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业质量调研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注意:本卷主观题意思答对即给分
1.(10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1)温故而知新(2)断肠人在天涯(3)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便引诗情到碧霄(5)各领风骚数百年(6)歧王宅里寻常见杜甫(7)归雁洛阳边(8)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2.(6分)(1)yìlín蓬慨(2)嘻改为嬉藉改为籍
3.(2分)C
4.(2分)B
5.(6分)(一)西溪景区全力参与文明创建(2分)
(二)(2分)①示例:来也轻轻,去也轻轻。
②示例: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意思答对即可)
(三)称呼1分、有针对性、委婉得体1分。
(2分)
6.(2分)点明时令:暮春;渲染(悲伤、凄凉、哀愁等)气氛;烘托人物(痛苦、悲凉等)的心情;景物独取杨花,暗示友人漂泊不定的身世,子规悲啼抒发与友人分离之苦。
(1点1分,答对两点即给2分)
7.(3分)本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以月托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担忧。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借想象吞吐日月的大海之景,表现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受降城外月如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月光的凄冷,烘托思乡之愁。
(1点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8.(4分)(1)达到(2)轻薄(3)即使(4)舍弃、失去
9.(2分)A
10.(4分)(1)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2)人的本性,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
11.(3分)内容:都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养身性。
(1分)《诫子书》用正反对比,论证以俭养德,以静求学。
《欧阳修诲学》把玉的特性固定不变和人的本性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进行对比,强调人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修养。
(2分)(如从比喻角度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
参考译文: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然而玉这种东西,
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
人的本性,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
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12.(3分)趁年轻,我们应该多奋斗。
13.(3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道理)论据证明论点。
(1点1分)
14.(4分)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
列举两则电影中的故事(1分),具体有力的阐述了“除去背景、天赋等条件外,时间是贫困人口唯一能够逆袭人生的武器”的分论点(2分),(并进一步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15.(3分)①梁俊在老师的开导下消除了心中的阴霾;②梁俊毕业后回到大山支教;③支教结束时孩子们翻山趟河送别梁俊;④梁俊带领孩子们到央视演唱《苔》。
(答出3点满分)
16.(3分)哪怕生命卑微,身处逆境,只要努力奋斗,不放弃,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言之有理即可)
17.(4分)梁俊有坚定的梦想。
他虽然很平凡,但是他心怀梦想,并把这个梦想播撒进孩子的心灵;他热爱教育事业。
在山区支教,历经千辛万苦,但他始终不改初心。
(其他分析也可,只要言之有理)(1点2分)
18.(3分)表面义:苔花让山梁更美丽;(1分)深层含义是梁俊用执着和爱把苔花一样的坚持不懈追逐梦想的精神洒遍了大山每个孩子的心间,带领孩子们飞越生命的迷雾,清楚地看到生命的价值。
(2分)
19.(3分)示例:良师,犹如照进生命的阳关,让我们得以触摸到光明与温暖。
沙莉循循善诱给海伦以爱,再塑她的人生;梁俊用执着和坚定为整个山区的孩子撑起梦想。
(言之有理即可)
20. 作文:(50分)
评卷标准:40分切入。
一类卷(45—50分):切合题意,思想健康,形象鲜明,叙事具体,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文体明确。
二类卷(40—44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形象鲜明,叙事较具体,内容较充实,条理较清楚,语言较流畅,符合文体要求。
三类卷(34—39分):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形象较鲜明,叙事大致具体,文字大致通顺,条理大致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四类卷(30—33分):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形象不够鲜明,叙事不够具体,文字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楚,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五类卷(30分以下):不合题意,形象不鲜明,叙事不具体,文字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字数太少,不成篇。
具体要求:
(1)有区分度,文质兼美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作文敢打高分。
(2)错别字每2个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5分。
(3)字数 400字左右,不高于30分;200字左右,不高于20分;少于100字,10分以内。
(4)抄袭、乱写酌情5—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