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创新问题摘要: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全球经济发展受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深远影响,使得维系会计生存的社会大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现有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针对现有会计信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知识经济对会计产生了一些影响,得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应采取诸如对会计模式和会计报告进行积极创新、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等会计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影响引言: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商和知识力量为支点及信息化、网络化作为基础,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使得社会经济、科技和谐统一,进行持续全面的创新,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势不可挡的主流时代,这一社会重大进展也同样使古老的会计职业受到重要影响。
为了能够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对于那些陈旧而不符时代的落后观念要坚决抛弃,启用创新的理念,创造出符合这个时代的一系列新型会计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维系会计生存的社会大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处在这个时代中的会计,其会计目标、技术方法、管理体制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都需要摆脱以往的经济环境,以便创建出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会计体系。
一、现有会计信息存在的不足1.知识经济动摇了现有会计信息的前提假设第一,知识经济时代让原来在工业经济时代处于比较稳定状态的市场主体发生了改变,各类市场主体进行着更为频繁的更替,所以需要创新会计主体假设。
第二,持续经营假设是企业在能够预见的长时间内,舍不得面对清算、破产危机。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企业经营活动的周期随着大幅提高的知识更新速度而极大缩短,时间正在残酷的考验着企业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因计算机的广为应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得企业经营活动既能采用现有成本,又能采用原始成本进行计量,企业一旦面临破产,就能够立刻由非清算价格转化成清算价格开展计算。
第三,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企业为了能够及时满足各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报告既能使用实时报告,又能使用分期报告;既能用非货币计量,又能用货币计量,还能够自由换算不同的货币,进而使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假设遭受直接冲击。
2.现有会计原则适用范围小,缺乏丰富的内涵现以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计价两个原则来说明。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最主要的资源就是知识,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先进科学技术是前提条件。
以人力资源、品牌及知识储备等为代表的软资产,是被企业控制,能给企业创造超额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按照现有的会计处理方法不能被确认、计量,表明原始成本计价难以满足现代会计处理的要求。
在整个企业发展中没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软资产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种类逐渐增加,但它们却没有反映在企业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等上面。
权责发生制又叫应收应付制,权发生制既影响到收入、费用的确认,又影响到负责、资产的确认,它不利于反映出企业的现金流信息。
主要是实施费用配比原则与收入确认原则,将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现金流发生脱节,并且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货币时间和风险价值等因素缺乏充分考虑。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1.会计理论受到知识经济的冲击一是会计目标受到冲击。
在对企业会计目标的认识上,工业经济时期不管是经营责任还是决策有用都是时代的产物,对知识经济时代遇到的新情况没有充分考虑。
在工业经济时代中的信息使用者要低于知识经济时代对这方面的要求,而且企业也相应提出了对知识创新能力与知识资本的拥有量的相关要求。
因此企业财务报告中的目标,既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不断创造和增长的物质、现金等财务资源的兴趣,又能够满足他们对知识和人力资源的信息需求。
二是历史成本原则受到冲击。
以往的历史成本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对遇到随时浮现的新会计事项觉得无计可施。
在知识经济时代环境中,企业的资本源泉就是知识资本,企业将创新知识视为其生存发展的源动力。
知识资本在计价方面,如果根据以往的计价原则,也许值不了几个钱,有可能是以获得知识的各种证明以及委托培养的实际支出作为计价依据,这样无疑将知识资本价值极大扭曲。
三是资产概念受到冲击。
在工业经济中企业内部的经济资源指的是有形资产,主要表现为物质、财务资源,而在知识经济中,企业内部的经济资源主要指的是知识资源。
由知识、人力资源这两个部分组成了知识资源,知识的载体就是人力资源,知识是通过人的运用、创新和积累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它是创造能力的动力源泉。
将知识、人力资源涵盖到资产范畴内,这对传统会计观念带来了巨大挑战,这就表明在新的时代下将赋予资产概念新的内涵。
四是会计报告受到冲击。
由于以往会计报告的确认标准受到限制,排除了很多有利决策的信息,如知识储备信息、品牌、技术及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信息,对一些价值和预测性信息更是缺乏,导致了不完整的会计报告信息。
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必须要及时获取市场、财务信息,便于快速改变决策。
2.会计实务受到知识经济的影响一是会计电算化的稳步发展。
