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郭丽)04416选择题答案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郭丽)04416选择题答案

《管理学基础》习题答案(部分)第一章1.以下对于管理含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事(B、管理的本质是决策)。

2.关于管理的定义,许多经济学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西蒙认为(A、管理就是决策)。

3.下列几项活动中,那一项不属于管理活动(C、钢琴家制定自己的练习计划)。

4.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成为(A、管理)。

5.管理对象中的管理核心要素是(D、人员)。

6.管理的“载体”是(A、组织)。

7.管理的基本职能是(B、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8.以下不属于管理职能的是(C、有效获取资源)。

9.在管理理论中,被认为是实施其他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础的职能是(A、计划)。

10.管理的二重属性是指(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1.管理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是为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的,这是管理的(B、社会属性)。

12.决定管理社会属性的基本因素是(C、生产关系)。

13.一个管理者所属的层次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具备(C、概念技能)。

14.下面属于层次第一线管理人员的职位是(C、部门经理)。

15.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B、总经理)。

第二章1.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A、经济人)。

2.“组织理论之父”是指(D、法约尔)。

3.提出管理十四项原则的是(D、法约尔)。

4.提出重视人的因素的是(B、霍桑实验)。

5.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的学派是(A、案例学派)。

6.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学派是(A、权变理论学派)。

7.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D、西蒙)。

8.管理过程学派强调的是(D、在建立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组织体系)。

9.权变理论提出的假设是(C、复杂人)10.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学的轰动,这就是(C、《第五项修炼》)。

第三章1.战略计划是由(B、高层管理者)指定的。

2.下列正确的陈述为(B、计划层次越高,其内容越抽象、笼统)。

3.下列正确的陈述为(C、战略计划的时间跨度越大,涉及范围广)。

4.控制活动应该(A、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5.某是生物制品企业运用原有的技术优势,开发了一种投资极大的新产品,投产后十分畅销。

几家竞争对手看出该产品的巨大潜力,也纷纷跃跃欲试。

此时,有资料证实,该产品可以通过完全不同的其他途径加以合成而投资只是原来的几分之一。

该企业顿时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从计划的过程来看,该企业最有可能在哪个环节做出了问题(D、一定派生计划,并通过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6.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的划分依据是(C、决策的重要性)。

7.业务决策,如任务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和采购等诸如此类的决策属于(C、程序化决策)。

8.在决策树中,表示决策结果的是(C、决策点)。

9.决策理论的代表人物时(C、西蒙)。

10.决策的实质阶段是(C、选择方案)。

第四章1.以下有关管理幅度描述正确是一项是(B、直接和有效的指挥和管理下级部门的数量)。

2.下列组织结构中分权程度最高的是(D、事业部制)。

3.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是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不同的管理者能力、下属素质、工作性质等因素将决定管理幅度)。

4.风化实业公司在组织结构上采用的是职能型,这种组织结构可能带来的最大缺陷是(A、多头指挥)。

5.河北省邯郸钢铁厂是一家拥有300多亿资产的巨型组织,在目前钢材多样化和高科技化的市场需求面前,您认为最适宜的组织结构形式是(D、事业部制)。

6.判断一个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依据是(C、命令权的下放程度)。

7.下面集中情况最能体现集权的组织形式是(B、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总经理在高层会议上讲到:截至昨天为止,我全面审查了各部门上个月的工作情况,发现生产量和销售量都没有完成当月指标;而其他部门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现在,我命令每个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各项指标开展工作。

凡是上个月没完成目标的部门,礼拜五必须拿出整改方案)。

8.人们发现,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组织进行变革所遇到的阻力比在历史不长的组织中遇到的大得多,其程度有时甚至超乎人们的想象。

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D、历史悠久的组织往往规模比较大,因而问题多,情况复杂,不太容易进行变革,习惯势力的作用,历史悠久的公司的社会影响较大,所以一般不敢轻举妄动)。

9.“听着!如果不是我们把产品生产出来,咱们这组织就什么都没有。

”生产部经理说道。

“你错了!”产品开发部经理打断他,“如果我们不开发出产品,那才是什么都没有!”销售部经理立即嚷道:“开发也好,生产也好,没有我们把产品卖出去,咱们这组织也就该关门了!”财务部经理最后气氛的说道:“你们都有理,可是如果不是我们记好帐,管好钱,咱组织这点家底早就没了。

”这事职能型结构的弊病的典型表现。

职能型结构的优点是(C、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发挥专家的作用)。

10.下面的哪张情况下适合采用矩阵制结构(B、规模较大、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的组织)。

