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一、概述•咯血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率占20 % ~90 % ,大量的咯血可造成窒息、失血性休克、感染或病灶扩散.大咯血指一次咯血量在200ml 以上,或24 小时咯血总量在600ml 以上者。
肺结核大咯血既可发生在病变进展、恶化中,又可出现在病灶吸收好转期,甚至是病灶已钙化的患者。
多发生在秋季,其次发生在春季。
当动脉出血或空洞内动脉瘤破裂时,大咯血来势凶猛,血液从口鼻一起涌出,极易发生窒息。
窒息是造成肺结核咯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效地防止肺结核患者发生大咯血和窒息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关键,在结核病临床诊疗中应对咯血患者合理施治,加强护理。
二、护理评估(一)临床症状观察与评估• 1 .评估患者咯血的量、颜色、性质及出血的速度以及患者对咯血症状的认识程度。
• 2 .评估患者咯血的诱因,多数患者咯血前可有剧烈咳嗽或过度劳累、着凉、感冒等诱因。
3 .咯血先兆的观察患者在咯血前常自觉胸闷、胸前区灼热感,心慌、头晕、咽喉部发痒,口有腥味或痰中带血丝。
• 4 .窒息先兆的观察临床征象如下:( 1 )咯血突然中断、出现胸闷、精神紧张。
( 2 )烦躁不安,患者急需坐起呼吸。
( 3 )咽部作响,突然呼吸急促,牙关紧闭。
( 4 )喷射性大咯血过程突然中断、呼吸困难或从口鼻腔中喷射出少最血液,张口瞳目。
( 5 )呼吸骤停,面色青紫,两手乱抓,神志不清,排尿、排便失禁。
• 5 .评估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
(二)辅助检查评估• 1 . X 线检查一般常规胸部摄片须在咯血停止2 周以上,待肺部余血清除后摄片,以免造成病灶播散的假象。
•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血型等。
反复咯血的患者应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束臂试验、血块收缩时间,必要时查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消耗时间、凝血活酶生成试验、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及纤维蛋白溶解试验等。
• 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大咯血原则上是绝对禁忌,若作为抢救治疗措施应慎重考虑。
三、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1 .有窒息的危险。
•2 .恐惧。
•3 .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4 .有感染的危险。
•5 .潜在并发症再次咯血、肺不张。
•6 .知识缺乏。
四、护理措施(一)大咯血的抢救及护理1 .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如氧气、吸引器、舌钳、开口器、气管插管包、气管切开包及抢救设备和止血、止咳、镇静、呼吸兴奋剂等药物。
2 .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其中一条给予静脉滴注止血药物,另一条给予补充血容量或抗感染、抗疥药物,护理人员应分工明确,相互协作。
3 .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患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嘱患者将气管内积血咯出。
若有窒息现象,要立即采取头低足高位,轻拍其背部,必要时使用开口器,用吸引器迅速吸出咽喉部的血块或行气管切开,以解除呼吸道梗阻。
同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人,纠正缺氧状态,如呼吸表浅则给予呼吸兴奋剂或采取辅助呼吸,以维持正常气体交换。
4 .心理护理大咯血患者有恐惧、紧张、不安及悲观失望等心理,表现为害怕、精神紧张,这些因素极易诱发喉头或气管痉挛。
护士要与患者多沟通,了解其心理变化,特别是对以往有咯血的患者要有针对性地给予疏导,通过帮助患者擦去面部血迹,帮助漱口等形体语言和非形体语言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让其感到被关怀,积极配合抢救及护理。
5 .用药护理•目前,大咯血的止血药首选仍然是垂体后叶素,因其含加压素可使肺小动脉收缩,减少肺循环血流量,降低肺静脉压,使肺小血管破裂、出血处血栓形成而止血。
常用垂体后叶素5 ~10U 加人25 %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0 ~40ml 内缓慢静脉注射(10 ~15分钟), 必要时6 ~8 小时重复一次,或可用10 ~20U 加人5 %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 ~500 而静脉滴注。
因本药可使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动脉平滑肌及子宫平滑肌收缩,所以有高血压、冠心病者及妊娠时应禁用。
另外,还可以联合使用氨甲苯酸、巴曲酶、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
6 .病情观察•定时侧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尤其是体温和血压的准确侧量可为治疗提供依据。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预防再咯血的发生。
7 .一般护理•( 1 )病室环境:保持病室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被服干燥、清洁、床单平整.(2 )休息与体位: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应平卧头偏向一侧,便尹将血咳出.为防止窒息,绝对禁忌坐起咳嗽、咯血。
如明确咯血部位,患者可采取患侧卧位,以防止血流向健侧造成病灶播散。
可将床头适当抬高,以减少回心血量,降低肺循环压力,同时胸部亦可以放置一冰袋,以减少出血。
( 3 )饮食护理:大咯血时暂禁食,咯血期间可行静脉高营养。
咯血停止后给少量温凉流质饮食,3 天后可进食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同时,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排便通畅,预防排便用力而导致再次咯血而发生窒息。
( 4 )口腔护理:咯血停止后给予患者温凉开水漱口。
生活不能自理者,为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沽。
•( 5 )做好消毒、隔离:方法同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消毒隔离。
