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测绘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测绘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测绘技术》课程标准(60学时)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制图与CAD技术模块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安排在学完《机械制图与CAD技术基础》课程之后,通过对机械装配件(或部件)的测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机械测绘的工作方法,训练学生利用所学的工程制图知识对典型的机械装配件(或部件)、零件进行工程制图的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胜任工作岗位要求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力求体现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发展规律,在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以完成工作项目下的任务教学为主线组织教学。

(三)课程设计设计思路本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突出应用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本课程在内容的组织上由机械零件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台虎钳和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测绘三个项目训练组成。

其中台虎钳和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测绘为两个重点训练项目。

为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各训练项目由一系列任务组成,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后,梳理出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提高执行力的过程。

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机械测绘训练使学生学会机械测绘的工作方法,能够正确识读测绘常用量具,绘制零件草图,根据装配关系绘制出装配图和工作图。

同时通过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认真、规范的工作作风。

(二)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测绘技术的相关知识,掌握机械测绘的基本概念与工作方法。

(2)了解常用的测量工具的种类及适用场合,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调整及使用方法。

(3)具备对常见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进行技术测量的能力。

(4)会绘制装配件装配示意图;能徒手绘制零件、装配件草图;能运用CAD软件正确绘制机械零件图、装配图。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一体化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技术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

(6)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培养严格遵守规范,踏实工作,善于分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各种工程问题。

(4)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5)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6)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三、内容标准(一)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明确机械测绘的目的、要求和工作任务,学会利用基本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百分表等测量直线尺寸、回转面直径、壁厚、圆角等几何要素。

学会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机械测绘的基本步骤。

活动安排:(1)成立学习小组,确定小组内各成员的职责、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制定时间进程表。

(2)准备测量工具、参考资料。

考核要求:本部分内容采用过程评价和项目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评价占50%,评价的手段包括研讨、选择、收集参考资料、运用网络资源等。

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内成员合理分工、科学制定工作进程表、参考资料的准备、测量工具的选择、识读以及其他机械测绘准备工作完成情况。

学生的自评占25%,包括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按时、独立完成任务情况。

小组评价占25%,包括乐于请教和帮助同学、小组活动协调和谐、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学习态度等。

(二)台虎钳的测绘教学目标:通过台虎钳的测绘,使学生了解机械测绘的工作方法与步骤,能正确拆卸和装配测绘对象,知道其内部构造与原理,并画出装配示意图。

能正确、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相关零件的尺寸,正确地画出零件草图和标注相关尺寸。

能熟练使用CAD软件正确绘制装配图、零件图并科学、合理地提出技术要求。

活动安排:1.按序拆卸台虎钳2.零件编号、测量几何尺寸、绘制零件草图3.绘制装配图4.拆画零件图知识要点:1.机械零件测绘的基本流程。

2.台虎钳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3.装配示意图的画法。

4.零件草图的画法。

5.装配草图的画法。

6.利用CAD软件画装配图、零件图的方法。

技能要点:任务一台虎钳的工作原理及构成1.知道台虎钳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场合。

2.按序拆卸台虎钳,各零件编号,观察台虎钳的结构组成。

3.按序装配台虎钳并画出台虎钳的装配示意图。

任务二画零件草图1.正确选择台虎钳各零件的表达方案。

2.画出台虎钳各零件草图。

3.正确测量、记录台虎钳中各零件的相关尺寸并标注在零件草图上。

4.会对标准件、常用件进行测量、查表、登记。

任务三 CAD环境下绘制装配图1.在分析台虎钳结构的基础上选择表达方案。

2.利用CAD软件画出零件相关视图。

3.利用CAD软件拼画出台虎钳装配图。

4.按照台虎钳工作要求,合理选择装配图中各配合件的配合性质及其他技术要求。

5.正确进行台虎钳装配图尺寸标注。

6.正确地注写台虎钳装配图技术要求。

任务四 CAD环境下绘制零件工作图1.在CAD环境下画出台虎钳泵体的工作图,完成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注写等工作。

2.在CAD环境下画出台虎钳泵盖的工作图,完成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注写等工作。

3.在CAD环境下画出台虎钳齿轮轴的工作图,完成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注写等工作。

知识拓展会实现三维CAD环境下台虎钳零件建模及组装。

(三)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测绘教学目标:通过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测绘,使学生了解机械测绘的工作方法与步骤,能正确拆卸和装配测绘对象,了解其内部构造与原理,并画出装配示意图。

能正确、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相关零件的尺寸,正确地画出零件草图和标注相关尺寸。

能熟练使用CAD软件正确绘制装配图、零件图并科学、合理地提出技术要求。

活动安排:1.按序拆卸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2.零件编号、测量几何尺寸、绘制零件草图3.绘制装配图4.拆画零件图知识要点1.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使用场合及结构组成。

2.装配示意图的画法。

3.零件草图的画法。

4.装配草图的画法。

5.CAD软件的应用。

技能要点任务一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及构成1.知道减速器工作原理及使用场合。

2.按序拆卸减速器,各零件编号,观察减速器的结构组成。

3.按序装配减速器并画出减速器的装配示意图。

任务二画零件草图1.正确选择减速器各零件的表达方案。

2.画出减速器各零件草图。

3.正确测量、记录减速器中各零件的相关尺寸并标注在零件草图上。

4.会对标准件、常用件的进行测量、查表、登记任务三 CAD环境下绘制装配图1.在分析减速器结构的基础上选择表达方案。

2.利用CAD软件画零件相关视图。

3.利用CAD软件拼画出减速器装配图4.按照减速器工作要求,合理选择装配图中各配合件的配合性质及其他技术要求。

5.正确进行减速器装配图尺寸标注。

6.正确地注写减速器装配图技术要求。

任务四 CAD环境下绘制零件工作图1.在CAD环境下画出减速器机座的工作图,完成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注写等工作。

2.在CAD环境下画出减速器上机盖的工作图,完成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注写等工作。

3.在CAD环境下画出减速器主动齿轮轴的工作图,完成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注写等工作。

*4.在CAD环境下画出减速器从动齿轮的工作图,完成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注写等工作。

*5.在CAD环境下画出减速器从动轴的工作图,完成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注写等工作。

任务五学习小结1.完成学习小结。

(建议约2000字左右)知识拓展能在三维CAD环境下进行减速器装配后的仿真运动,能实现从三维零件自动转化成工程图。

(四)台虎钳和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测绘考核要求:表一:四、课程教学建议1.学时分配建议表2:2.教学建议(1)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工作方法的教育,以项目为导向,体现“做中学的职业教育思想。

(2)严格的管理与要求,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训练中要注重学生职业规范的养成教育。

(3)应尊重和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形成。

(4)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设定了必做任务和选做任务。

标“*”的为选做任务。

(5)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和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与学生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讲评和小结,鼓励学生质疑,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3.考核评价建议注重过程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和提高,又要关注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团队合作等职业规范与素养方面的形成和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获得结果的过程中所作的努力。

既要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要关注学生的自评、互评。

建议对于工作过程评价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完成质量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

表3 ;参考评价表五、教材开发选用与教学资源建设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技术训练教材。

2.根据五年制高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院本教材。

教材开发的建议为:(1)选取的训练项目应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2)教材编写应以实践性为主,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3)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

(4)利用网络课程平台,构建多媒体教学、开放式教学等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六、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以每班45人计,每组5—6人)1.绘图教室大小合适,光照条件良好,绘图桌、凳,图板,丁字尺完好。

2.台虎钳、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每组一只。

3.每组配备量具与工具:0-150游标卡尺、钢直尺、活络扳手、螺丝起子、螺纹环规、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各一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