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参考]劳动合同法讲座(大学课件).ppt

[实用参考]劳动合同法讲座(大学课件).ppt


三、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
1、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 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 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 动合同。
2、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 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遵循上述 原则订立,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 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用人 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解 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 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
二是,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 要规范的问题,明确劳动合同 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着 眼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 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体现劳动合同法作为 社会法的性质和特点,在兼顾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自特殊利 益、体现双方共同利益的前提 下,重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
(二)立法主旨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 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 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 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 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 方面。只有和谐,才能稳定。稳定又是和 谐的一个标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法执 法检查显示,已签订劳动合同的,60%以 上是短期合同,多的是一年一签,有的甚 至是一年几签。
有些企业花最低的用工成本使用青 年工人最有活力的“青春期”。劳 动合同短期化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单 位试图通过短期劳动合同,最大限 度地自由选择劳动者,并最大程度 地降低用工成本。这种状况不仅损 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 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感和对企业的归 属感,影响了他们为企业长期服务 的工作热情。
特别注意: 管理者面对《劳动合同法》的恐惧
某国有企业为中层以上个别培训后感 慨:“不能向职工宣传,否则,企业就不 稳定了。” 为什么?该企业的现状是:
1、大部分职工的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 时间。“星期六加班是正常,星期天加班 不确定” 成为职工的流行语,且一线职工 加班加点都是“自愿奉献”,没有补助和 加班费。
2、意义:
(1)制定劳动合同法是构建与发展和谐稳 定劳动关系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关系经历了从计划 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个历史性 转变是成功的,解放了生产力,增加了经济发 展的活力。同时,由于企业形式的多元化和市 场竞争的尖锐化,劳动关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容 忽视的问题。依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构建与 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至关重要。
锦涛同日签署第六十五号主席令予以
公布,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这
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中,
贯彻科学发展观,合理调整社会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重大步骤。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在国内外引 起了广泛关注,普遍给予高度评价, 认为:这部重要法律在制定过程中经 过广泛听取,认真吸收社会各方面的 意见,合理地规范了劳动关系,是科 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又一典范,为构 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 有力的法律保障,必将对我国经济社 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劳动合同法》讲座
主讲人 : 范 春 松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者和用 人单位之间订立、履行、变更、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权利义务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 法规、地方性规章及相关的劳 动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于2007年6月29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胡
(2)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加强社会 领域立法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加强社会领域立 法,特别是加强关注民生、保障权利等方面的立 法,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完 善社会领域的立法,使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劳动 者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激发 他们的创造活力,努力形成公平正义、奋发进取、 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局面。劳动合同法涉及广大 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制定和实施劳动合同法, 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的需要。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劳 动法执法检查中发现,中小型企 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签 订率不到20%,个体经济组织 的劳动合同签订率更低,即使在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非公有 制经济组织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也 很低。有些企业只与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而不与 一线工人签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短期化, 劳动关系不稳定。
(3)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在劳动关系 中的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
有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以劳动者在试 用期内“未达到录用条件”为“理由”, 试用期满不予录用。由于劳动者在试用 期内的工资待遇较低,又没有其他劳动 保障,有些用人单位便通过设定较长时 间的试用期,规避对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有些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拖 延、克扣工人工资,不按国家规定缴纳 社会保险费。有些用人单位不执行劳动 定额标准,随意延长劳动时间,不支付 加班费。有的用人单位甚至对劳动者实 行强迫劳动,致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 到严重侵害。如此等等。
(3) 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完善 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需要。
建立比较完善的劳动法律制度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平衡 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始终 是我国劳动立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1994年制定劳动法时,我国刚刚开始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对劳动力市 场和劳动关系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劳动法为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奠 定了基础,但其中有关劳动合同 的规定不可能太详细、太具体。 在总结劳动法实施十几年实践经 验的基础上,专门制定劳动合同 法,完善劳动法律制度,实属当 务之急。
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 和立法宗旨
(一)立法原则
一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 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同工不同酬。全民工、集体工、临 时工,工资待遇分三六九等,全民工 是集体工的4-5倍。
3、福利差别大。全民工的福利由主业 工会发放,集体工、临时工没有。
4、歧视现象严重。主业岗位招聘、提 干、评劳模只有全民工的分。
一、制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合同法 的背景和意义
1、立法背景:
(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出现 劳动争议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得不到有效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