伴随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会计电算化将沿着以下方向发展,包括由单机应用转变为发展应用计算机网络、由单项处理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整、有简单的会计核算转变为发展应用管理会计。
二是强化内部审计机构。
当今社会计算机的普及率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当前大量数据信息都是由会计人员直接输入,用计算机去自动处理,这样就使核算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核算上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让会计人员减轻了劳动强度及工作量。
此外,现在运用技术进行造假的方式越发频繁与隐蔽,所以为了减少存在的各种不足,会计的内控制度将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强化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就能突显出来。
三是会计工作转移重点。
在以往的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主要运用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的方式,通过收集、储存、加工及检索经济数据,最终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控制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的经济信息。
因操作工具和方式的局限性,使得以往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处理日常经济业务数据。
但在知识经济环境中,是由计算机代替会计人员去完成大部分日常工作,这实际上是将会计人员从复杂的会计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将会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测、经营分析及决策上,使会计工作迈向更高的层次,从而在经济管理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创新的应对措施1.对会计模式进行积极创新创新的会计计量模式既是会计发展的良好时机,又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需要,它必然会给以往的会计造成巨大的冲击,将会计引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当前知识经济的会计计量尚处在研究、摸索阶段,在具体理论与实施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其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
第一,择优选取计量属性。
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会计计量中同时并存多种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在知识经济中表现出内在的局限性,但这并不能说历史成本从此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与其他计量属性相比,其计量属性具有的可验证性、客观性、能反映资产管理状况优点是无可替代的,而且其他计量属性也具有其利弊。
在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应扬长避短综合各种计量属性,使会计信息在提供时既具有可靠性,又具有相关性,以便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各种需要。
第二,无形资产的计量合理。
企业无形资产应通过以下方面进行会计计量创新:其一,将无形资产的计量、确认扩大范畴,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应该增添一些诸如人力资源、品牌、知识产权等新型无形资产项目;其二,无形资产价值改变计量方式,因高新技术研发同时存在的高风险和高收益,其计量不但要按研发中的实际支出来核算,还包括后期投入,并且要评估出市场价值;其三,是无形资产投资比重增加。
第三,对人力资源的会计计量加强研究、应用。
在人力资源会计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准确计量,目前对人力资源的计量要从价值与成本两方面入手。
人力资源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计量成本: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历史成本法,而人力资源主要运用收益贴现、未来工资收入等方法来计量价值的。
这两种计量方法都存在不足的地方,人力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都是以市场化、商品化作为计量前提,所以对其计量以现有市价比较合理。
2.财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财务人员需要树立创新、开放和充实意识。
高新技术经济和高文化经济就是知识经济的本质,既给以往的会计发展创新的空间,又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同时作为21世纪的财务人员,需要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向西方先进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学习,综合我国国情吸取精华,推动我国会计事业的不断发展。
此外,财务人员需要具有广泛的知识,要能熟练掌握会计理论基础和会计操作技能,并且还要擅于用计算机技术来编制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
3.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创新首先,会计信息的表现内容要从简单的财务信息转变成复合信息。
企业既要对财务信息进行披露,更要对非财务信息进行披露;既要对历史信息进行披露,更要对未来预测信息进行披露;既要对定量信息进行披露,更要对定性信息进行披露;既要对整体信息进行披露,更要对局部重点信息进行披露。
总而言之,知识经济中的会计信息是以财务信息为主体的复合信息。
其次,企业的财务报告中要能及时反映出各项经济活动,并且把相关信息储存到规定的数据库中,便于信息使用者查询。
使用者可以通过企业管理系统,能够对所需信息进行有效的选取和分析,不需要等财务报告编制完成后才查阅已整合过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由事后报告向实时报告的转变。
四、结论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中的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使得社会大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给会计理论与实务带来了冲击与影响,会计创新已迫在眉睫,这就需要积极创新会计计量模式和财务会计报告,赋予财务人员新的使命。
参考文献:[1]穆林娟.《财务报表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吴为.《知识经济与会计》[m].北京林业大学,2003[3]郭宗文.对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