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心理健康幸福人生的保障

第一章心理健康幸福人生的保障


怎样应对考试带来的紧张? 抑郁和精神病到底是怎么回 事?
面前不自信? 为什么有的人常常失眠,难
道真是宿舍环境造成的?
怎样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 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有的人没有身体病变, 却常常头痛或肠胃出毛病?
压力有什么作用,如何应对 压力?
怎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这些看起来各自独立的内容,其实都与个 人的心理有关,它们紧密相连,互相影响。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影响他的人际关系、 身体状况、睡眠质量、学习效果……换句话 说,如果你想改变困扰你的人际关系、情 绪等,你可以尝试一种新的视角——心理学 的视角。
第二节 心理学对人类的影响
有趣的心理学
心理学其实是一门十分贴近我们日常生 活的科学,心理学家们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寻 找到人们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慢慢深入了 解这门学科,你就会发现,心理学不仅神奇, 而且十分有趣。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
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是这样界定的: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 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第二节 心理学对人类的影响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以研究人的心 理现象为主。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只 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心理学问题,就需 要心理学,心理学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活的许 多方面。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节 心理学对人类的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 意识和无意识 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 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也就是说,健康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 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 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 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 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 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 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 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 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
第一章
心理健康:幸福人生的保障
心理学对人生的影响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 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走向心理健康的途径
第一节 选择改变,从心开始
古人强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既描述了人才成长道路 的不同阶段,也为天下的莘莘学子找到了 行动的准则和方向。
的确,一个人只有不断培养积极的心态, 不断塑造良好的行为,才能发展出优秀的 人格、卓越的能力,才能够实现个人的生 命价值和人生梦想,才能够获得自己满意 的、幸福的生活,才能够为国家的和谐发 展作出贡献。
如果我们相信自己能够改变,相信自己拥 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那么这种心态也将带 动我们发生变化。
心理训练营
第一步:写出几个你必须要做,但并不想 做的事情,以“我不得不”开头造句。
第二步:把每个“我不得不”都改成“我 选择”,再大声读出每个句子。
第三步:对比前后两种状态的感受。当把 “我不得不”改成“我选择”时,体味一 下自己的心态有哪些变化?
事实上,你目前的状态就是你选择的结果。 越早知道你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 的情绪负责、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负责, 你就会越早发现自己已经走在了一条可以 自我选择、自我掌控的道路上,那么,你 就会越早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如此年轻,只要你坚定信念,不断地调 整自我,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方向,就一定能够向着幸福、健康的人生 迈进!
第二节 心理学对人类的影响
心理学的分支 心理学可以划分为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理论心理学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
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心理测量、实验 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心理统计学、心 理生理医学等;
应用心理学包括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 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犯 罪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环境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宗教心理学、消费心理学 等。
第二节 心理学对人类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
虽然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 但是他们都同意从三个维度对人进行描述, 这就是认知、情绪和行为。
心理学就是试图发现、理解、改变个体 已经固定的认知模式、情绪模式、行为模式, 心理学可以从任意一个角度入手,改变其中 一个,来带动其他两个的改变,这就是心理 学的视角。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了六条标准: 1)力争自我成长 2)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3)有统一的人生观 4)有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具备人生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技能 6)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学者库布斯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 1)积极的自我观念,悦纳自己,也为他人所 悦纳
大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
为什么别人是乐天派,我却 为什么有的人拥有了恋爱关
高兴不起来?
系,却无法享受恋爱的甜蜜?
为什么有的人难以适应大学 发生性行为能促进恋爱关系
的环境?
吗?
为什么有的人与自己的性格 如何摆脱自卑的阴影?
差异很大?
如何帮助心情不好的同学?
为什么有的人看上去很普通, 却很受人欢迎? 为什么我在权威、强势的人
2)恰当地认同他人,认可他人的存在和重要 性,认同别人但并不依赖或者控制他人
3)能够面对和接受现实 4)主观经验丰富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学者聂世茂研究《内经》之后,总结了九条心理健康标准: 1)经常保持乐观心境,“心恬愉为务”,“和喜怒而安居处”。 2)不为物欲所累,“志闲而少欲”,“不惧于物”。 3)不妄想妄为,“淫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 4)意志坚强,循礼而行,“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 5)身心有劳有逸,有规律地生活,“御神有时”,“起居有常”。 6)心神安宁,“恬淡虚无”,“居处安静”,“静则神藏”。 7)热爱生活,人际关系好,“乐其俗”,“好利人”。 8)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 9)涵养性格,陶冶气质,克服自身缺点,“节阴阳而调刚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