.经验E.超验4.19.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判断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分为(AC)A.决定判断力B.推理判断力C.反思判断力D.形而上判断力E.准判断力4.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E)A.审美对象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后天培养的B.审美体验所达到的深度,与审美对象的存在形式有关C.审美体验开始和结束的感觉是不同的D.审美深度体验使得主体在对象面前更为主导E.我们可以根据作品回溯到作者的自我【第三篇】5.1.以下美学家中不属于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的有(BE)A.斯宾塞B.谢林C.康德D.席勒E.卢梭5.2.下列是对艺术从艺术起源角度加以定义的是(AB)A.游戏说B.集体无意识说C.教化说D.符号说E.娱乐说5.3.下列中国美学理论中,不能划入表现说的有(BE)A.言志说B.载道说C.心生说D.缘情说E.韵味说5.4.符号学美学将艺术品分成两个层次,即(CD)A.语义B.图形C.意义D.符号E.语音5.5.下列不属于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的是(AE)A.纸B.线条C.色彩D.旋律E.颜料5.6.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AC)A.意向B.假设C.想象D.模仿E.虚拟5.7.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直接结果是(AC)A.物质实存B.形象个性C.形式符号D.思想内容E.审美对象5.8.创造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意象是一切艺术家的共同目标,这从中西美学哪些论题中可以看出?(CD)A.“象外之象”论B.“非现实的幻想存在”论C.“隐秀”论D.“有意味的形式”论E.“真实再现”论5.9.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艺术意境创造的核心目标的是(BCE)A.虚B.静C.有D.远E.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