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宪法中的违宪审查权

美国宪法中的违宪审查权

目录引言 (3)一、违宪审查的概念与价值功能 (3)二、美国的违宪审查权的历史发展 (4)(一)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法律审查 (4)(二)独立初期和制宪时期各州的违宪审查 (5)三、美国违宪审查权的确立 (6)(一)开美国违宪审查之先河——“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6)(二)“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美国明确违宪审查权的意义 (7)四、美国违宪审查权的现状与特点 (8)(一)美国违宪审查权的特点 (8)(二)美国违宪审查的特点以及与中国的比较 (9)结论 (11)注释 (12)参考文献 (12)美国宪法中的违宪审查权[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治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宪法能否在国家生活中被贯彻实施,直接关系到一国的法治状况和法律运行环节的完善与否。

在现代宪政国家,违宪审查是一项专门的宪法制度,它通过对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行为或者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机关的合宪性审查,宣告违宪的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行为或者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无效,以此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和正确的适用宪法。

美国在殖民地时期和独立初期就已经出现违宪审查制度的萌芽,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体系。

本文首先从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历程入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重点剖析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结合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希望对我国的相关制度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宪法;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权;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引言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完备的宪法,宪政未必会降临。

宪政的实现除了宪政基因的培养外,更有赖于一套科学合理并运行良好的违宪审查制度。

因此,许多国家均在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本土资源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构建具有自身特性的违宪审查制度,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违宪审查原则。

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诞生早、发展时间长。

综观美国的宪政实践的历史,几百年来没有像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跌宕起伏,政治和社会的现实总是能够在宪法框架内良性运行,其中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对美国宪法基本原则和精神的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世界范围内相关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反观中国,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在国内长期无法得到有效的运作,没有能够产生应有的实效,可见中国在这发面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接下来,本文将从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历史发展、特征、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究,希望能从中总结出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发展带来益处的方面。

一、违宪审查的概念与价值功能从总体来说,违宪审查权就是对违反宪法的法律、法令和各种法规,法院有否认或者撤消的权力。

违宪审查,顾名思义,是对违宪现象和违宪问题的审查。

在现代宪政国家,违宪审查是一项专门的宪法制度,它的最基本的价值功能是通过对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行为或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的合宪性审查,宣告违宪的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行为或者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无效,以此实现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和正确地适用宪法的制度目标。

、从宪法学理论来看,违宪审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违宪审查是指对一切行为或者法律规范是否合宪进行的审查活动,这种意义上的违宪审查可以是专门国家机关进行的,也可以是一般国家机关在履行宪法赋予的职权过程中,为保证宪法的正确实施,对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行为或者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是否合宪进行的审查。

本文所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违宪审查权,即司法审判机关拥有的,在审议宪法争议的过程中,对宪法争议所涉及的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行为或者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是否合宪进行专门性审查的权力。

二、美国的违宪审查权的历史发展事实上,在美国殖民地和独立初期,就已经存在过不同的违宪审查制度。

这些制度或多或少的从正面或反面影响过美国违宪审查权的最终产生。

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确立,与美国殖民地时期形成的英国政治和法律传统息息相关。

在美国制宪时期,如何在三权分立和制衡的宪法原则下建构合乎美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更是一个牵动当时制宪贤人们的重要话题。

对于著名的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更是要放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中,才能理解它对司法审查制度确立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违宪审查权在美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变迁的剖析,我们才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美国的违宪审查权。

(一)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法律审查1、“英属殖民地”地位使英国普通法成为美国殖民地法律和政治制度的标准美国殖民地时期,无论是来自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还是殖民地自身的发展,都需要一套完整和行之有效的法律和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的形成都无法脱离一个基本的因素——“英属殖民地”这个事实。

美国各殖民地议会经过英王的授权制定本殖民地的基本法,规定殖民地政府的组成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及殖民地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这些规定实际上都是对英国宪法和法律传统的仿效,所通过的基本法都要求以英国的法律作为标准。

如1629年马萨诸塞殖民地的第一部宪法中,英王授权殖民地议会制定“一切健全和合理的命令、法律、法规、法令、指令和指示”,但是条件是“不能违背英格兰国家的法律”,而且在马萨诸塞殖民地宪章中还规定不能制定与英国法律相违背的法律。

殖民地的立法者总是小心的避免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法律,同时却十分注意尽量使英国法律能够适应新的情况。

因此,在当时英国的普通法比殖民地议会制定的法律具有普遍的优越性。

虽然美国法的基础是英国普通法,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法律脱胎于英国普通法传统,但是从18世纪开始,殖民地英国皇家的总督对殖民地的控制越来越无力,而殖民地议会填补了这种权利,且进一步扩大了各殖民地的自治机会。

当时殖民地的大部分法律都有自己的议会制定,而殖民地的法官也越来越不受英国支配。

为此,英国作为殖民地宗主国便加强了对美国殖民地的控制,其中重要的手段就是对殖民地的法律进行审查以期维护英国在殖民地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2﹑美国殖民地时期法律审查的方式美国殖民地时期法律审查的方式,根据学者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1)、英国巴力门主权下的审查。

