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 排水沟道系统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 排水沟道系统
e. 设置条数
倒虹管宜敷设两条以上,以便一条发生故障时,另一条可继 续使用,平时也能逐条清通。 通过谷地、旱沟、小河时,因维修困难不大,可以采用一条。
f. 设计注意事项
由于清通困难,为防止管内积泥,应遵循以下规定: 1) 管内流速不宜小于0.9m/s,一般为1.2~1.5m/s,且不得小于 上游沟道中的流速。当管内流速达不到0.9m/s时,应定期冲洗, 冲洗流速>1.2m/s。 2) 管径不小于200mm。 3) 上游检查井应设沉泥槽,在条件及卫生部门许可时应设事 故排出口,在管道检修时将水直排水体。 4) 上升管与水平管的夹角应不大于30°,以防管内积泥。
4.溢流井
a. 作用:在截留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晴天时合流 管道中水量小,均通过截留管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雨天时,合流管道中水量大,除部分雨污水通过截留 管道送至污水处理厂外,超过截留管道设计流量的雨 污水则进入溢流管而直排水体。溢流井就是完成截流 和溢流的作用。 b. 设置条件: 设置于截流沟道与溢流沟道的交接处。 c. 构造要求 多数采用截流槽式或溢流堰式,参见图1-23、124。 对于截流槽式,槽顶应与截流干管管顶相平 特点: a. 需预制,抗压强度大; b. 用于排除雨水、污水; c. 抗蚀性尚好,耐一般酸碱,抗渗性能较好; d. 管 节 长 、 接 头 少 。 管 径 一 般 500mm ~ 2400mm,管长一般1~3m。 (2)接口形式: 承插、启口、平口三种。
3)陶土管 (1)特点: a. 耐火粘土制造经烧制而成,但抗压 强度差; b. 用于排除雨水、污水,特别适用于 排除酸性废水; c. 抗蚀性好,抗渗性能较好; d. 管 节 短 、 接 头 多 。 管 径 一 般 ≤600mm,管长一般≤1m。 (2)接口形式: 平口及钟口均带齿纹。
9.倒虹管
a. 敷设位置及要求: 排水沟道穿过河道、旱沟、洼地或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不能按 原高程径直通过时,应设倒虹管,从障碍物下通过。 b. 构造要求 由进水井、倒虹沟道、出水井三部分组成。 c.类型和特点 分折管式和直管式两种形式。其构造参见图1-33、1-34。
特点: 折管式:由进水井、下降管、中部管段、上升管、出水井 组成。施工复杂、养护困难,适用于河床较宽、较深的情况。 直管式:由进水井、倒虹管、溢流管、出水井组成。施工、 养护较折管式简单。
半分流制
半分流制(截流式分流制):
在完全分流制的雨水干沟上设置雨水跳跃井,见图1-5。
• 初期雨水、街道冲洗污水→雨水跳跃井→污水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
• 当雨水量大于截流管流量时:
雨水→雨水跳跃井→雨水排水系统→直排水体 ↓少量 污水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
第二节.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 1.污(废)水、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c. 构造要求 1) 由雨水蓖、井身、连接管组成。雨水蓖一般为 钢制或高分子材料制成,也有采用混凝土结构。 2) 雨水口不宜过深,否则带来养护困难、投资加 大,一般不宜大于1m。雨水口深度指雨水口井盖至 连接管管底的距离,不含沉泥槽深度。 3) 雨水口井身分落底和不落底两种,落底式应定 期清除底泥。 4) 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一般为DN200,管坡为1%, 同一连接管上的雨水口数量不宜超过3个。
8.雨水口
a. 作用:收集路面雨水并导流到雨水沟道。 b. 设置条件: 应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一般设置如 下: 1)宜设置于汇水点上。如道路上的汇水点、交叉路 口、街坊中的低洼处、沿街建筑物雨落管附近。 2)宜设置于截水点上。如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的地 方、沿街单位出入路口或人行横道线上游。 3) 雨水口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及汇水面积确定,否则 布置太密会造成浪费。
7.潮门井
a. 作用:防止潮水或河水倒灌入排水沟道。 b. 设置条件: 设置于排水沟道排放口上游。 c. 构造要求 在潮门井上游管道的出口处设置防潮闸门(俗称 拍门),当排水沟道中无水时,靠钢制或铸铁制防潮 闸门的自重关闭;上游来水时水流顶开防潮闸门将水 排入水体;涨潮时或水体水位升高时,水体的水压使 防潮闸门顶闭,潮水则不倒灌。其构造参见图1-27。 d. 注意点 安装倾斜度一般为1:10~1:20。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组成:由沟道系统、污水 处理系统、处理水排放口系统组成。 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由沟道系统、排放口系统 组成。
沟道系统— 收集及输送污水的沟道、污水泵站等; 污水处理系统—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的 水处理设施; 处理水排放口系统— 污水处理厂出水管道及排放口。
2.排水系统的分类
(2)工厂废水排水系统
由车间内部沟道系统、厂内沟道系统、废水处 理站、处理水排放口组成。 车间内部沟道系统:车间内部收集和输送生产 用水设备排放的废水。 厂内沟道系统:收集和输送各车间排放的废水。 较干净的废水(如循环水)直接排入雨水管道; 受污染的水送至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或排入城 市排水系统。
