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鼓浪屿PPT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海港风景城市。其 西南一水之隔பைடு நூலகம்国最美城区的鼓浪屿,历来属于厦 门的行政管辖范围。
早在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厦门岛上 就有人类生活。唐中叶(公元8世纪前后)以后, 来自中原的陈、薛等家族先后迁居岛上开发与生产, 该岛遂有“新城”、“嘉禾里”之地名。宋、元时 期,岛上人烟渐繁,其北边不远的泉州港海上贸易 的繁荣昌盛进一步促进了厦门(时称嘉禾屿)社会 经济的发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1279年) 首次在岛上设立“嘉禾千户所”。
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前夕鼓浪屿的初步繁荣,明末清初, 民族英雄郑成功据金门、厦门两岛为根据地抗击南下的清军, 并于此操练水师,率兵东征,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鼓 浪屿是郑成功最初的根据地。《南疆绎史》等文献记载,郑成 功在南安故里焚青衣起兵后,立即“与所厚陈辉等90余人第一 旅遁入金门,随往南澳收集余众,得数千”,随之“移屯鼓浪 屿”,时在隆武二年(1646年)。郑氏起师伊始,军费拮据, 处境困难。恰好有一艘郑家的商船从日本开来停泊在鼓浪屿, 郑成功遂将这艘商船带来的10万两银子用来募兵和购制军械。 接着在鼓浪屿日光岩等要地屯营扎寨,设水操台练兵,并积极 从鼓浪屿引兵配合闽南抗清力量,在泉州、同安、海澄一带抗 击清军。直到永历四年(1650年),郑成功计夺厦门岛,兼 并郑彩、郑联的军队,始形成包括鼓浪屿在内的金、厦抗清根 据地。郑成功率师驻鼓浪屿前后四年,为其以后的抗清复台大 业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