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论文
阿莫西林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分析
Amoxicillin Pharmacology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2015 年 6 月 19 日 创新实践课程评分表
一、 综述类 二、 研究类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 药学 班级:
2013级2班 学号: 20121057
姓名: 钱瑞志
指导教师:
梁茂 项目 分值 得分
积极参加教师科研活动
具有较强动手能力 20
文献资料查阅能力 15
结构、逻辑性 15
文笔流畅 25
内容全面性 15
符合写作规范 10
总分 100
关键词:阿莫西林,临床应用,药理机制,不良反应
Amoxicillin Pharmacology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BSTRACT
Amoxicillin is a more commonly used broad-spectrum penicillins - lactam antibiotic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very extensive. This paper explains amoxicillin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o be analyzed adverse events, analyze their medication precautions while usage and application compatibility amoxicillin and other drugs were analyzed for the drug provides some guidanc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Amoxicillin, clinical
2.2.2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三阿莫西林同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 (8)
3.1阿莫西林同果胶秘药物联合使用 (8)
3.2阿莫西林同锁甲半胱氨酸药物联合使用 (8)
3.3阿莫西林同雷尼替丁药物联合使用 (8)
3.4阿莫西林同蒙脱石散药物联合使用┈┈┈┈┈┈┈┈┈┈┈┈┈┈┈┈┈9
四
五总结 (10)
六文献 (9)
一阿莫西林药理机制
达90%。
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膜的能力也强。
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半合
造细胞壁的唯一途径,使细菌细胞迅速成为球形体而破裂溶解,菌体最终因细胞壁损失,水份不断渗透而胀裂死亡。
对大多数致病的G+菌和G-菌(包括球菌和杆菌)均有强大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其中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菌、沙门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及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血液透析能清除部分药物,但腹膜透析无清除本品的作用。
敏感菌:链球菌A、B、C、F、G和非分组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白喉杆菌、奈瑟脑膜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属、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牛链球菌、沙门菌、真细菌属、放线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
不稳定性敏感菌:青霉素敏感性或耐药性肺炎球菌、肠粪链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志贺菌、霍乱弧菌、流感嗜血菌、淋病奈瑟球菌、梭状杆菌。
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同时抑制小分子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羧肽酶活性,阻碍细菌细胞分裂,最终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阿莫西林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以及细胞壁穿透力,在与大分子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后,其所含的内酰胺基会马上水解成为肽键,与细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抑制其活性,切断细菌细胞壁合成途径,影响细菌的渗透屏障功能,最终使细菌膨胀、裂解、死亡。
其中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菌、沙门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淋病
奈瑟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及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血液透析能清除部分药物,但腹膜透析无清除本品的作用。
另一方面,还能通过激活细菌自溶酶,让菌体自身产生抗菌作用,细菌在自身抗菌作用下迅速膨胀、破裂、溶解,菌体会因缺失细胞壁,水分不断渗透入菌体内而膨胀、破裂死亡。
由于哺乳动物的细胞缺乏细胞壁,故该药物一般不会对人体正常细胞产生明显毒副作用,但也会引起腹泻、呕吐、恶心等消化道不良反应。
素酶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耳、鼻、喉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皆为适应症。
钩端螺旋体病也可用阿莫西林。
本品亦可用于敏感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和粪肠球菌所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本品与克拉霉素和兰索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良好疗效。
2 . 2 阿莫西林用法用量
2 .2.1 口服
①成人1次0.5g,每6~8小时1次,每日剂量不超过4g;②小儿每日20~40mg/kg,每8小时1次服用。
治疗无并发症的急性尿路感染可予以单次口服本品3g即可,也可于10~12小时后再增加一次3g剂量。
单次3g剂量也可用以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治疗单纯
3.1阿莫西林同果胶铋药物联合使用
阿莫西林同果胶铋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 其中阿莫西林具有较强的穿透细胞壁及杀菌能力 , 其可迅速同病菌中的转肽酶结合起来 , 进而促使菌体细胞壁损伤及水分渗透 , 移植炎症反应 , 快速、有效治疗炎症。
果胶铋在患者胃黏膜上形成
一种保护性的薄膜 , 刺激分泌上皮细胞黏液 , 有效消除幽门螺杆菌。
因此 , 阿莫西林连同果胶铋药物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着效果。
3.2阿莫西林同羧甲半胱氨酸药物联合使用
阿莫西林同羧甲半胱氨酸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 尤其是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具有显着效果。
阿莫西林联合甲半胱氨酸中的支气管泌物浓度高于单
3.3
,但不
阿莫西林同蒙脱石散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疾病 , 其中 , 阿莫西林可有效抑制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蒙脱石散药剂对消化道致病菌、病毒及其出现的毒素有一定的固定抑制作用 , 可有效覆盖消化道黏膜 , 有效恢复肠蠕动功能、维护肠道输送、吸收等。
综上所述 , 阿莫西林联合蒙脱石散可有效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疾病 , 且不良反应较少。
3.5阿莫西林同丙磺舒联合使用
丙磺舒可延缓阿莫西林经肾排泄(竞争性的减少阿莫西林的肾小管分泌),延长其血清半衰期,因而使本品的血药浓度升高。
3.6阿莫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药联合使用
恶心、腹泻及呕吐为该种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 , 少数出现假膜性结肠炎等胃肠道反应。
4.3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症状
少数患者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贫血等不良反应症状。
4.4 皮肤黏膜不良反应症状
少数患者出现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斑丘疹、剥脱性皮炎及 Lyell 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4.5 肝肾功能紊乱不良症状
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及急性间质性肾炎等不良反应症状。
[1,2012, [2,2011, [3
[4]高贵平 . 浅析西药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 . 中国实用医药,2010, 5(24):150-151.
[5]刘春妮 . 关于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健康必读 ( 下半月 ), 2011, 8(4):326-327.
[6]付丽佳 . 浅谈西药阿莫西林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3, 11(34):584.
[7]李成彬 . 阿莫西林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 医学前沿 , 2014,19(4):43.
[8]郭慧 . 阿莫西林的药理学机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 2012, 10(2):628-629.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