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废旧轮胎的产生量还将大 量增加, 如何有效回收利用, 防止对环境造成污 染, 这既 是 一 个 世 界 性 难 题 , 也是我国再生资源 回收利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所谓废旧轮胎, 是指被替换或淘汰下来已失 去作为轮胎使用价值的轮胎, 以及工厂产生的报 废轮胎。废旧轮胎具有很强的抗热、 热生物、 抗机 械性, 并很难降解, 几十年都不会自然消失掉。长 期露天堆 放 , 不仅占用大量土地, 而且极易滋生 蚊虫传播疾病, 还容易引发火灾, 被人们称为“ 黑 色污染” 。如何把这些废旧轮胎回收好、 利用好, 变废为宝 、 化害为利, 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 棘手的课题。 目前我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的途径大致有 ) 种: 废旧轮胎原形直接利用。用作港口码头及 !) 船舶的护舷, 防浪护堤坝, 漂浮灯塔, 公路交通墙 屏、 路标, 以及海水 养 殖 渔 礁 , 游乐游具等, 但使 用量很少, 不到废轮胎量的 !* 。
员、 债务包袱重, 企业经济效益差, 甚至企业亏损 严重, 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导致废旧轮胎回收利 用行业发展在低水平徘徊。 企业税赋成倍增长, 废旧轮胎加工企业生 !) 轮胎翻新企业 存困难。 "--! 年实行税制改革前, 只上交 *.$, 的产品税, 再生橡胶粉生产企业上交 税改后, 废旧轮胎加工企业享受不 $, 的产品税; 到回收企业免交增值税的优惠政策。由于废旧轮 胎是从民间收购,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增值税发 票, 不能抵扣进项税, 实际上造成了对企业重复 征税, 使加工企业税赋增加了一倍, 致使本来微 利的行业变成大面积的亏损,生存十分困难, 更 谈不上发展, 有些企业勉强维持, 有些企业濒临 破产。 经过 $# 多年的发展, 特别近十几年来新技术 的推广应用, 使再生橡胶工业焕发了青春, 我国 再生橡胶工业无论是生产规模、 年产销量, 还是 平。其技术、 装备, 包括再生产橡胶产品已出口到 国外, 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胶粉生产技术, 无论是常温法还是低温 法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其工艺装备基本上满 足胶粉工业发展的需要, 其价格仅相当于同类进 口装备的 " 0 * 到" 0 ! 。 由此可见,我国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方式 上、 技术上比发达国家并不落后, 主要差距是在 管理上、 立法上、 优惠政策上。 国外发达国家对废旧轮胎的处理方式主要 是掩埋或作燃料。 据有关资料显示, "-++ 年 美 国 的 %’(%, 废 旧 轮胎作燃料, -(!!,废旧轮胎被掩埋。)##"年美国 产生废旧轮胎"(+" 亿条、 作燃料的达"("$ 亿条。在 欧盟 "$ 个国家中, )##) 年对废旧轮胎处理中作燃 料的占)", 、 掩埋的占*’, 。掩埋是一种最为不合 理的方式, 这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 而且埋在地 下几十年都不会腐烂, 对土壤仍是一种污染。目 前欧盟各国都限期禁止掩埋废轮胎。)##" 年美国 有 *+ 个州禁止对废旧轮胎掩埋,但有 + 个州允许 掩埋, 在我国还没有掩埋现象。 用废旧轮胎作燃料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浪 费, 它是由固体废弃物污染变成气体污染, 不符
$)生产硫化橡胶粉。这是一门新兴材料科
学, 是集环保与资源再生利用为一体的很有发展 前途的回收方式, 也是我们提倡发展循环经济的 最佳利用形式。胶粉工业在我国刚起步, 生产企 还没有形成 业才几十家, 年产量不到总计 $ 万 &, 有规模的新兴的产业。 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给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影响。我国是橡胶消耗大 居世界第二 国, )##" 年全国消耗橡胶的 )*# 万 &, 位。每年生产的橡胶制品量约 !%# 万 & , 废旧橡胶 产生量约 "+# 万 &, 其中 %#, 以上为废旧轮胎。目 前, 回 收 利 用 的 各 种 废 旧 橡 胶 约 -# 万 &, 回收利 用 率 为 $#, , 比 国 外 先 进 水 平 低 *#.!# 个 百 分 点。目前, 还有近 $#, 的废旧橡胶没有回收利用, 其中 废 旧 轮 胎 约 占 )#, , 长期堆放, 又难以生物 降解, 成为“ 黑色污染” 源。
废物利用、 修旧利废” 中提 胎回收利用法》 ; 法国的《 废弃物及资源回收法》 ; 胶粉工业已从传统的“
今 还 没 有 关 于 废 旧 轮 胎 回 收 利 用 的 具 体 立 法 , & %%% 万条、 占 /,+)0 , 加工成细胶粉有 ) )%% 万条、
#在政策上与国外不平等。我国已加入
有必要建立与国外接轨的政策法规。国外 !"#, 对废旧轮胎实行无偿利用, 对加工利用企业还有 补贴, 并实行免税政策。在我国不仅不免税, 而且 税率高于其它加工行业; 不仅无补贴, 而且废旧 轮胎要高价买。这种政策上的不平等不利于入世 后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
/ $ /
专
稿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 $ "#!
