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试题覆盖面较大:本套试题覆盖了七年级地理下册所有章节内容,分数分布较为均匀。

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引领学生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不压题式的教学;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必要的地理基础知识。

2.题量较大,小题分值较小:整套试题分四大题,35小题,含概65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赋分最大2分。

其目的是使考生尽可能少失分,多得分。

3.注重基础与能力的考察:本试题以考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但也对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推断能力进行考察。

目的是促使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要引领学生敢于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4.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试题的考点基本上出自地理教材中的叙述性文字,但也有读图活动题或教材以外的极少内容,比如四大文明古国中,亚洲占几个?连线题中亚洲的大熊猫等。

目的是,要求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主,但知识面要适当拓宽,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试题简单容易理解,题型较全:本套试题大的题型有四种,即选择题、连线题、读图题、探究题;读图题中含概填
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

有难度的只有问答题,但答案都很简单,且从图上就能找到答案。

6.卷面布局合理,易于学生答题:试题共6页,一、选择题共30小题,占3.5页;二、连线题两小题,每小题5个选项,占0.5页;三、读图题两小题,在试卷的第5页;四、探究题1小题共5问,在第6页。

二、分数统计
全县平均分57.6,及格率48.5%,优秀率16.5%,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3分。

抽样(18份)统计结果,得分率为68.4%,其中,一、选择题得分率为68.5%,二、连线题得分率为85.5%,三、读图题得分率为63%,四、探究题得分率为43%。

三、学生答卷中的典型问题
(一)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较差。

一些基本的地理问题都没有掌握,比如选择题中的 2.、
6、7、11、18、19、28、29小题失分率在40%以上,2、4、
7、11小题是无图考图,失分多,说明学生脑中无图,地图掌握的不好,连亚洲所临的海洋都不清楚,地理学的实在是不怎么好。

18、19、28、29所考察的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地理区域,包括俄罗斯、欧洲西部和美国,学生不知俄罗斯的
首都在哪儿,不知欧洲西部的主要工业部门是什么,不了解美国经济的特点。

这说明地理知识没有掌握到位。

(二)学生分析判断探究等能力不强。

比如说连线题的第31小题将下列地区与其特有动物对应联系,可以先将知道的连上,然后在对其它选项进行判断,是极容易得分的;同样第32小题也不难。

可失分率还达14.5%。

探究题(35小题),其实得分也不难,中南半岛名称来源,题干中已经提示是不是由中国而起的,图中就明摆着,学生愣答不上来,你说学生怎么样?同样河流与城市分布都能在图中显现,学生空题者占38%。

此题失分率最高,达57%.
(三)学生读图能力不强。

试卷第三题为综合题,要求学生读图完成问题,33小题是日本图,填注四大岛屿、两大海域名称,然后是对日本国情的判断,学生乱填一气,将日本四岛,填写成韩国、美国、英国、中国,真叫人哭笑不得。

34题南美地区图,要求填注河流及地形区名称,学生居然不知著名的亚马孙河、亚马孙平原和安第斯山脉;尤其是要求学生写出巴西的主要矿产,命题者怕是学生答不上来,
老师说考死记硬背知识,已经将矿产图例标注在图上,可有40%学生空题,有20%不认识图例纯属瞎蒙。

(四)学生缺乏答题技巧。

如选择题和连线题,都可以用排除法与确认法相结合答题,而我们的考生多数不会运用,就是乱填乱连。

再如选择题,居然有空题的学生,你说傻不傻!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抓的不够。

有许多地理基础知识学生都没有掌握,有的是学生学习态度问题,也有许多是教师的教学中抓不住要点,致使学生知识遗漏和欠缺。

比如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问题,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高新技术进步之原因;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等知识,教师教学中没有给予强调。

(二)基本训练不到位。

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学生都没有把握住,地图图例看不懂,简单的地图都记不住,如常见矿产图例,日本的领土组成,都是极为简单的问题,学生不会,其责任主要在于教师平时训练不够,或根本没有训练。

有许多学校没有填充图册和地理练习册,教师又编制不好训练题。

(三)对地理学科不重视。

我县有许多学校,因为师资力量的缺乏,精干教师多任教中考学科,对于非中考学科实行跨课制度,致使有的老师把主要精力用于中考学科教学,而将地理课置于应付状态。

还有许多学校特意安排年老体弱教师应付地理,成绩可想而知。

五、今后教学要求
(一)教师要有责任心。

教师工作就是良心活,孩子们小不懂事,但我们必须对得起良心,本着对孩子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初中地理教学。

地理是基础学科,地理知识是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又十分有用的常识。

(二)教师要多学习。

我县多数初中地理教师都不是地理专业毕业的,地理知识浅薄,但这不能成为教不好地理的主体原因。

教师要学在先:学习地理新课标、研究地理教科书、查阅地理相关资料、请教他人,自己弄懂后再去教学生。

(三)扎扎实实备好课。

作为我县地理教师,许多人的备课就是学习,要学习新课标对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要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灵活应用教材;要读地理教师用书、地图册;要先做填充图册和练习册;要学习上网查找资料;要研究本区域实际地理。

(四)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

地理课切忌读读画画背背教学法,教师要研究地理课的教法与学法,引领学生自主
学习合作探究;引领学生读图、分析、讨论、辩论,完成活动题,归纳梳理知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动手实践,验证或质疑所学理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五)进行必要的训练。

各校地理教师要把地理填充图册、练习册作为地理作业,各总校、学校必须支持此种做法。

此外要利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做更多的练习,尤其是读图填图训练。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本次考试题的难度并不很大,但及格率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对中下学生的辅导。

学生答题时不能系统全面准确答题,就是因为对基础知识学习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所致。

因此,今后的地理教学仍然应抓住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放松。

2、加强对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既是对思维能力的
训练和培养,也是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

3、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

综合性是地理事物的另一大特征,教学中应逐步教会学生正确分析自然、人文各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

只有这样,才是让学生学习了终身有用的地理。

4、关注生活和生产实际。

以生活为源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实际热点问题,采用自行设问的方式,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

教师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将生活实践中有兴趣、有价值的、与地理学科有关的问题,引进地理教学,同时注意地理教学的多样性,要有计划地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野外考察、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学以致用。

5、加强地图的教学
图象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

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贯穿在图象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

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
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

通过地理图象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动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