4)金属管 (1)特点: a. 铸铁管或钢管,但抗压强度好; b. 用于排除雨水、污水,不适用于排除 腐蚀性废水; c. 抗渗性能较好,但不耐腐蚀; d. 管节长、接头少。管径不限,管长一 般≤6m。 e. 价格较昂贵。 (2)接口形式:焊接
二.沟道上的附属构筑物
1.检查井(窨井)
a. 作用: 连接管道、检查和清通管道用。 b. 设置条件: 管道方向转折处;管道坡度改变处;管道端 面(尺寸、形状、材质)变化处;管道交会处;直 线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处(参见室外排水规范表 3.4.2)。
3.水封井
a. 作用:阻火、防爆。 b. 设置条件: 在排水中含有易燃的挥发性物质时。 c. 构造要求 参见图1-22。 d. 设置要求 1)水封高度应保持0.25m,井上应设通风设施,井 底应设沉泥槽; 2)水封井以及同一管道系统中的其它检查井均不 应设在车行道和行人众多的地段,并应适当远离产生明 火的场地; 水封井设在排放含有易燃、挥发性物质处及干管上每 隔适当距离处。
第一篇 排水沟道系统
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体制和组成
一.排水系统的体制
1.基本概念 1)沟道— 排水沟渠和排水管道的合称。 2)排水系统— 系统地收集、输送、处理、排放或处置 (如再利用)各种污(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 3)排水体制— 采用不同的污水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 系统,也称排水制度。 例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是采用同一条沟道混 合来排除(合流制),还是采用两套或以上独立的沟道来排 除(分流制)。
2.排水体制的分类:
合流制、分流制。
a.合流制分类: 直排式合流制(老城市)、截留式合流制(老城市改造)。 b.分流制分类: 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半分流制(截流式分流制)。 完全分流制:污水、雨水系统完全分开,图1-3。 污水→污水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 雨水→雨水排水系统→直排水体。 不完全分流制: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没有完整 的雨水排除 系统,图1-4。 污水→污水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 雨水→地面漫流→小河沟→较大的水体。水从地势高处→ 地势低处漫流。
d.类型和特点 一般由平蓖雨水口(边沟式)、立蓖雨水口 (侧石式)和两者联合的三种形式。其构造参见 图1-28、1-29、1-30。 特点: 平蓖雨水口: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 等杂物堵塞,影响收水能力。单个雨水排泄量为 15~30l/s,一般安装时低于路面数公分。 立蓖雨水口:不易堵塞,但边沟需保持一定 水深,但城市逐年维修道路会使路面抬高而使蓖 面断面减小,影响收水功能。 平蓖、立蓖联合雨水口:扩大进水面积,提高 进水能力。由双蓖联合式或三蓖联合式。
5.跳跃井
a.作用:在截留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小雨或初雨 时,雨水量不大, 全部雨水被截流送至污水处理厂; 当大雨时,雨水量大,雨水越过截流管而进入下游雨 水管排入水体。 b.设置条件: 设置于截流沟道与雨水沟道的交接处。 c.构造要求 其构造参见图1-25。
6.冲洗井
a. 作用:防止淤泥在管道中沉积而设置贮水冲洗的冲洗井。 b. 设置条件: 设置于管道内流速不能保证管道自清时。排水管渠自清流速应遵循下以 规定: 1)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m/s; 2) 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 3) 明渠为0.4m/s; c. 构造要求 工程中多采用人工冲洗井,其构造参见教材图1-26。 冲洗原理: 依靠上游污水或自来水使冲洗井中保持一定容积的水,冲洗井的出流 管上设有闸门,井内溢流管以防止井中水溢流出井口,冲洗时提拉闸门控 制绳索即可。 d. 注意点 1)采用自来水灌水时,自来水管口应高于溢流管管口约20cm; 2)冲洗井一般适用于管径小于400mm的较小管道,冲洗长度一般 为250m。
c. 构造要求
1.一切检查井都要求在井底砌筑流槽,流槽为 半圆形或弧形,以减少阻力,流槽中心线弯曲半径 一般不宜小于下游大管管径; 2.井筒内径一般为∮700,井筒高度≥4m时应将 下部加大设检修室,检修室在管道埋深许可时一般 为1.8m,污水检查井该高度从流槽顶起,雨水检查 井该高度从管底起,井壁应设置直爬梯,方便检修 和清理; 3.位于车行道和经常启闭的检查井应采用铸铁井 盖、座,且盖应与地面平,其它地方可采用其它材 质,如混凝土、高分子材料; 4.接入检查井的管道数量不宜超过3根。
排水系统分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工厂废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三部分。
(1)城市污水排水系统
由建筑物污水管道系统、城市污水沟道系统、污 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处理水排放口组成。 建筑物污水管道系统:卫生器具→室内排水管 道→排水出户管→化粪池→小区沟道(或街坊沟道) 城市污水沟道系统:小区沟道(或街坊沟道) →干沟→总干沟→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处理水 排放口
2.排水管
排水管一般为预制的圆形水泥制品管道,只有 特殊情况下采用金属管道。 圆形排水管的特性: a. 圆形断面水力条件好,便于制造; b. 材料经济; c. 能承受较大荷载,运输、养护方便。 材质: 常用的有素混凝土管、钢混管、陶土管。其它: 石棉水泥管、沥青混凝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