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英语言文化对比翻译

汉英语言文化对比翻译

汉英语言文化对比与翻译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语言文化差异 (3)1、词汇本身的意义 (3)2、词汇的文化差异 (3)二、世界观和价值观差异 (4)1、文化行为差异 (4)2、了解日常生活方式和交际模式 (4)三、语言的理解与分析 (4)1、结构分析 (5)2、语义分析 (6)结束语 (6)参考文献...................................................。

.. (6)[摘要]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本文对英汉语言在语言自身、价值观、成语谚语文化、语用理解等跨文化差异方面作了简要探讨。

汉英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心理过程即对两种语言的分析理解过程。

这一理解过程是汉英翻译的关键。

只有理解判断正确,做到表达自然地道,再现原文风格。

[关键词]文化差异分析翻译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汉英翻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表面上看,汉英翻译只是把汉语原文的表层结构直接转化为英语的表层结构,但是这并不能正确刻画出译者所经历的语言心理过程,即理解过程。

汉英翻译的过程不是汉语(原文)一字词对应一英语(译文),而应该是汉语(原文)一理解、分析 +对比、选择一表达一英语(译文 )。

汉英翻译不是“对号入座”,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

汉英翻译必须采取英文的句法来表达汉文的意念。

如照汉语逐词硬译则译出来的只不过是一堆让人费解的英语拼凑罢了。

从语言心理的运作上看,译者须先将汉语语法结构和语义两个层面的深层结构了解清楚,并分析成若干语法与语义单位,然后再将这些单位一一转化成英语的语法及语义单位,最后经过重整组合才能成为译作。

以下即是对语言文化差异及翻译的分析。

一、语言文化差异语言自身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语义方面的差异。

词汇的语义:一方面是词汇本身的意义,另一方面是词汇的文化意义。

词汇语言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的文化意义上。

本身意义相同的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其文化意义可能有相同、空缺和冲突等三种情况。

1、词汇本身的意义:laborer指干体力活的劳动者,worker既指体力也指脑力工人,而在汉语中,劳动者和工人没什么区别。

ambition在中国词典中意味着野心,但在美国词典中还有进取心的意思。

中国文化中的“客气”,在英语中很难找到恰当的对应词。

汉语中的“关系”和英语中的relation也不完全对等,“关系”在汉语中可能是个具体的概念,如,“他的关系很硬”是指他认识人好办事等,而在英语中“relation”则表示抽象的概念。

2、词汇的文化差异:文化意义相同的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通常没有麻烦,问题在于文化意义空缺及文化意义冲突的词汇,往往导致交流达不到目的,引起误解甚至交际失败。

英语中的hippy,cowboy,不了解英美文化的人一定不知其意。

同样汉语中的“民办教师”“农转非”“希望工程”等词,英美人也难解其意。

在中国代表帝王的龙,在英美却是邪恶的化身,因此汉语的“亚洲四小龙”只好译成“Four tigers”。

中国共产党党旗上镰刀和铁锤图案,在德国人看来却如临大敌,避之唯恐不及。

英语中“bat”通常是丑陋、凶恶的代名词,而对于中国人,就因为“蝠”与“福”同音,便将蝙蝠视为幸福的象征。

又如“peasant”(农民),毫无贬义。

《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

《新编韦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在产品商标的翻译上,需了解有关词语在目的语中的文化意义。

据资料显示“白象”电池前些年在国内十分畅销,却被误译为“white elephant”,殊不知,译文在英语中指“大而无用的东西,谁还买它呢?”又如:饮料名Coca-Cola 开始被人译为“卡口卡脖”,国人无人敢问津,而译成“可口可乐”后就打开了市场,这都是文化的作用。

二、世界观和价值观差异教育和共同的文化背景往往使一个民族的人民具有类似的价值观。

而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有时差异很大。

世界观价值观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的表达与理解。

1、文化行为差异。

我们设想一下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

外国人要学会正确使用“我说一点肤浅的意见,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这样的句子,除了需要语言本身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习得中国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同样是接待顾客,不同国家的商店,营业员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