(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患者的大量咯血常可导致咯血窒息、失血性休克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1 .咯血窒息的抢救措施发现患者出现窒息症状时,应立即行体位引流,将患者的上半身移至床沿外,取俯卧位或头低足高位,撬开牙关,迅速清除口腔、鼻腔内的血液。
也可用电动吸引器吸出血块,防止血液阻塞气管。
上述措施效果欠佳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出气管内的血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高浓度吸氧,记录咯血量、性质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 .失血性休克失血量过多的大咯血患者表现为表情淡漠或烦躁,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 1 )失血量多者,首先遵医嘱及时输液或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可行静脉加压输血。
( 2 )补充血容量后,休克仍未改善,可给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物,遵医嘱立即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 . 5 ~1. 0mg ,静脉滴注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间经胺、多巴胺等,观察血压情况,随时调整滴注速度。
( 3 )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多并发肾功能损害,注意进出液量,如经补充血容量血压回升者尿量仍不增加,可给利尿药。
• 3 .肺不张咯血患者出现肺不张时,常可出现气促和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 1 )鼓励患者适当咳嗽,轻拍背部,以便咯出支气管内凝血块.( 2 )督促患者侮日做深呼吸数次,促进肺复张。
( 3 )适当变换患者体位,以助血块咯出。
( 4 )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出气管内积血。
五、健康教育• 1 .休息与运动肺结核活动期应适当休息,合理饮食,防止诱发咯血。
在咯血停止后不要过早下床活动,待病情好转、症状消失、体力恢复后,可视患者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活动。
适当锻炼可增强抗病能力,但也要因人而异。
避免感冒、咳嗽、打喷嚏,以免诱发出血。
• 2 .戒烟吸烟可使咳嗽、咳痰、咯血症状加重,引起肺内压增加,血管破裂而出现大咯血。
3 .加强营养摄人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 4 .有高血压的患者,嘱其按时服用降压药,避免因血压升高诱发咯血。
• 5 .向患者讲解结核病的发病、治疗、转归等基本知识,嘱患者要按肺结核治疗原则进行合理、全程抗结核病化疗,不能随意停药和漏服抗结核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定期到医院检查。
咯血窒息常是引起病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注意判断抢救。
六、咯血的观察要点、注意事项•1、咯血患者(尤其有大咯血病史者)必须有留置针或PICC、股静脉•2、记住咯血患者空洞(病灶)的位置及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
•3、做好饮食指导,保持大便通畅。
•4、密切观察面色,生命体征。
•5、进行心理护理,嘱患者咯血时要嘱其将血液咯出,不能咽下或不敢往外咳,防止窒息发生。
以前做好宣教,讲解窒息的严重性。
•6、讲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性。
•7、按时巡视、观察病人,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易接触的地方。
•8、备好抢救药品及抢救用品,快速进行抢救。
减少患者恐慌心理。
七、咯血窒息的抢救咯血窒息常是引起病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注意判断抢救。
•一、主因:• 1.短时间内不能将血全部咯出。
2.支气管被堵塞或狭窄。
3.肺部有严重疾患或心肺功能不全。
4.病人精神过度紧张,血块刺激喉、支气管引起痉挛。
5.病人过度虚弱或用镇静、镇咳药过量。
•二、判断:• 1.病者突然胸闷、烦躁不安、端坐呼吸、气促、发绀、咳血不通畅、血块暗红。
2.突然呼吸困难,显著的痰鸣音(“咕噜声”),神志不清,大咳血停止,口唇、指甲青紫。
3.突然咯血终止,从鼻腔、口腔流出少量暗红色血液。
吸气时呈三凹征。
张口目呆,面色苍白,呼吸减弱或消失。
只要病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首先考虑窒息。
•三、急救•急救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供氧。
• 1.让病人侧卧,头偏向一侧,将舌用纱布包住拉出,在上下牙之间放置压舌板或纱布卷,防止咬破舌。
清除口腔、喉部血块,同时拍打胸背部,让病人将血块、痰液咯出。
• 2.及时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用口对口呼吸抢救。
• 3.有条件时在喉镜指引下插管,用吸引器吸出血块。
控制休克、防止酸中毒、预防感染等,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或送医院抢治。
八、咯血的原因对咯血病人虽然应用了各种检查方法,仍有5%~15%病人的咯血原因不明,称隐匿性咯血。
部分隐匿性咯血可能由于气管、支气管非特异性溃疡、静脉曲张、早期腺瘤、支气管小结石及轻微支气管扩张等病变引起。
•1、支气管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结核性或非结核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癌(原发性肺癌)等。
较少见的有良性支气管瘤、支气管内结石、支气管非特异性溃疡等。
•2、肺部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较少见的有肺瘀血、肺梗塞、恶性肿瘤转移、肺囊肿、肺真菌病、肺吸虫病等。
肺结核是最常见的咯血原因之一。
•3、心血管疾病•较常见的是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咯血。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引起肺动脉高压时,也可发生咯血。
•4、其他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急性传染病(如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结缔组织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