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课程教案及评价

幼儿园课程教案及评价

幼儿园课程教案及评价【篇一:幼儿园课程教案】幼儿园课程教案:十二生肖活动目标: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1、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玩,我们得找规律记住它们。

”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得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找出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9大于7”“7小于9。

”三、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

)引出数字小兔。

让幼儿观察小兔子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找出后,比较大小,填上“>”或“<”。

四、游戏:击鼓传包玩法:教师摇动铃鼓,幼儿传猫头包,鼓声停止,包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各从包里抽出一张卡片,比较大小,如“8”和“6”,大数幼儿先说:“8大于6”,小数幼儿说:“6小于8”。

游戏依次进行。

五、戴小猴头饰,幼儿做小猴子,学习把不等式边等式。

教师告诉幼儿:“我们要做一个《小猴学样》的游戏,游戏之前先要学样本领—把不等式变等式。

”启发幼儿说出“4小于3”,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并说:“猴妈妈说,两边的小猴子不一样多,太难记了,我想让两边的小猴子一样多,把“>”变成“=”该怎么办呢?小猴子动脑筋想一想。

”想出4-1=3、3+1=4两种办法都行【篇二: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教案】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主要介绍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及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设计以及教师的指导等问题。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词源(1)我国古代:课业及其进程(2)1861年斯宾塞提出课程,curriculum,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

(3)curriculum:跑道或奔跑跑道即学程,为儿童设计的轨道;奔跑即学习的过程,儿童对学习经验的认识。

2、课程的定义(1)课程即学科(2)课程即经验(3)课程即目标(4)课程即计划二、幼儿园课程的概念1、幼儿园课程定义(1)20世纪20-40年代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活动的经验。

代表性定义:张雪门:给3-6岁孩子所能够做的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张宗麟:幼稚生在幼稚园的一切活动。

陈鹤琴:幼儿园课程就是健康、语文、科学、艺术和社会五类活动。

(2)20世纪50-70年代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所设科目。

(3)20世纪80年代后幼儿园课程是每门科目的教材结构、教学规律和各门之间的关系。

较多重视课程的过程价值。

代表性定义:赵寄石:反映幼儿园某一科目的客观规律的整体教育结构。

虞永平: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获得学习经验的多种活动的总和。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要素一、课程理念1、浪漫主义理念2、文化传递理念3、进步主义理念二、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的层次(1)课程目标:三年幼儿园教育应达到的目标(2)年龄目标:幼儿园某一特定的教育阶段所期望实现的成果(3)单元目标:幼儿园某一特定教育阶段的某一特定时程所期望实现的成果(4)教育目标(即时目标):幼儿园某一特定教育阶段的某一特定时程所期望实现的成果2、课程目标的取向及表述(1)行为目标定义:以儿童具体、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指向课程实施后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如美术欣赏:儿童能说出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儿童能对观看和讨论他们认识的艺术家的作品表现出兴趣儿童能认识和比较不同艺术家的风格等等(2)表现性目标定义:指儿童在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系,目标指向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如high/scope课程中的认知目标:让儿童提出种种想法和问题让儿童把事物防在关系中去考虑(3)生成性目标定义:教育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关注过程,指向儿童生长的内在要求。

如:参观幼儿园并讨论那里有趣的事情三、课程内容1、三种取向(1)课程内容是教材(2)课程内容是学习活动(3)课程内容是经验2、综合性观点(1)课程内容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

(2)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分为:生活活动内容、游戏活动内容、学习活动内容。

(3)幼儿学习活动内容分为:自然(科学)、社会、语言、艺术、健康等领域。

(4)课程内容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

四、课程组织1、课程内容的组织2、课程过程的组织五、课程评价1、课程评价的作用(1)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2)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3)对课程效果的评价2、课程评价的指标(1)教师对儿童活动的安排(2)教师行为(3)儿童活动的积极性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结构一、幼儿园整体课程的结构1、教育目标/幼儿发展目标2、领域课程目标和内容3、课程模式4、课程评价二、幼儿园领域课程的结构1、总目标/分类目标/阶段目标2、课程内容3、活动组织4、教育评价第四节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一、课程设计指对幼儿园课程组成要素的选择和组合。

