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色版画》教学详案(作业)

《单色版画》教学详案(作业)

《单色版画》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背景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着重让学生理解单色版画的成像原理和制作过程。

在学习制作版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2.学生情况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美术课已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我校初二年级学生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对一些后进生来说美术是可以不学的,他们有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很尖锐的问题。

学生的理解度也是有限的,因为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艺术作品的感悟是有很大的不同。

二、教学策略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印版画、刮画和简单的吹塑纸版画,所以对版画的含义有所了解,因此,这堂课重点在于通过版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通过参与版画的制作过程,理解如何运用黑白灰去表现对象,灵活运用身边的材料丰富对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单色凹版画的成像原理、表现手法、制作过程和方法,认识单色版画的审美特征。

能够运用简单材料,完成单色版画的设计制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深入分析,认识版画和版画的独特美感特征。

通过练习,掌握点、线、面、肌理等美术语言在单色版画中形成黑、白、灰关系的艺术效果。

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运用阴刻和阳刻等表现手法进行单色版画制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积极探索不同媒材制作单色版画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完成单色版画的制作乐趣,学会用版画手法表达情感的方式,在学习和创作中树立信心,逐步形成欣赏版画艺术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单色版画的美感特征,理解凹版画的成像原理。

能运用阴刻、阳刻、实物粘贴等版画表现手法进行单色版画创作。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版画表现手法,设计、制作有主题的单色版画作品,表现一定的美感特征。

五、教具与学具1.教具:教学挂图、课件、印泥、吹塑纸、铅笔、橡皮擦、马克笔、手工刀、剪刀、对版纸、水粉颜料、调色板、水、小水桶、滚筒、固体胶、双面胶、蘑托、抹布、旧报纸、长夹子2.学具:吹塑纸、马克笔、手工刀、剪刀、对版纸、水粉颜料、调色板、水、小水桶、滚筒、固体胶、双面胶、蘑托、抹布、垃圾袋、旧报纸、长夹子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教师展示挂图(一片蓝天下的绿草地)。

同学们看这片绿草地多美丽啊,可是老师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是少了点什么呢?(学生回答:没有花)对啊,这么美丽的草地上没有花多遗憾啊!老师想借用一下同学们的手指,来帮这片绿草地“锦上添花”。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请1-3组各上来一位同学帮帮老师。

拿出提前准备的印泥,让学生上来印手指(花);2.提问:为什么我们能印在画上出手指来呢?(学生1回答:指纹凸起部分沾上颜料就被印在纸上,凹下去部分在纸上反映为白色)回答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印出来的画——单色版画;3.课件展示课题。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印”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二)解决自主预习内容首先,请同学们把刚刚发下去的导学案拿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自主预习这一环节的内容,老师已经批改过了,我们一边讲呢,同学们一边修改。

1.什么是版画?版画是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间接性绘画。

2.版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的区别是什么?版画是一种间接性的绘画,具有复数性,版与画成镜像;其他绘画是在纸或布上直接塑造形象的绘画形式。

3.说一说版画的分类;(1)按材料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瓷版画、纸版画、石膏版画等(2)按颜色分为: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3)按制作方法:凹版(阴刻)、凸版(阳刻)、平版、孔版、电脑版和综合版等4.说一说凹版画的成像原理;在版平面上刻出凹线,利用版面上凹陷下去的点、线条和块面,滚上油墨时,产生黑地白线的图像。

5.名词解释:阳刻:是雕刻术语,指为凸起形状,是将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上的立体线条。

阳刻为凸形状,凸出来的字是阳字。

画面上白多黑。

阴刻:一种独特的雕刻方式,是将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下的立体线条刻出。

阴刻为凹形状。

凹陷下去的字是阴字。

画面上黑多白。

(出示图片,提问:哪一个是阴刻?哪一个是阳刻?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正面人物阴刻,侧面人物阳刻,得出结论:不同的刻法可以同时运用于同一作品当中。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导学案,让学生提前自己去了解版画的相关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三)黑白灰的节奏感1.借用拼图形式,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一幅具有黑白灰韵律的设计稿;我们要制作一幅版画,第一步需要做什么?(学生回答:设计画稿)对,设计稿!许多同学认为这一步很困难,不知道怎么画,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设计一幅具有黑白灰关系的版画。

(展示提前准备的白板课件:以一个画框为背景)○1选定题材首先需要选题,题材无非就是人物、动物、植物、景物等,我帮大家选择的是动物—“鱼”。

一条鱼,有点少,两条吧,一大一小。

大家都玩过拼图吧?我们就一起来玩玩拼图。

(课件展示可移动模板:一大一小两条鱼、水草、珊瑚、海星、贝壳等)○2添加灰色主体物有了,画面出现了黑色和白色,没有灰色,加点背景就好了,又有问题了,背景不会画?我问问大家,鱼生活在哪里?(学生回答:水里)水里还有什么?(学生回答)对啊,水草、珊瑚、海星、贝壳等等,通通画上去不就好了吗?请4-6组各上来一位同学帮帮忙,一起完成这幅“拼图”。

