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班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目录
1 导言。

2
1.1 目的。

2
1.2 缩写说明。

2
2 应用环境。

2
2.1 系统运行硬件环境。

2
2.2 系统运行软件环境。

3
2. 3 系统设备配置。

3 3系统设计。

4
3.1 系统功能设计。

4
3.2 系统代码设计。

4
3.2.1 系统代码设计要求。

5
3.2.1 系统代码设计内容。

5
3.3 输入输出设计。

6
3.3.1 输入设计。

6
3.3.2 输出设计。

7
4 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

8
4.1 层次化模块结构图。

8
5 总结。

8
1、导言
1.1 目的
本项目是为我们班级信息管理而开发的,由于大学活动多,各种资料打印费用大,时间比较分散,而且在大学里有很多通知文件,为了节省时间和费用,便于有效管理。

本系统还记录班级成员的基本信息,班级活动等,便于学生随时查询班级信息,便于一个班级增强凝聚力,信息的集中管理。

为了实现辅导员的通知能顺利的到达每一个学生,学生的各项活动能被完整有效的保存,所以建立此系统。

1.2 缩写说明:
JSP
Java Server Page(Java服务器页面)的缩写,一个脚本化的语言。

UML
Java Server Page(Java服务器页面)的缩写,一个脚本化的语言。

CM
commission 班委的缩写,一个脚本化的语言。

HT
Head teacher 班主任的缩写,一个脚本化的语言。

ST
Students 学生的缩写,一个脚本化的语言。

SM
Schoolmaster 老师的缩写,一个脚本化的语言。

2、应用环境
2.1 系统运行硬件环境
本系统的硬件环境如下:
●客户机:普通PC
⏹CPU:P4 1.8GHz
⏹内存:256MB以上
⏹分辨率:推荐使用1024*768像素
●WEB服务器
⏹CPU:P4 1.8GHz
⏹内存:256MB以上
●数据库服务器
⏹CPU:P4 1.8GHz
⏹内存:256MB以上
2.2 系统运行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和 window 7
●数据库:SQL Server 2000
●开发工具包:JDK Version 1.4.2
●JSP服务器:Tomcat
●浏览器:IE6.0
2.3系统设备配置
计算机硬件配置方案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系统吞吐量、系统响应时间、系统可靠性、数据管理方式等等。

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考虑的物理结构和硬件配置,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所选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和数据系统特点来综合进行考虑需要的配置方案是以下:Cpu:i nte r Penti umⅢ500 MHZ(或更高)
内存:256M(或以上)
硬盘:40G(或以上)
打印机:HP1020
标准键盘和鼠标以及显示器
在系统软件配置如下:Mi csoft wi ndowsxp vi sual foxpro6.0(或以上)
图B-1
3系统设计
3.1 系统功能设计
图B-2 系统总体的功能结构图
3.2 系统代码设计
3.2.1代码设计要求
1).源程序的正确性是对程序质量的最基本要求;
2).源程序的简明清晰,才便于验证源代码和模块规格说明的一致性,容易进行测试和维护;
3).源程序的清晰与效率之间常存在矛盾,要求清晰性好的程序一般效率较低,而要求效率高的程序一般清晰性较差。

对于大多数模块,编码时应该把简明清晰放在第一位。

4).除了编码阶段产生源代码外,在测试阶段也需要编写一些测试程序,用于对软件的测试。

5).采用顺序编码法和数字编码相结合。

3.2.2 代码设计内容
新系统设计代码,一方面可统一信息管理,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数据输入。

产品代码为数字字符,功能代码为混合码,采用顺序编码结构。

名称代码、用户代码为字符码。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凡是需要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录入、审核某种产品时,只需要输入产品代码即可,而且代码表显示在输入或输出窗口中,用户不一定要记住学生的代码可随时通过系统联机查询。

具体代码:
1)名称代码 BJXXGLXT 班级信息管理系统
2)功能代码 G.01删除 G.02增加 G.03修改G.04录入 G.05查询 G.06审核
3)用户代码学生S 教师T 管理员A 系主任M
4)产品代码 01 个人信息 02考试信息 03 成绩信息 04班级集体05活动信息 06 课程变动信息 07放假信息
3.3输入输出设计
3.3.1输入设计:
1)输入屏幕设计,即人机对话:菜单式、填表法、应答式
2)基本思想-采用交互性的输入操作只要求输入者输入必须输入的内容,如标识号,由计算机在系统中查找该标识号所指代的对象。

如果查找到该对象,则将该对象的其它关键性说明信息填写于屏幕上的相关位置,以让操作者进行比对确认,在确认对象后,开放对该数据对象的相关操作的输入域,供操作者进一步输入操作要求。

操作者最终显性或隐性确认所有输入操作后,转入下一步处理
3)输入屏幕的设计原则
说明的显著性:让操作者明确应输入哪些数据及如何输入
操作的引导性:有明确的输入引导及帮助信息
转换的流畅性:在进行多条记录的输入操作中,应考虑输入者的操作习惯,以隐性方式进行操作转换(当然重大性数据或关键操作的确认可适当采用显式转换方式
4)输入方式设计
输入方式设计主要是根据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的要求来确定数据输入的具体形式。

常用的输入方式有:键盘输入、网络数据传送两种形式。

通常在设计新系统的输入方式时,应尽量使输入接近数
据源,减少重复输入次数。

(1)键盘输入
键盘输入方式(key-in)包括联机键盘输入和脱机键盘输入(通过键到盘、键到带等设备,将数据输入到磁盘/磁带文件中然后再度入系统的设备)两种方式。

(2)数据存储器传送数据
即数据输出和接收双方事先约定好的传送数据文件的标准格式通过活动硬盘/闪存U盘/光盘传送数据文件。

5)输入格式
利用智能输入方式,由计算机自动将输入送至不同的表格
3.3.2输出设计:
1)输出内容:学生相关通知文件,班级成员的基本信息,学生成绩,班级活动等信息。

2)输出格式:输出的内容为报表形式,以表格形式的格式打印输出。

3)输出设备:形式打印机。

4)输出介质:普通打印机。

图B-3 报表生成器设计
4、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
4.1层次化模块结构图
层次化模块结构图主要描述了整个班级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结构以及各类模块之间的关系。

图B-4 层次化模块结构图
5、总结
本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需求分析中的查询、输入、输出等功能,能够让管理员用户(班委、辅导员)进行学生信息的添加、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查询,学生信息的删除、打印等。

能够让管理员进行人员管理,包括修改和查询所有学生的信息等功能。

本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班级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和自动化,减轻了班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班级信息管理的效率,为班级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