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新秀事迹材料)愿化春雨育桃李————记赤壁镇中学英语教师杜小丽杜小丽,女,1981年12月出生,200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7月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2005年6月任教于赤壁市电子科技学校。
2006年8月参加市教育局的教师招录考试,成绩优异,被分配到赤壁镇中学。
目前担任我校初三英语教学工作,任英语教研组组长。
杜小丽同志从教4年来,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成为学科教学骨干,在4年中带两届毕业班,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本校教师的广泛赞誉;她从教4年来,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在教师这个圣洁而又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因表现突出,她获得了多项荣誉:2006年撰写的《简笔画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小结》一文,荣获咸宁市论文一等奖;2007年她指导学生朱道乾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007年被评为赤壁市级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赤壁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潜心学习新理论,专心教学能力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杜老师始终把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追求的目标。
除坚持钻研大纲、考纲、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外,她还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等理论书籍,运用所学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在教学中,她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同时,注重加强业务教学研究,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汲取他们优秀的教学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把它们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她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创设一个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作结论的,尽量让学生作结论。
她的课堂教学,常采用对话、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英语,多用英语思考,一改农村英语教学中惯有的哑巴课堂,只重书面作题轻口语的错误作法。
杜老师用她纯正的语音,富有激情的言语,青春的活力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感染了每一个学生,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渴望。
她真正作到了让某些学生由热爱这个老师发展成为热爱英语这门学科。
爱心无私化细雨,滋润学子片片心一直以来,杜老师都是以“师生平等,和谐共处”的正确态度来对待学生。
对学生在思想上导之以德,生活上施之以爱,学习上律之以实。
她的成功经验主要是:严于律己,做好表率,注重榜样效应;联合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齐抓共管,形成育人“合力”。
她对每位学生都时刻关注,哪怕一点点进步,她都感到由衷地喜悦,真诚地给予肯定,增强他们挑战自我的信心,让基础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获,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在担任2009年初三毕业班工作时,杜老师接管的两个班学生基础很差,考试能及格的学生只有两三个,但是她没有灰心,她坚信“没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教学中,她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底子,对学生进行优化分层,因材施教。
特别在复习阶段,对上层生进行点拔,为中下层生准备和提供有关的复习资料,强化训练,从而达到上层生上档次、中下层生跨上来的目的。
由于熟悉学生情况,教学和辅导有的放矢,因此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今年中考,她班的孔佩文同学以565分数考入了市第一中学,而这个同学一年前的英语成绩却十分糟糕,连及格都困难。
正是在杜老师的帮助辅导下,她的英语在短短一年内提高很快,中考奇迹般的上了90分。
更难能可贵的是,杜老师不光搞好自己的本质教学工作,还十分关心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问题。
她善于发现问题,善于作思想工作,善于打开学生的心结。
上学期4月份的一天,上课时她发现了三班的户维新同学目光呆滞,神情异样。
下课后,她及时找到了这位同学,进过一番试探性的交谈,她暂时稳定了这名学生。
事后,她马上联系了班主任,反映了该生的情况。
经过几位老师的耐心开导,三天以后在杜老师的英语课上,户维新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而就在几天前他还在想着辍学出去打工。
熟悉杜老师的学生都说:“杜老师是个?可爱的老师?,她不但教学有方,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的知己,我们喜欢她。
”学生家长对她说:“杜老师,把孩子交给你,我们放心。
”四年的爱心付出使杜老师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四年来,每逢杜老师生日,学生们都会自发的为这为可爱的“老师姐姐”庆祝生日。
这两届的初三毕业生一直都和杜老师保持联系,逢年过节电话短信不绝!矢志不移教师路,以校为家是典范杜老师勤于教学,热爱工作是本校众所周知的。
由于她家在市内,每次只有双休日才能回家,有时初三工作忙起来,她甚至一个月才回家一次。
杜老师自幼丧父,从小由外婆和妈妈抚养长大成人,家人之间的感情很深。
而且她的外婆长期卧病在床,母亲又得了关骨节坏死,家里很需要她照顾。
但是为了工作,她从来没请过假,从来没向学校埋怨过。
2009年正月,外婆心脏病加重,不省人事,就在临终前一天,她的母亲打电话恳求她能回来看看外婆,结果杜老师却忍痛拒绝了,原因是她明天还要给学生补课,实在离不开。
谁也没想到,就在第二天的下午外婆就去世了,至亲骨肉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古人云:“子欲养,而亲不在。
”这是怎样一种遗憾!可是三天之后,杜老师又回到了学校,因为她深知,学校现在很缺英语教师,晚回一天就多耽误学生一天的功课,学生的事不可拖延,个人的情感只能放在一旁。