①殖民地法律不得与帝国法律相冲突,否则无效;对于有损于帝国利益的殖民地法律,帝国议会也可以宣布其无效。

这实质上是帝国议会高于殖民地议会。

(2)、英国枢密院贸易与殖民地委员会的审查。

②这在本质上是个准司法机构,他对殖民地的审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行政否认。

该委员会对殖民地法律进行审查,并得向御前会议作是否正确的建议。

若委员会认为可以采用,还要再向上级提出报告并加以确认。

如果认为不可采用,则通过同样程序拒绝承认。

第二种,司法取消。

枢密院对上诉的某一殖民地法律作不利判决时,等于是将该殖民地法律取消。

3、对法律审查的控诉成为《独立宣言》的正当性基础从上述法律审查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出,英王和英国议会对殖民地的统治具有绝对主权,这是法律审查的宪法基础。

但是,18世纪60年代之后,这种主权在殖民地受到严重挑战。

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控制和反控制的矛盾和冲突日趋激烈,这场有关宪法权力的争论也很难达成妥协。

对于这个争论的最后答案,是由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的《独立宣言》作出的。

通过《独立宣言》的表述,比如“他拒绝批准那些对公众福利最为完善和必需的法律”;“他剥夺了我们的宪章,废除了我们最珍爱的法律”等等,我们发现它要解决的只要问题是英国议会对殖民地立法权的侵犯,而这些英国通过法律审查侵犯殖民地立法权的事实,成为美国独立的道德和法律上的正当基础。

(二)独立初期和制宪时期各州的违宪审查1、独立初期各州的法律审查在独立初期,大多数民众对法院和司法人员都采取敌对态度。

这是因为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公众对英国所有事务产生敌对态度,首当其冲的就是司法机关。

在独立开始时期,有些地方的人民甚至要求抑制法官或取消司法机关。

同时立法机关又常常干涉司法机关,比如设立衡平法院、组织监察小组。

这其实是立法权对司法权的侵犯,所以如何限制立法权就是独立初期各州制宪者所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加强对议会立法权的限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其制定的法律进行审查。

这成为独立初期,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核心内容。

2、美国制宪期间对违宪审查权的争论在美国制宪会议讨论联邦司法权的过程中,就法律审查和宪法解释权赋予哪个国家机关的问题,形成了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议会的法律不需要其他机关进行审查,言下之意,法律的审查由议会自己审查。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当设立一个常设的法律审查委员会。

第三种意见,认为法律审查权应归于司法机关。

第四种意见,在否定了各种意见和方案后,对如何解决违宪问题又提不出具体的意见。

因此,违宪审查权究竟应归什么机关掌握更具有正当性,在制宪会议上并无结论,以致此问题在1787年美国宪法中无明确规定,美国真正确立了违宪审查权的归属,应当始自1789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三、美国违宪审查权的确立(一)开美国违宪审查之先河——“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于美国的违宪审查,人们讨论最多的就是“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认为它开美国违宪审查之先河。

这个案子的基本案情是这样的:在1800年的美国大选中,当任总统、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落选,共和党候选人托马斯•杰弗逊当选为新总统,但要到1801年3月4日才能正式就职。

1801年1月,亚当斯任命他的国务卿约翰•马歇尔为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又在 2月国会通过巡回法院法案时,成倍地增加联邦法官的人数,并通过了构成法(Organic Act),授权在哥伦比亚特区任命了42名治安法官,全部由联邦党人充任。

参议院在3月3日批准了对这42名法官的任命,亚当斯总统连夜签发了对这42名法官的委任状。

但由于过于匆忙,有几件委任状未能及时送出。

3月4日,新总统杰弗逊就职。

他一上任便命令他的国务卿麦迪逊扣发了这些尚未发出的委任状。

威廉•马伯里就是被扣发委任状的人之一。

为此,马伯里对新任国务卿麦迪逊提起诉讼,请求联邦最高法院向麦迪逊发出执行命令,发给委任状。

最高法院根据马伯里的申请,命令国务卿麦迪逊说明为什么不颁发委任状,以考虑如何处理该案。

但杰弗逊和麦迪逊对联邦党人控制下的法院极为轻视,认为在理论上民选的代表即使不具有绝对的最高性,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否认司法机关有权向执行机关发布司法命令。

加上经过改选,国会已控制在民主党人手中,并且正在对上届国会通过的巡回法院法案展开激烈辩论。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判决马伯里一案,最高法院处于两难地位,如果驳回马伯里的请求,显然是向杰弗逊的民主党屈服;如果颁发令状,杰弗逊和麦迪逊显然不会执行,从而贻笑全国。

采用任何一种做法都会形成行政和立法两部门不受司法部门牵制的危险局面。

1803年最高法院运用司法审查这个手段摆脱了两难境地。

首席法官马歇尔在他起草的全体最高法院法官一致同意的判决书中,先是承认马伯里被任命为法官是合法的,是有权得到委任状的,而总统和国务卿不予颁发是没有理由的,马伯里的正当权利由此而遭到侵犯,是有权得到补偿的;但是,他却又说,最高法院不能颁发这样的执行命令,因为它超出了宪法第3条关于最高法院管辖权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