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类营养与健康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也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温饱要求,而是希望吃的有营养,能够健康长寿。
然而有些人盲目的追求养生之道,适得其反,使原本还算健康的身体,每况愈下。
初衷虽好,但是盲从、盲听使人误入歧途,最后不仅不能长寿,还会烙下疾病。
本文主要通过人类在养生过程中较重要的营养方面,谈一下如何保持健康,让人们在养生的道路更加宽阔平坦。
关键词:食物营养饮食疾病健康
正文:人体是由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构成,其中包括了水、碳化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矿物质以及维生素这七大类,各种营养素构成了细胞,细胞组成了器官,而器官最终组合形成了人体。
人体器官在碳化物、蛋白质、脂肪转化提供的热能推动下,运行起来,人就此有了生命力,拥有了动力和活力。
这也就是营养素与人物构成和人体生命的密切关联。
人体作为一部精密的仪器,运行中势必会有损伤,也会受到外界环境所带来的创伤,产生各种病变。
人体神奇的再生能力会及时地利用相关营养素,以此为原材料,将产生的病变部位修复。
若器官损伤较重,或出现骨折之类,医务人员给以更换、切割、拼接、消毒,改善营养,充分发挥人体再生功能使其愈合复原。
营养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营养素组成成千上万种食物,而各种各样的食物又组成风格迥异的饮食。
在历史的长河中,饮食的食物组成在不断变化,但其功能始终如一,即维持人类健康,永远是营养的主题。
食物营养根据性质和来源,大致可把食品归为三类:动物性食品:包括畜禽肉类、动物内脏、鱼和虾等水产品、奶类和蛋类等;植物性食品:包括粮谷类、豆类、油料、蔬菜和水果、薯类、硬果类等;各种食物的制品:以天然食物为原料,通过加工制作的食品,如糖、油、罐头、糕点以及各种小食品等。
蔬菜营养的高低遵循着由深到浅的规律,其排列顺序总的趋势为:黑色、紫色、绿色、红色、黄色、白色。
而在同一种类的蔬菜中,深色品种比浅色品种更有营养。
我们餐桌上最容易忽视的,便是仅次于黑色的紫色食物,包括紫茄子、紫玉米、紫洋葱、紫扁豆、紫山药、紫甘蓝等等。
紫色蔬菜中含有最特别的一种物质花青素。
花青素除了具备很强的抗氧化能力、预防高血压、减缓肝功能障碍等作用之外,其改善视力、预防眼部疲劳等功效也被很多人所认同。
食物营养是身体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人是从一个小细胞发育成长成人的,食物营养是物质的源泉。
其次,适量的运动也很重要,如果你摄入的热量高了,运动可以帮你平衡,两者之间是联动的。
第三就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的心理状态,这个人就不应该算完全健康的人。
第四就是没有烟酒方面过量的嗜好。
将这些结合起来运用在自身上,那么健康长寿已离你不远。
良好的饮食规律必定会带来很高的营养价值,然而不当的饮食习惯不仅不会让身体吸收到营养价值,还会引发疾病。
专家表明,营养、饮食与某些重要慢性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关系,已成为现代营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营养与饮食因素是这些疾病的重要病因。
俗话说:病从口入,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可以导致癌症,如:煎炸食品(油炸食品中含有的3,4-苯并芘容易导致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
熏烤食品(中国喜欢熏制肉类食品,并且代代相传。
实际上,腊肉等熏制食品中含有大量3,4-苯并芘。
另外,近年来在我国的城乡流行的烧烤食品中也含有致癌物质)。
腌制食品(腌肉,咸鱼,咸菜等都是我国群众喜欢的食品,但是这些腌制食品中都含有亚硝胺,可能引起消化道肿瘤)。
发霉食品(发霉的花生、瓜子或者玉米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可以诱发肝癌)。
隔夜蔬菜(隔夜蔬菜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使用后可与胃内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结合成亚硝胺,易导致胃癌和肠癌)。
心脑血管疾病也是是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
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分泌抗氧化物酶能力减低,导致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后沉积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
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处,或者瓶颈处堆积,钙化。
同时血栓越来越多,使血管直径缩小。
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造成高血压疾病。
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的病因有很多种,其中肥胖就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毋庸置疑吃过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肥胖,从而导致糖尿病的产生。
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导致慢性病的产生,然而并非这些病症没有对策。
饮食是病因的源泉,也是防止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
如:癌症,绿茶中的茶多酚有抗氧化和防癌的作用;鲨鱼软骨素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薏米仁的醇和水提取物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墨鱼、黄鱼、海带等海产品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并且海鱼中还含有ω3脂肪酸,这两者都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纤维膳食,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
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多吃鱼和鱼油,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
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脑血管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多吃豆制品,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
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
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
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的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等。
饮食的控制对糖尿病病人尤为重要,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在营养物质的含量中糖类约占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粮、面和一定量杂粮,忌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
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5%,伴有肾功能不全者,蛋白摄入减量,脂肪约30%,控制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天。
有句俗话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饮食也一样,能使一个健康的人变得生命垂危,亦能将一个人从病的深渊拉回来。
它的力量不可忽视,运用不好就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说调理好饮食结构是很重要的。
摄入适合的营养成分,调节正确的饮食形式,这些只是构成健康的一小部分,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维护健康的四大基石平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做到了这些才基本具备了健康的要求。
在现在的社会里,性格与健康也有这不小视的关系,当我们心理失调时,特定的器官也会不正常,从而导致某种疾病。
要想痊愈,除了遵医嘱治疗外,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绪。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健康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
我们的健康与外部环境有关,与生活习惯有关,但鲜有人知的是性格也是造成疾病的一个因素,能够影响人的大脑的一切东西都可以影响到人的身体.不满、委屈、气愤、自责。
有过错感等。
这些负面情感会把我们带到病床上,要想避免这些,必须立刻终止那些让我们痛苦和不安的东西。
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我们的意识和心理有存在着严格的特定联系。
只有在各个方面调整好自己,才能让自己身心健康,营养物质、饮食、合理的运动等,都是为健康服务的,也可以说这些与健康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了这些方面的帮助,人类很难有健康可谈,没有了健康人类也就无法再继续研究更能为健康服务的方面。
营养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许多的专家都在发掘它的最高潜质。
人们对它的重视也越来越深。
在现在的社会上许多领域都涉及到营养学,同时营养也是健康的基石,我相信在不断探索研究的营养学里,一定会让人类更加的健康。
参考文献
⑴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2007-7-115—20页、45页
⑵王强虎《健康饮食》人们军医出版社 2009—01 35、36页
⑶何裕民《癌症只是慢性病》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9—03 32—45、56—61页
⑷李登清《常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08 54—63页
⑸薛长勇《糖尿病饮食》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11 30—42页
⑹刘海玲《饮食营养与健康》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01 78—83页
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东方社区学校服务指导中心组织《健康养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1 15、17、18页
浅谈人类营养与健康
齐梓妃
经济管理学院
200820432282
齐梓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