可有谁知道,她心中的痛苦和遗憾!杜老师的坚强和乐观是难以想象的!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为了自己的那些可爱的学生,她放弃了城市的繁华,她割舍了对亲人的牵挂,她耽误了自己的终生大事,至今还是单身一人。
爱岗敬业不言苦,无私奉献风格高杜小丽同志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后,她成了我校最年轻的党员,而且是我校唯一的女党员。
一直以来,杜老师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无论是在普通的教学岗位,还是教研组长的岗位上,她对工作总是满腔热情、一丝不苟。
在工作中她团结老同志,带领新同志,认真落实学校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
同时她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向她人学习,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无私传授给别人。
她也总是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带动和影响身边的教师,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总是换位思考,替别人想的多。
正是因为她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同事们遇到不顺心的事,都愿意跟她说,她也总是耐心地倾听,对她们进行开导,帮助她们解决困难。
由于她的敬业、爱岗、教学成绩突出,在每年一度的年终考评中,多次被同事们评为优秀,基本上都是全票。
得到了全体教职工们的一致认可。
这几年毕业新分配来的老师逐渐增多,单纯篇二:教坛新秀先进材料呕心沥血育桃李三尺讲台绘人生——松烟小学“教坛新秀”先进材料黄琴,女,出生于1985年11月,2003年8月参加工作。
在工作中,她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用自己的青春与热情书写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保持着谦虚谨慎、乐观向上的工作作风,在三尺讲台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地默默地耕耘着。
一、师爱无声润花朵,爱心接力情满园她相信爱即是教育,是学生心灵的期待,是教学成效的主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她用自己的淳淳爱心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她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把他们都当做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取得独到的进步。
她不仅用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爱着她的学生,同时也教育学生学会爱人。
本期,她在班上开展了“我为孤寡送笑声”活动:即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孩子们自发向敬老院的老人们进行募捐,买了100多元钱的礼物慰问他们,同时还以小队的形式给他们准备了节目,到达敬老院后,孩子们有的给老人们捶背,有的给老人们打扫卫生,还有的和老人们话家常,使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着这老老小小温馨的场面,她感到无比的欣慰:是爱描绘了这样一幅温情的画面,是爱谱写了一曲人性的赞歌,是爱营造了社会的和谐。
在她的熏陶下,孩子们逐渐明白要把自己的爱奉献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和需要关心与帮助的人。
她用师爱进行了爱心接力,使她的孩子们都成为了爱神的天使,将爱传向每一个角落。
二、虚心向上不懈努力,吃苦耐劳勇于实践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让粗糙的石头变成了光滑的鹅卵石。
这句话是她的座右铭,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收获成功。
学校成立了一帮一教学互助小组,她经常向指导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遇到疑难问题时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并深入到学校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堂听课,实地学习,总结经验,提取可利用的因素,有机地整合在自己的课堂中。
她订阅了《小学数学教师》、《班主任之友》、《小学班主任》等报刊杂志,从这些优秀的刊物中学到了不少的经验与方法。
在学校的各项赛课活动中,她总是积极参与,只为了能不断地超载自己,战胜自己,使自己的授课艺术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之下取得进步。
她还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每周坚持从网上观看四节优质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吸收先进的元素,并练习在自己的课堂中上好翻版课,积累经验,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三、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奇思妙想寻求管理新招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中,她坚信班级管理,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而是班级每一个成员都应共同参与的事。
在她的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每个人的肩上都肩负着自己的使命。
如张超同学成绩相对较差,但他却是一个十分勤劳的孩子,所以她就让委派他做了劳动委员,负责班各项劳动的分工与监督,每一位同学都听从他的调配。
杜霁航同学比较调皮,但他生性活泼,嗓门特大,委派他做班上的体育委员,负责组织班级体育活动,这样,体育课堂气氛活跃,全班同学都乐呵呵地学习。
在她的班级中,每一个孩子都有固定的位置,坚守着自己的轨迹,都能收获到相应的成功,获得幸福的体验。
她还善于寻找新奇的方法管理班级,众所周知学生都比较在乎自己考试成绩,因为她们觉得那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肯定,而教师进行测试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要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于是她在班上实施了“法宝”管理模式,即把学生平时表现的情况用优秀进行登记,但在学校生活中出现一次违纪事件也要相应的扣除一个优,只要得到5个优秀就可换得一个法宝。
法宝就是考试时取胜的关键,也就是说只要拥有法宝的同学,在考试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就可以向老师询问解题的方法。
在这项活动的实施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大家积极行动,都为了争取到法宝而努力,而她也在这项法宝的支持下更轻松地管理好了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