(学生将各个模板移入背景中,组成画面)你们看,一幅“海底世界”的版画不是就设计好了吗?没有这么难吧?(设计意图:采用学生较为容易接受的拼图的形式,将版画的设计简单化。

)2.练一练:小组合作,运用水彩笔或墨色设计一幅具有黑白灰关系的绘画;现在每个小组的同学快速商量,选定题材,集思广益,设计一幅具有黑白灰关系的绘画。

3.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四)制作单色版画1.教师示范单色版画的制作过程;纸版画是用各种材质、各种纹理的纸板材料,经过不同的手法加工制作、印刷的版画。

由于材料简易,相对易学。

所以,作为初学者,我们往往都选择纸版画作为版画的入门学习。

纸版画分为:剪贴纸版画和吹塑纸版画,剪贴纸版画我们放在下一课时学习,我们今天要学习吹塑纸版画的制作。

(1)课件展示制作所需工具材料工具材料已经帮各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份,大多数的工具大家都很熟悉,有一些相对陌生一点,一会老师一边制作会一边介绍。

(2)详细展示制作过程(提前做好各个步骤的动画,逐步展示)○1制稿老师也设计了一幅“海底世界”,我们就用这幅设计稿来制作一幅版画。

提醒同学们一点,一开始我们讲过了,印刷出的画面和版面方向是相反的,因而要考虑版向的问题,注意文字和方向性物体的造型。

○2拷贝(一边播放动画一边讲解)设计稿画好之后,把复写纸放在吹塑版上,再放画稿,用长夹子使三者固定,不能移动,以免出现线条错落的问题。

提示:为了能看清楚拷贝过的地方,老师选择用红色笔来描线,这样就不容易遗漏细节。

○3刻版所有线条都转印到版上之后,用铅笔、圆珠笔等,依照画稿的线条,在板上刻下凹痕,用力要适当,线条可以有些变化。

如果需要线条粗一些,可用笔在所需的地方反复刻画,以改变线条的质感。

○4上色(一边播放动画一边讲解)我们现在使用油滚把调好的单色油墨(或水色)均匀滚涂到版上。

因刻凹下去的点和线不着墨,拓印后成为白色的点和线,产生阴刻的画面效果。

提示:因吹塑纸不吸水,所以要控制颜料水分,颜色里面可以加一点洗衣粉或者洗洁液。

○5印制(一边播放动画一边讲解)感觉版上的颜色涂得差不多时,可以把印纸轻轻地盖在版上,盖上一张旧报纸,用胶磙或者马莲在纸背轻轻滚动或者磨擦,版上的颜色就会均匀地吸附在印纸上。

温馨提示:用水粉颜料上色时,注意颜色不要太湿,用力不可太大,避免挤压颜料,使颜料渗出,要留出轮廓线。

○6完成现在一幅吹塑纸版画就制作完成了。

吹塑纸版画主要以线条表现造型,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疏密的对比构成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产生独特的形式美感。

2.学生总结单色版画的制作步骤;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些,吹塑纸版画的制作分几个步骤?(学生总结步骤:画稿——拷贝——刻板——涂色——拓印课件同时展示步骤)(设计意图:直观的演示过程,学生自己总结方法。

)3.课堂练习:真棒!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了,这节课我们有一个任务,要在我们班举办一次版画展,所以现在请各小组分工合作,在刚刚绘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制作一幅单色版画,作品完成后我们就一起来布展!4.教师拍摄各小组的作品,通过白板展示及讲解;5.教师评奖。

(五)课堂小结1.学生分别总结本堂课自己的收获;2.教师总结。

单色版画的审美特征:(1)单色版画是仅用一种颜色印制的版画。

作品简洁明快,对比强烈;(2)单色版画也可以有丰富的层次,通过点线面形成黑白灰的对比,使画面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3)单色版画材料丰富,表现技法多样。

(六)课后拓展课后各小组分别为自己的作品签名并进行装裱。

七、教学反思:由于版画的设计创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概括、归纳能力,而学生的能力又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缺乏对形象的观察和积累,设计有主题的形象成了问题,以至于很多学生没能完成作品。

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经典的版画作品和同龄人的绘画作品,或者提供不同的人物、动物等形象作参考,拓展学生思路,引导学生通过形象的组合或变化,完成有主题的草图设计。

这种降低难度的作业,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完成作品的可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