是轿车轮胎的翻新几乎为零。 生产再生橡胶。此法 "## 多年来被世界各 !) 国所采用, 认为这是处理废旧橡胶再生循环利用 最为科学、 最为合理、 应用最广的一条重要途径。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新工艺与新技术推动了我 国再生橡胶工业的普及与生产规模的扩大, 全国 先后上了 $## 多台动态脱硫罐, 基本上淘汰了过 去油法、 水油法。生产企业约 %## 余家, 生产能力 扩大到 "## 多万 &,最高年产量达到以 $’() &, 成 为世界上第一再生橡胶生产大国。
热分解。废轮胎在高温下分离后提燃气、 &) 而得) 的新型产业, 油、 文“ 环保” 一词的开头字母“ 炭黑、 钢铁等。据报道, 采用此方法可从 ! + 废 ’” 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充满希望的“ 朝阳” 产业。 轮胎中回收燃料油 ))",- , 炭黑 $)",- , 然而此法 在 &""$ 年 的 “ 两会” 上, 人大、 政 协 的 提 案 、 由于投资 大 、 回收费用高, 且回收物质质量欠佳 议案中, 有 (" 条是关于“ 循环经济” 的, 说明资源 又 不 稳 定 , 因 此 这 种 回 收 利 用 方 式 目 前 很 难 推 循环再利用的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广, 有待进一步改进。 我国是橡胶消耗大国, 但又是一个橡胶资源十分 匮乏的国家, 年消耗量的一半左右需要进口。因 此, 废旧轮胎 回 收 利 用 , 对我们国家来说非常重 要。这是节约橡胶资源、 保护环境、 化害为利、 变 废为宝、 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的大事。 旧轮胎翻新。翻胎工业是橡胶工业的一个 $) 重要组成部份, 又是资源再生利用环保产业的组 成部分。旧轮胎翻新不仅可以延长轮胎使用寿 命、 节约能源、 节约 原 材 料 、 降低运输成本, 而且 减少了环 境 污 染 , 是一项功在企业、 利在社会的 事业。目前全国轮胎翻新企业有 )"" 多家, 其中
本、 澳大利亚、 加拿大等国都是相继建立了一批 废橡胶胶粉公司,其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再生橡 胶。从 $% 世纪 -% 年代初开始, 发达国家投入大量 资金研究开发废旧轮胎的利用, 并取得了较大的 进展。目前主要有 & 种利用途径: 一是胎体完好的 进行翻新利用, 可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如法 国米其林生产的轮胎要求翻新 $.( 次;二是将废 轮胎切碎做燃料用于发电, $%%/ 年美国产生废旧 的轮胎 $+,/ 亿条, 其中作为燃料的有 /+/( 亿条、 占 日本有(%.1%0 废轮胎作为热能利用; 三是 ($+*0, 化学裂解回收炭黑和燃料油, 近几年来, 美日欧 各国科学家对此都有专题的研究报导, 但迄今为 止,尚未见到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装置问世; 四 是制成胶粒和细胶粉,随着粉碎技术的进步, 胶 粉生产已实现了工业化,特别是进入 $/ 世纪后, 升为新兴的环保产业, 胶粉生产被视为技术含量 高、 市场潜力大、 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工业。目前 全世界胶粉年产量已达 /%% 万 ’ , 年创造价值在 ( 亿 美元左右, $%%/ 年美国用废轮胎加工成粗胶粒有 占/(+/0 。 发达国家在发展尖端科学高新技术的同时, 越来越重视废旧轮胎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各国政 府相继立法, 成立专门机构, 并对废轮胎回收利 用实行鼓励政策。例如 /--,年美国总统行政命令 各州提供 &%% 万美元,以建立州粉碎橡胶轮胎基 金, 用于各州废旧物资管理部管理、 清除、 处理废 旧轮胎之用。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例: 该州自
回收利用率低, 废旧轮胎丢弃现象严重, 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等都达到世界一流水 ")
)/ 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企业普遍生产经营规模
小, 自我改进能力低, 企业发展无后劲。我国废旧 轮胎利用主要是生产再生橡胶、 轮胎翻新、 生产 硫化橡胶粉, 这些企业+#, 以上为中小型企业, 形 不成生产规模, 市场竞争能力低。而大多数翻胎 企业装备水平不高, 技术力量薄弱, 必要的测试 设备不完备,影响了翻新轮胎质量的进一步提 高。胶粉工业刚起步, 销售市场尚未打开, 没有真 正形成新的产业。 废旧轮胎加工利用企业包袱沉重, 经济效 *) 益差, 困扰着废旧轮胎利用行业的发展。由于废 旧轮胎回收利用属于半公益事业, 其加工产品附 加值又低,加上我国废旧轮胎资源零星分散, 其 回收、 加工、 运输费用高, 加上历史原因形成的人
1 ! 1
专
稿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 $ "#!
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在我国目前用废旧轮胎作燃 料的几乎没有。 我国的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与国外发达 国家的主要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达国家都相继成立了废旧轮 ! 在管理上, 胎回收利用管理机构, 如美国的“ 废胎管理委员 会” , 加拿大的“ 废胎回用管理协会” 、 “ 废胎管理 局” 欧盟的工作组及我国台湾省的“ 废轮胎处理 基金会” 等。在我国尚无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 部门, 尚未建立正规的回收利用系统, 但已有中 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