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酸特拉唑嗪致尿失禁1例

盐酸特拉唑嗪致尿失禁1例

盐酸特拉唑嗪致尿失禁1例肖彦革1,2,张倩影3,汤智慧1(1.解放军总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中心,北京 100853;2.安阳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安阳 455000;3.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 1例54岁女性患者,因高血压伴肾上腺增生给予盐酸特拉唑嗪(2 mg,qn)。

用药第7天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未予处理。

剂量加倍(2 mg,bid)后第2天患者出现尿失禁。

剂量减半后(2 mg,qn)第3天,患者尿失禁症状逐渐缓解,但尿频、尿急等症状持续存在。

停药24 h后,患者尿频、尿急等症状完全消失。

[关键词] 特拉唑嗪;尿失禁;药品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 – 8157(2017)06 – 0386 – 02 One cas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induced by terazosin hydrochlorideXIAO Yan-ge1,2, ZHANG Qian-ying3, TANG Zhi-hui1(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People's Hospital of Anyang, Anyang 455000, China; 3. Department of Pharmac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A 54-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hypertension and adrenal hyperplasia was treated with terazosin (2 mg, qn). Frequent micturition and urgent urination occurred on the seventh day. Urinary incontinence occurred on the second day after doubled dose of terazosin (2 mg, bid) and disappeared on the third day after a reduced dose (2 mg, qn), but the symptoms of frequent micturition and urgent urination remained. Frequent micturition and urgent urination resolved completely after terazosin was withdrawal for twenty four hours.[KEY WORDS] Terazosin; Urinary incontinence; Adverse drug reaction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因“高血压5年,发现左肾上腺增生22 d”于2016年4月14日入院。

5年前因耳鸣检查血压升高,血压最高达190/120 mm Hg(1 mm Hg = 0.133 kPa),先后服用卡托普利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吲达帕胺片、缬沙坦胶囊等多种药物控制血压。

2016年3月23日就诊于某医院,CT提示左侧肾上腺增生,给予盐酸特拉唑嗪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批号:15042101)2 mg,qn;缬沙坦分散片80 mg,q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bid,控制血压。

患者服药第7天出现轻微的尿频、尿急症状,未予处理。

2016年3月31日于我院门诊调整降压方案为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qd,盐酸特拉唑嗪胶囊2 mg,qd,患者尿频、尿急症状较前加重。

2016年4月4日调整盐酸特拉唑嗪胶囊为2 mg,bid,患者出现严重的尿失禁,走路或上下楼梯均出现严重的漏尿现象,服药2 d后将盐酸特拉唑嗪胶囊减量为2 mg,qn,尿失禁症状逐渐缓解。

入院后给予盐酸特拉唑嗪片(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658955U)2 mg,qn,患者尿频、尿急症状较前减轻。

2016年4月20日停止使用盐酸特拉唑嗪片24 h后,尿频、尿急等症状逐渐消失。

患者双侧扁桃体切术后16年,甲亢病史14年,阑尾炎切除术后8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特殊家族史;育有1子1女;53岁绝经。

入院查体:T 36.3 ℃,BP 140/82 mm Hg,身高165 cm,体质量65 kg。

实验室检查(2016年4月15日):K 3.86 mmol·L-1,Na 137.8 mmol·L-1,Ca 2.25 mmol·L-1,葡萄糖5.58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6.3%,尿素6.34 mmol·L-1,肌酐59.7 µmol·L-1,胱抑素C 0.93 mg·L-1(0.45 ~ 1.25 mg·L-1),WBC 7.41×109·L-1,N% 45.4%,CRP < 0.327 mg·dL-1(0 ~ 0.8 mg·dL-1),尿pH 5.0,尿比重1.005,尿红细胞镜检阴性,尿白细胞镜检阴性,尿亚硝酸盐试验阴性,快速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13[基金项目] 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项目(2015FC-CXYY-2002)[通信作者] 汤智慧,女,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E-mail:tangzhihui301@[作者简介] 肖彦革,女,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E-mail:314167496@· 386 ·mg·g-1(< 37 mg·g-1)。