第五章1.领导的本质是(C、影响力)。

2.注意对个人特质研究的理论是指(C、领导行为理论)。

3.在《管理才能探索》一书中研究探索了八种个性特征和五种激励特征的管理学家是(D、吉塞利)。

4.斯多迪尔和沙特尔提出的领导理论是(A、四分图理论)。

5.认为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方法,组织管理应根据组织所处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随机应变的理论是(C、领导权变理论)。

6.根据勒温的理论,工作效率最高的领导类型是(C、民主式领导)。

7.既高度重视人际关系,又重视抓组织工作的领导方式(A、高关怀高组织的领导者)。

8.根据管理方格理论,(D、团队型)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

9.领导者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树立具有挑战性的组织目标,激励下属想法设法去实现目标,迎接挑战的领导方式是(B、支持型领导方式)10.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参与决策,领导者着重给下属以支持及其内部的协调沟通的领导方式是(D、授权式)。

第六章1.某公司董事会召开会议,对研究开发部提出了目标要求,即研究开发部经过努力必须在一定时期内为公司各关键市场推出具有较高市场份额的产品。

对于这一要求,你认为下列评价中哪个更有道理(D.应综合考虑上述意见所反映的问题)。

2.某公司推销员张某,在2000年上半年工作中一人实现了80万元的销售业绩,在同行业的推销人员看来这已经大大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

张某明确的像销售主管提出额外奖金的要求,但在最后只见到对销售业绩排在前10名的人张榜表扬,根本没有发奖金的迹象。

张某变得非常失望。

假如这位销售主管是一位称职的管理者,你认为他不会给推销员发额外奖金的最大可能是(D.公司没有预先制定计划标准,缺少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3.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一下哪张评论最符合管理原则(B.企业要选择关键控制点)。

4.控制工作中,评估和分析偏差信息时,首先要做的是(A.判别偏差产生的原因)。

5.老王今年夏天购买了一台海尔空调,在售后服务人员走后不久,一位小姐打电话来问候:“您购买的海尔空调质量是否满意?安装是否满意?如果有什么问题请随时告诉我们······”经分析,这个电话最不可能包含哪个功能(C.对售后服务人员实行监督)。

6.某公司的目标是长期利润最大化,下列活动哪一项最有可能削弱公司的这一目标?(C.资助当地孤儿院的修建工作)。

7.在现代管理活动中,管理控制的目标主要是(D.纠正偏差,修订计划,保持组织这一系统的稳定进行)。

8.制定控制标准的过程中通常包含如下内容:(A.1.确定控制对象,2.选择关键控制,3.制定控制标准)。

9.一个工人每天或每周必须生产一定数目的零件,他必须保持不超过1%的废品率,在指定的六个月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工作,在生产特定数目的零件时不能超过所规定的物资消耗。

对于控制来讲,这是在(D.明确控制标准)。

10.下面几种情况是同一类型的控制(D.1.2.3是同一类型的控制。

1.根据组织结构所规定的职位要求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对于这些职位上的人员的技术和素质要求,对管理者和非管理者进行选聘,考证和培训。

2.企业运用统计抽样的方法对进厂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

3.农药供应企业根据当年的虫害预报调集农药,做好储备)。

第七章1.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最根本原因(D.人的内在需求)。

2.下述关于“激励”概念的理解中,哪种是正确的?(D.通过使被激励者的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使其产生所期望的行为)。

3.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C.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4.领导常用“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去激励下属,这是一种(D.目标激励)。

5.依据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双因素理论指出,在工作中存在一种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有关,能够促进人们积极进取的因素,叫做(B.内在因素)。

7.以下哪种因素不属于赫茨伯格所认为的保健因素(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8.一个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B.升职)。

9,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D.需要)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理论。

10.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激励程度=期望值*(C.效价)。

第八章1.(A.沟通)是指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传递或交换,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

2.(C.平行沟通)能协调组织横向之间的联系,在沟通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3,以下不属于非语言沟通的是(A.图表)。

4.(A.工具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同时也将发送者自己的知识、经验、意见和要求等告诉接受者,以影响接受者的知觉、思想和态度体系,进而改变其行为。

5.(A.人际原因)主要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程度和相似程度。

第九章1.(A.团队)是指通过成员之间的高度积极、自觉协作来实现群体统一目标的组织形态。

2.剑桥产业培训研究部前主任贝尔宾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多年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著名的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即一支结构合理的团队应该由(D.八)种人。

3.(C.多功能型团队)是由来自同一种等级不同领域的员工组成,成员之间交换信息,激发新观点,解决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4.(A.协作性)是群体和团队最根本的差异。

5.以下属于团队的作用于意义的是(C.相互鼓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