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务教育法(全)(课堂PPT)

义务教育法(全)(课堂PPT)

9
义务教育法修订历程
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 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8条)。
2003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376名全 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修改义务教育法的议案。
2004年6月,义务教育法形成修订稿,报送国务 院审议。
2006年2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 会议举行,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审议。
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
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 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006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订草案进
行分组审议。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
义务教育法(63条)。来自10二、新修订的《义 务教育法》的主要精神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四次会议通过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18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 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 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 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 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19
(三)明确了义务教育 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使命
20
中国教育教学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1949——1978:加强基础,掌握“双基”; 1979——1982:加强基础,发展智力; 1983——1989: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
3
世界实施义务教育的概况(2):
1619,德国《魏玛学校章程》规定, 实 施 4 年 义 务 教 育 。 德 国 1763——1888 ( 125 年 ) , 普 及 8 年 。 英 国 1870—— 1963 ( 93 年 ) , 10 年 。 法 国 1833—— 1925(92年),7年。美国1852——1918 ( 67 年 ) , 初 等 。 日 本 1882——1961 (75年),9年。到20世纪80年代,上述 国家已经或正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义务教育法》
1
一、《义务教育法》 修订的背景、历程
2
世界实施义务教育的概况(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1982年,全世界199个国家和地区中, 实行义务教育的168个,占84、4%,未实 行的31个,占15、6%。
1989年,全世界199个国家和地区中, 实行义务教育的171个,占864%,未实行 的28个,占14%。亚洲42个国家和地区中, 实行义务教育的32个。
力因素; 1999——至今: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
力因素,全 面提高学生素质。
21
素质教育推进的三个阶段: 1985—1993:酝酿讨论阶段; 1993—1999:区域性实验阶段; 1999—现在:全面推广阶段。
22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
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两基”、“两全”、“两重”。
15
(二)指明了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的方向
16
教育均衡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个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 ——机会均 等 (普及义务教育阶段)。
第二个阶段:初级均衡阶段——条件均等。 第三个阶段:高级均衡阶段——质量均等。 第四个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
——人人得到全面发展。
17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含义: 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均等; 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 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 学校间实现均衡发展; 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 不同类别、不同级别间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教育质量上实现均衡发展; 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以
体制改革为重点,逐步建立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实施 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教学制度、教育
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23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两 基”、“两全”、“两重”的内涵。
• 答: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 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基本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 “两基”、“两全”、“两重”。
7
2000年,我国如期实现“两 基”目标。
2005年,全国实现“两基” 的地区和人口覆盖率和初中阶 段毛入学率双双达到95%,全国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 2%。
8
《义务教育法》实施后遇到的问题:
义务教育的性质问题; 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问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义务教育质量保证问题;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问题; 义务教育法具体操作问题; 其它问题。
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 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14
经济学将社会产品和服务分为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把教育定义为准 公共产品。这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由政府举
办教育事业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199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 开了首次世界教育大会,大会一致认为: “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于教育。教育不 是经济的一个分支。教育过程、教育目标、 教育结果或“教育产品”都不能与经济相提 并论”。
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 革的决定》(1985)
目的: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86年9月1日实施。
共18条,1800余字。
6
《义务教育法》(1986年)
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规定了免除学费; 确立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做出了其他原则规定。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学生;
第三章 学校 ;
第四章 教师;
第五章 教育教学;
第六章 经费保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63条,7000多字。)
12
(一)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 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这
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
13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 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