超声:双肾、膀胱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2 讨论盐酸特拉唑嗪为长效的选择性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临床广泛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1-2]、严重高血压以及肾上腺疾病功能试验筛查期间的血压控制。

盐酸特拉唑嗪主要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心脏及循环系统损害,其临床常见的不良反为头晕、心悸、无力、嗜睡、恶心、头痛、体位性低血压及皮疹等[3]。

其中,尿失禁比较罕见。

2.1 盐酸特拉唑嗪致尿频和尿失禁的关联性评价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采用的标准[4],判断该例不良反应事件可疑药物的相关性:1)该患者服用盐酸特拉唑嗪前无尿频、尿急等症状,服药后第7天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

剂量加倍后第2天出现尿失禁;剂量减半后,第3天尿失禁症状逐渐缓解。

用药与不良反应出现有合理的时间关系。

2)尿频和尿失禁等泌尿系统症状符合盐酸特拉唑嗪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

3)停用盐酸特拉唑嗪24 h后,尿频、尿急等症状逐渐消失。

4)患者未再次使用盐酸特拉唑嗪。

5)患者入院查血钾、血钙和血糖均正常,无渗透性利尿;尿素、血肌酐、胱抑素C及快速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均正常,肾小球滤过率90.88 mL·min-1·1.73m-2,肾功能无异常;血钠及尿比重无异常,暂不考虑尿崩症和精神性多饮;血常规、CRP和尿常规均未见异常,且患者无尿痛,不考虑泌尿系统感染;双肾、膀胱超声未见异常,不考虑膀胱占位性病变;排除其他可导致尿频、尿急和尿失禁的原因。

盐酸特拉唑嗪与该不良反应相关性符合前3项,判定为很可能相关。

2.2 盐酸特拉唑嗪致尿频或尿失禁的可能机制和影响因素特拉唑嗪通过阻断膀胱颈和尿道平滑肌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平滑肌松弛,从而改善尿流速,导致尿频或尿失禁[5-6]。

刘海净等[7]对Medline、Embase 和Pharmbase数据库近5年发表的药物对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总结发现,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α受体拮抗剂均可引起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Marshall等[8]对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与尿失禁的患病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受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女性患者,其尿失禁患病率显著升高,但与肥胖、慢性肺部疾病以及是否使用噻嗪类或袢类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因素无明确相关性。

2.3 盐酸特拉唑嗪等α受体拮抗剂致尿频或尿失禁的临床转归及处理措施Marshall等[8]对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与尿失禁转归情况的研究发现,停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后症状可完全缓解。

临床采用盐酸特拉唑嗪等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根据国家ADR中心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判定为肯定或很可能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立即停用可疑药品。

综上,本文提示临床在应用盐酸特拉唑嗪等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泌尿系统的症状,如果出现尿频、尿急或尿失禁等临床表现时,应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及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排除泌尿系感染及膀胱占位性病变后,应考虑药物性尿失禁的可能。

[参考文献][1] 王翔,陈忠,卢慕峻,等.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及下尿路症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32(3):206-208.[2] 杜广辉,齐隽,宋健,等.盐酸特拉唑嗪治疗中国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31(5):343-346.[3] 彭丹冰,彭源.92例特拉唑嗪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1,8(8):504-505.[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工作手册[S].2005:46. [5] Awad SA, Downie JW, Lywood DW, et al. Sympathetic activityin the proximal urethra in patients with urinary obstruction[J].J Urol, 1976, 115(5): 545-547.[6] Donker PJ, Ivanovici F, Noach EL. Analyses of the urethralpressure profile by means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drugs[J]. Br J Urol, 1972, 44(2): 180-193. [7] 刘海净,刘海洁,叶敏.药物引起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0,2(1):44-47.[8] Marshall HJ, Beevers DG. Alpha-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and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prevalence and reversibility[J].Br J Clin Pharmacol, 1996, 42(4): 507-509.(收稿日期:2017-03-15 修回日期:2017-06-03)· 387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