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合同法教案PPT课件

劳动合同法教案PPT课件


②用人单位向劳务输出公司提出所需人员的条件,
③用人单位的待岗、下岗、内退、停薪留职等。
(四)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
4
1、法律依据不同 ①劳动关系由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范和调整。
②劳务关系由民法、合同法规范和调整。
2、主体不同 ①劳动关系对用人主体有较严格的要求!
②劳务关系对用人主体要求未严格规定。
-
7
2、地域规定
劳动合同法实行之前依据地域规定而拟建的劳动
合同,劳动合同法有规定的照规定执行。没有规 定的按现行执行。
3、用人单位劳动规章
①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制定用人单位劳动 规章制度
②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内容:
A、劳动报酬
B、工作时间
C、劳动
D、休息、休假时间
E、劳动安全卫生
F、保险福利
G、职工培训
动关系的劳动者。 (二)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的定义: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为实现各种生
产流程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
2
2、劳动关系的种类 ①个别劳动关系
②集体式团体关系
③社会劳动关系
3、劳动关系的性质 ①劳动关系是一种劳动管理关系
②劳动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4、劳动关系的性质包括; ①法律关系平等
-
1
二、构成的意义 1、尊重劳动,即劳动价值 2、明确双方存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一定平等), 3、实施法律保障, 4、完善劳动保障体系。 三、劳动合同适用范围和劳动关系 (一)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企业
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 2、被规定的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 3、规定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
3、隶属关系不同
①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被用人单位存在明显的隶 属关系。
②劳务关系只存在劳务合同中明确的事项,超越该 事项则不受调整。
4、当事人之间存在的范围较广 ①劳动关系存在的范围较广。
②劳务关系存在的范围窄。
-
5
5、用人单位对当事人实施的管理方式不同 6、报酬支付不同 四、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范围
-
10
二、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原则
1、主体必须合法 2、内容必须合法 3、形式合法 4、程序合法 (二)公平原则
是指订立劳动合同时应以社会公认的公平和正义的
观念,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以维护当事人之间 的利益相对均衡。
(三)平等原则
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平等,但构成平
等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
一章:劳动合同法总则
一、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 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 动法第16条)
2、特征
①诺成合同,即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成 立,法律不要求劳动报酬作为构成条件
②合同,即主要条款达成一致
③双方合同,即双方均有权利和义务
④有偿合同
⑤继续合同
-
8
H、劳动纪律
I、劳动管理
六、劳动关系的三方协商权利
(一)主体和内容
1、主体:政府、工会、企业
2、内容:工作内容、地点、报酬、保护、保险等
(二)工会在劳动合同中的地位
1、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工人代表和维 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劳动法第7条)
2、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
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法97条1款) ②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实行后续定
因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开始计算。(劳动合同法第14条2款3 项)
③本法实行前已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 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内订立
④经济补偿的计算:在施行之日后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 满一年给与一个月的补偿,最多不超12个月。
(一)用人单位:
1、企业 2、个体经济组织 3、民办非企业单位 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二)劳动者的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及被有关单位认可的。 ①劳动权利即公民或认可的
②劳动行为能力
-

A、年龄 B、健康 C、智力 B、人身自由 C、学历(某些单位的规定) 五、用人单位时间、地域规定和单位规章制度 1、时间规定 ①本法实施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实施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
②实际权利运行的不平等性
③经济利益的从属性及
④实际的过程有性会性
-
3
(三)劳务关系
1、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 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 系。
2、特征:
①主体的有限性(被雇主者)
②具有一定的平等性
③以经济利益为核心
3、劳务关系的表现形式:
①用人单位将某项事项发包给某个人或几个人完成,
-
11
(四)协商一致原则
(五)诚产信用原则例如,劳动合同法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 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
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它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 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三、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一)招收录用阶段
1、公布招工简章
①招工条件
①工种
②专业
①报酬
②录用后的权利和义务
②劳动保护
③规章制度等
-
12
2、组织报名 3、对劳动者进行全面考核 4、择优录取 (二)签订劳动合同阶段
1、通过双方不断的协商即要约——再要约而完成 2、具体分为: ①用人单位提出劳动合同草案,
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介绍单位情况如规章制度等,
③协商劳动合同内容,
④双方签字:即劳动合同成立。(用人单位还需要 单位盖章)。
(三)订立劳动合同中的告知义务
1、用人单位告知义务的具体内容:
-
13
①工作内容 ②工作条件 ③工作地点 ④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 ⑤劳动报酬 ⑥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2、劳动者的告知义务 ①签订合同前的告知义务 ②合同履行一定时间内的告知义务 四、劳动合同的形成 (一)劳动合同的种类 1、书面劳动合同, 2、口头劳动合同,
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
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6条
规定)
-
9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关系的建立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2、特征 ①主体资格符合要求 ②在事实上存在劳动关系 ③以书面形式构成 3、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的补充措施 1、放宽订立劳动合同的时间 2、用工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用人之日在满1年而未订立劳动合同的: ①每月支付2倍工资 ②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