1、指定课程目标2、选择课程内容3、确定课程组织4、进行课程评价二、课程实施指将课程设计的蓝图转化为幼儿发展的过程。

【篇三:幼儿园课程教案大班】篇一:幼儿园课程教案幼儿园课程教案:十二生肖活动目标: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1、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玩,我们得找规律记住它们。

”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得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找出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9大于7”“7小于9。

”三、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

)引出数字小兔。

幼儿观察小兔子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找出后,比较大小,填上“>”或“<”。

四、游戏:击鼓传包玩法:教师摇动铃鼓,幼儿传猫头包,鼓声停止,包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各从包里抽出一张卡片,比较大小,如“8”和“6”,大数幼儿先说:“8大于6”,小数幼儿说:“6小于8”。

游戏依次进行。

五、戴小猴头饰,幼儿做小猴子,学习把不等式边等式。

教师告诉幼儿:“我们要做一个《小猴学样》的游戏,游戏之前先要学样本领—把不等式变等式。

”启发幼儿说出“4小于3”,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并说:“猴妈妈说,两边的小猴子不一样多,太难记了,我想让两边的小猴子一样多,把“>”变成“=”该怎么办呢?小猴子动脑筋想一想。

”想出4-1=3、3+1=4两种办法都行篇二:幼儿园课程教案我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适用年龄:大班幼儿)执教教师:执教单位:主题说明大班即将结束,幼儿很快要离开生活了三年的幼儿园,步入小学开始新的生活,孩子们对上小学有强烈的好奇心,学校是什么样的?小学生在学校要干什么?上学和上幼儿园一样吗?针对孩子们的这些问题,为了满足她们的这种好奇心理状态,调整幼儿的心理情绪,让幼儿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有所了解,我们设计了“我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活动。

主题教育目标1、认识学生必备的学习用品,学会使用、整理、爱护学习用品。

2、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体验做一名小学生的乐趣,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

主题活动计划表(包括教育活动、区域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及过程的纪实性资料(尽量用文本及照片的形式体现)包括主题下教育活动设计(活动设计的格式参照下表)、环境创设、每个教育活动组织实施过程的纪实性资料、主题活动反思等。

活动名称:我要成为小学生了主题活动资源包(1)幼儿园资源:为小朋友创设小学教室的模式;让每一个小朋友整理书包,背上书包;让每一个小朋友使用学习工具;为每一个小朋友背上书包拍照,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建一个“我要成为小学生”的心情语录角。

(2)家庭资源让家长们为小朋友在家庭营造学习的环境,添置一些有故事性和认知性的书籍;准备好以后小学生所用的学习工具;鼓励和指导小朋友做力所能及事情;和小朋友们谈谈自己小时候上学的心情。

(3)社区资源联系参观小学的事宜,让小朋友们在小学教室上一堂模拟课。

请一些上了学的大哥哥大姐姐来给小朋友亲身讲解一下自己上学的情况,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媒体资源(4)媒体资源:篇三:幼儿园课程教案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第一节课程概述一、定义:种类繁多,可从几个维度分1.学科(领域)维度:将课程看作是教学的科目例: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政治、化学、物理、生物等特点:注重科学体系,根据学习者的发展特征和认识水平编制教材,让学习者进行有系统的学习。

2.经验维度:学生在教室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特点:基本着眼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驱使任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目标、兴趣、内驱力、理想、信念等都可以成为动机)为教学组织的中心。

3.目标维度:预期行为的结构化序列。

特点:关心的是结果,而不关心发生了什么事。

4.计划维度: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

特点:一种综合的倾向。

二、课程理论一)、构建:正处于形成状态中二)、基本问题:1.课程的价值取向。

2.一元化课程与多元化课程。

3.分科课程(六科教学)与活动教程(五个领域)4.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同时存在a.计划性:有计划、有组织←→无计划、无组织b.学习的环境:课堂教学获得←→学校环境获得c.学习结果:获得预期性的知识←→获得非预期性的东西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一、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但不同历史时期也是有所不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