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本文针对人本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企业人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在企业管理中运用人本管理的措施与途径:确立人本管理理念、构建特色企业文化、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对管理科学、人文科学以及人的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视所推崇,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
但由于每个企业对人本管理的基本理念、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在实践中人本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何更好地理解人本管理的含义,真正改变以“物”、“事”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更加深沉、更加高级的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一、当前企业人本管理的现状第一,缺乏人本管理理念的确立。
我们曾对一些企业的人本管理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有的企业对于人本管理的做法常常是有条件就做,有需要才做,碰到问题赶紧做,随心所欲,毫无理论性和战略性可言,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完整的人本管理的理论体系。
有的企业把人本管理和经营管理当成一对“虚”与“实”,“软”与“硬”,“有形”与“无形”的关系,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有形的、实的、硬的,而人本管理是无形的、软的、虚的。
有这样的认识,就会认为人本管理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东西。
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源,就是缺乏人本管理的理念。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融入人本管理之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成员所共同特有的价值观,是人本管理的一部分。
为什么有的企业薪资待遇很高,员工却频繁跳槽。
关键在于有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缺乏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与公司战略、愿景目标相结合,在理念提炼上比较抽象,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只注重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中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培育,没有把正确的价值渗透到每一位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和企业的理念错位,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融入人本管理之中,员工缺乏精神活力和工作的动力。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
不少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是延用计划经济体制那套人事管理模式,无法突破人事管理的界限,没能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将员工作统一的规划,更未制定出符合国家政策的选择、培养、任用和激励等规定,以达到尽可能利用人的创造力。
就目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看,人事配置手段较弱,形不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的机制;培训机制不健全,员工自身素质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不注重为员工营造和谐和愉快的工作环境,员工安定感、满足感和归属感较差,劳资关系紧张;激励机制不健全且手段单一,人才流失严重。
二、企业管理中应用人本管理的措施与途径第一,确立“人本管理”理念。
作为一个企业,强调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来运行,不再把人作为管理工具或手段,是对人的认识的升华。
首先,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
把人看成具有思维和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由原来将员工视为成本负担转变为有价值的重要资源;第二,建立以人为本的领导机制。
企业人本管理最重要的是对人实行有效领导,领导的成败,在某种意义上决定其组织管理的成功与失败,要研究人的心理、行为、需求,了解人的特性,把满足员工的根本需求和特性作为领导的基本出发点,实施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管理工作合于人性;第三,明确人本管理目标。
既要考虑企业目标的实现,又要考虑员工个人的发展,强调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丰富人本管理内容。
从原来单纯的“进、管、出”职能上升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保持、利用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的管理”。
第五,讲究人本管理方法。
由被动型的管理转变为主动型的开发,由以“事”为中心的管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对人本管理本质的认识在摩托罗拉、惠普等成功企业的管理实践中较好地得到体现。
尊重个人是摩托罗拉文化的重要特点,为了尊重个人,公司一方面不断致力于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也竭力促进员工的发展;著名的“惠普之道”的精髓就是关怀和尊重每个人和承认他们每个人的成就,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第二,构建特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中逐渐形成并为组织所认同的价值观、作风、思维模式与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
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
一是培植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作为社会组织价值目标,是维系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精神动力源泉,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培育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
因为一个企业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就意味着员工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企业就会朝着一定的方向集中发挥总体的力量。
要注重继承和发扬企业的优良传统,从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提炼出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本企业要求、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理念体系,作为员工的共同理想和不懈追求,从精神层面塑造员工,构筑精神文化,使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于心。
二是强化企业制度建设。
有效的管理是企业文化理念转化落实的保障,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推进管理创新,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形成文化与管理一体,隐性与显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让企业文化理念固化于制。
三是完善员工行为规范。
员工行为是企业文化理念的具体化,通过开展职业道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人格教育,使企业文化理念在现场上落实,在岗位中实践,在细节时体现,转化为广大员工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让企业文化理念外化于行。
四是推进子文化系统的建设。
国有企业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孕育了激励一代又一代国企职工为祖国繁荣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思想文化,企业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在企业文化总体布局内,有针对性地加以推进。
如,我公司从企业实际着重开展了党建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廉洁文化等四个子文化系统的建设,使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
通过加强党建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起到思想引领、方向引路、内容引导和价值引升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各项工作;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发挥安全文化力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来营造安全氛围,培育安全理念,增强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通过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以提升人的品质来提高产品质量,以高素质的员工完成高质量的工作,以高质量的工作保证高质量的产品,以高质量的产品创造高质量的业绩;通过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廉洁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保障机制等,使廉洁意识化为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文化,深入到企业的每个方面,深入到企业的每个员工。
第三,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企业人本管理的实质是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终极目标在于开发人的潜能,所以要充分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
一是充分挖掘员工内在潜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有不同层次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管理的思想精髓应当是充分肯定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尊重人的主体意识,关注人的个性化需要。
承认人的个性,尊重人价值,是企业形成内聚力的关键。
但是现代企业中,员工不受尊重,需求被忽视的事时有发生。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不懂得认可人的价值,不能真正做到尊重员工,更不能深入了解员工的需要,这个企业所鼓吹的“人本管理”就难以落到实处,企业也难以维系高速发展。
因此,管理者应该从内心学会尊重员工,深入员工当中,了解他们的需要,为他们在工作上提供指导、支持,在生活上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给员工创造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为员工发挥其兴趣爱好、个性和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是全面提高员工内在素质。
目前我国企业职工整体素质较差,表现在:文化程度不高,初中以下文化占相当大的一部分;中高级技工严重短缺,人才总量偏少。
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员工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广泛开展员工教育和培训,建立起培训机制,做到培训教育管理的体系化、制度化。
当下大多数企业采取的是“干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弥补什么”的培训方式,仅仅着眼于满足短期的员工培训,没有顾及企业的长远发展,这样的培训也仅仅起到失遗补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作用,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树立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大局观,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作为培训工作的终极目标,把人才培养看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动力。
其次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长期培训是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为目的,储备足够的复合型人才,保证企业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短期培训是以满足当前生产经营需要,提高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培养出应急型人才,维持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为下一步的发展创造基础性的物质和经济条件。
海信集团创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求财先求才,用人需育人”,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创业之本、竞争之本、发展之本,把育人作为人才战略能否切实落实的根本,对员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才能造就和引进一大批人才,才能造就企业的成功。
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充分激励后发挥能力是80-90%,而为保住饭碗发挥能力只有20-30%。
激励的作用是巨大的,人本管理的主导方式就是激励,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其根本目的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一直处于最佳状态。
要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就需要创建激励机制,将激励机制建立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通过有效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和基层单位的潜能,形成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动力。
首先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保证薪酬体系的公平合理性,让员工了解物质激励的全部内容,明白公司到底为他们付出了多少,使其产生满足感,保证有效的物质奖励。
其次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
当员工在薪酬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且比较稳定的时候,金钱和福利措施的加强和提高起不到激励作用,就要通过给与员工充分的信任、在组织内设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在企业中营造公平氛围等方法,以达到精神激励的作用。
总之,人本管理是以谋求人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的管理,要把人本管理融入企业管理体系并发挥主导作用,必须考虑企业自身的情况,吸收各个企业长期积累的管理经验及各项管理措施的长处,并对现行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才能形成独具特色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才能兴旺发展、长盛不衰。
(作者单位:福建力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