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社区照顾在我国的发展

第三节 社区照顾在我国的发展


二、我国传统的福利思想与社区照顾模式
传统的社区照顾与现代社区照顾的不同之处:
传统 适应自然经济和 专制的封建集权 统治控制社会的 需要。 中国传统的社区 照顾是为了强化“ 国”或家的纽带。 现代 建立在工业经济和个人角 色充分社会化、市民社会 充分发育的基础上的。 维系社会生活、保护个 人权利与幸福的要求
一、社区照顾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
但是我国社会的发展双对社区照顾提出了要求,推行社区 照顾是必要的,主要表现在: (1)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初级社会关 系的解体,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容纳能力带来了 沉重的压力; (2)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服务的需求大大 增加,养老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3)社区照顾模式顺应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趋势; (4)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以单位为载 体的,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的福利保障 任务逐渐从单位中脱离,被推向社会。 (5)推行社区照顾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推进 社区服务机构专业化的需要。
三、当前我国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社区照顾的探索
因此,在社区建设中,通过引进非政府的福利机构,或者 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在政府组织的支持下,建立政府体制之 外的民间福利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福利服务和公共服务,应 该成为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社区照顾制度的努力方向。 总之,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社区照顾的经验,发掘我国传 统文化中的福利思想与实践经验,通过政府和民间力量的结合 来发展社区照顾,将对我国的社会福利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 用。
三、当前我国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社区照顾的探索
近几年来我国通过推广社区服务发展社区照顾,积累了一 些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 社区照顾是社区服务的核心内容。社区服务如果不落实到 社区照顾上,至多只是一些初级的便民利民服务。而从我国社 区建设的经验来看,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往往会变成以盈利为 目的的商业行为。因此,在过去,常常出现这两种情况:一是 社区服务变成某些机构、人人或政府部门设租、寻租的手段; 二是由于缺乏资源和社区群众的参与,社区服务以轰轰烈烈开 妈,以冷冷清清告终。
二、我国传统的福利思想与社区照顾模式
在我国,社区照顾是一个既新鲜又似曾相似的事物??? 新鲜:它所使用的专业方法、组织形式和工作理念,对我 们刚刚开始的社区工作来说,是全新的、需要认真学习掌 握的。 似曾相识:邻里相伴、守望相助的传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 的历史;而家庭为核心作用的福利保障与服务制度,又的 使我国从一开始就有了以家庭照顾为基础的社区照顾的雏 形。
二、我国传统的福利思想与社区照顾模式
不合理: 这种社区照顾模式是封建专制主义和小农经济相结合的产 物。封建制的国家是一个“以家为本位的社会”。因而,在中国 传统文化里,没有公共意识和社会观念、公和私的分别。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以家庭的亲缘关系定亲疏,在这 种人际关系的定位下,社区照顾只能达有“圈内”的亲友、熟人 ,而不能给予互不相识的陌生人。
一、社区照顾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 最大特点:城乡二元结构。 社会保障的重点在城市,农村的社会保障依靠居民自筹和 集体经济。但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即使重心在城市,也 是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在: (1)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覆盖全民; (2)城市民展最低生活保障也只是针对城市贫困人口; (3)在全民发展型福利方面,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 (4)专业化的社区服务中心和机构的发展在全国范围比 较缓慢,政府的资金支持不足,推行的社区服务与政府的 政策脱钩。
三、当前我国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社区照顾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城市,公民的福利基本上由 单位或民政部门所包揽,每个人的生老病死都有基本的保障。 这样的福利模式对社会安全和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起了重 要的作用。
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1)政府和企业包揽福利供应, 造成巨大的财政和经济负担,不利于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也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2)政府和单位包揽职工的 福利责任,造成了个人对国家和单位的依赖性,以及平均主义 思想的流行,不利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3)由于资源的高 度垄断和供应模式的单一化,抑制了各种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 ,也抑制了人的各种社会需要的发展,使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市 民社会发展的幼稚阶段,直接影响了现代化的进程。
社会基础
目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求
体现的是父权主义 追求的是平等和人的尊严。 手段和理念 家长式的仁慈。 靠理性和自觉来保证
二、我国传统的福利思想与社区照顾模式
那么,传统的社区照顾模式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与现代社 会不相适应的呢?
二、我国传统的福利思想与社区照顾模式
合理: 传统的社区照顾模式采取的是政府干预与民间自助和互助 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人民基本的生活安全,为老弱病残和鳏 寡孤独提供必要的照顾,其基础是家庭和邻里的照顾方式。正 是这种照顾方式,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家庭照顾制度。 中国的家许是父母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而子女也要承担 赡养父母的责任;西方家庭的父母要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但 子女无赡养父母的责任。
第三节 社区照顾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
主要内容:
一、社区照顾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 二、我国传统的福利思想与社区照顾模式 三、当前我国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社区照顾的探 索
一、社区照顾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
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和社会工作专业兴起的背景下进行的。
我国的体制背景与英国的体制背景: 英国的社区照顾是在“反院舍化”运动中诞生的,英国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 社区照顾是伴随着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潮展开的。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机构化福利体系,更谈 不上“反院舍化”。我国的现状不是政府包办福利过多, 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严重的城乡二元分割,政府在 保障公民福利方面承担的责任过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