中国:你买什么?欢迎光临。

美国:Can I help you? 反映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规则:中国的营业员接待顾客纯粹从买卖的关系出发,美国的营业员把顾客当作要帮助的对象。

2、了解日常生活方式和交际模式。

在中国对道谢的答语常是“这是我应该做的”,但如直译:“It's my duty to do so.”就不恰当了,对方可能误解,以为你是不情愿帮助他的,应回答:“my pleasure.”中国传统上以家庭为本位,而西方以个人为本位,这是不一致之处;中国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西方有“East, West, home is best”,这却是一致之处。

上课迟到了,中国人须敲门,喊一声“报告!”允许后才走进去;英美人则不同:If one is late for class in UK or the US, one should go in as quietly as one can and take a seat.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听美国人说:“We must get together soon.”,就以为是正式邀请,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句客气话。

正式邀请比客气话要具体的多,一般来说邀请需要包括时间地点,如:“Come over for dinner next Saturday night.”是明确的邀请。

三、语言的理解与分析1、结构分析(1)从语言形态学即按语法结构中形态变化体系的特征来看,汉语无曲折形态变化,而是依靠附加助词使词的结构发生变化来表示不同的语义、语法范畴或语气。

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其词序与功能词的表意功能和语法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汉语的语法关系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体现的。

例如:A.那声音把我吓坏了。

B.你看见了什么?而在英语中,情况就不同了。

英语属于综合型语言,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

英语有曲折形态变化,词的语法意义是通过词的附加成分、词根的语音变化以及词序的变化来体现的。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灵活地掌握汉英语言转换,根据英语语言结构特征再现汉语意念。

因此,例A、例B汉语句子的英译分别如下: A .The noise frightened me.B .What did you see?(2)英语语法比较严密,重形合,连接词多;在主从复合句中,各分句主次分明,从句须用连接词引导;并列句中各并列的分句则用并列连词、分号或逗号连接起来;英语句中有句,句构复杂。

而汉语则重意合,其各成分的连接往往不靠一定的联接词,所谓语不接而意接,全凭句子含义的内在联系。

在实践中,不妨根据英语的固有特点,在合适的地方补出汉语原文所无或未明白表达出的连接功能词,使译文既符合原意,又通顺可读。

例如: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英译:To boldly arouse the masses and expand the people’s forces tha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our Party,they will defeat the aggressors and build a new China.此句中,汉语句中无连接词,译成英语时,需根据意义加上 that和 and,原文的意义才会明白译文也就流畅可读。

又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英译:As you sow,so will you reap.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英译:when a man gets to the top,all his friends and relatives get there with him .例: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英译: Mountains,though not very high,are famous where immortals dwel1.3、汉英两种语言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在翻译实践中需要特别注意。

英语是一种主词非常明确的语言,任何时候主语都不能轻易被省略。

而汉语是一种突出主题的语言,主词在句中有时被省略需要译者理解才能在英译文中表现出来。

例如:很高兴接到你的贺函,对此谨向你表示感谢,英译:I am very happy and grateful to receive your message of greetings.显然,主词“我”被省略了;汉语中许多这种类型的句子。

例如,“见到你很高兴”,“很抱歉让你久等了”,等等。

例:弄得不好,就会前功尽弃,英译:If things are not properly handled,our labor will be totally lost.此句中,译者根据句子意义补出了主词“things”,连接词“if”,一个完整的英文句子就形成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汉语双名词句子结构的英译。

例如:他肚子饿,英译:His hungry.(不能译成:“His stomach is hungry”). 例:他品性不好,英译:He has a flawed character.(不能译成:“His character is bad”.)上文提到的汉语习语,除了在原文中无连接词外,同时还兼具有“主词缺勤”的特点。

译成英文时必须补上主词。

例: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英译: Although you may escort a guest a thousand miles,yet must the parting come at last.例:打蛇先打头,擒贼先擒王,英译: If you want to kill a snake you must first hit it on the head,and if you wan t to catch a ban d of robbers you must first catch their leader.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上除了上述主要特点外,还有许多特殊的结构和语序。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必须作种种有意识的心理运作,把每个意思在语列中的安排根据英语语言特点作一定幅度的调整。

只有通过这种语言结构的变通,译文才不至于错误难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