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音乐学本科专业
课程类别:基础理论课
授课学时:
学分:
总纲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从理性高度认识音乐艺术的普遍规律, 使音乐技能的学习上升到理论层面。
通过基础美学理论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和教育观念。
开拓学生的理性思维, 培养一定的理论素养与思辩能力, 为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音乐打好基础。
音乐美学是音乐学当中一门基础理论学科。
既研究探讨音乐艺术的普遍规律、关注音乐文化层面的问题, 又与美学相结合。
它是以哲学作为理论基础, 以心理学、社会学等方法解释音乐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
同时, 这门课程又对其他音乐理论及技术课程提供理性关照, 以及阐明音乐艺术表现的感性原理, 是师范生的一门提高性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一般的音乐美学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能运用一定的美学理论知识讨论和解释音乐的形式与内容等具体问题。
并且自觉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获取多种音乐学习与理论研究的途径和有效方法。
课程基本任务:
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的美学基础及其与一般美学的关系,掌握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音乐思想的知识系统和思维方法,了解中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美学流派,从而提高思维思辩能力、音乐认知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体悟能力,懂得运用音乐批评的基本方法和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培养开阔的艺术视野,从而成为人格健全、品性高尚、富于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能够全面和谐发展的时代新人。
课程内容概要:
音乐美学是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
音乐美学同一般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评论等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和深化,往往离不开从上述这些领域的成果中吸取营养。
课程教学形式:
1.理论与感性(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在理论讲授中紧密联系学生对音乐的感性储备、临场音响等, 以免理论与实际的相脱离。
2.以音乐本体观察研究为主, 多方辐射的原则。
从音乐艺术的独特性出发, 辐射其他学科中的相关问题, 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共性特征。
3.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原则。
对一个章节中的核心观点、或者与之相关的、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澄清问题、锻炼逻辑思维和理论能力。
4.动脑与动笔相结合的原则。
适当时候, 要求学生书面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自觉运用理论知识。
5.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更深刻地理解、巩固课堂的学习内容。
对一些知识点及主要论点提供有关的课外材料让学生阅读。
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考核方式:
(1)美学论文写作
(2)考核方式
a.根据论文写作的水平确定成绩;
b.考核成绩以平时练习成绩为基础予以评分,实验占平时成绩的70%。
成绩评定:
采用总分百分制或五级制计分方式。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态度等)占40%,考试成绩占40%,其它(课程实验、专业技能性考核等)占20%。
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
《音乐美学教程》张前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2、教学参考书:《音乐美学教程》卢建华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现代美学体系》叶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与艺术鉴赏》金元浦主编,首都师大出版社
《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学导论》张法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学概论》董学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朱立元主编
《音乐的构成》柏西•该丘斯著缪天瑞编译人民音乐出版社《论音乐的美》爱德华•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文心雕龙选译》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
《美学向导》朱光潜、李泽厚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美学简论》曾繁仁著山东人民出版社
《音乐美学通论》修海林、罗小平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人类与艺术》房龙著中国和平出版社
《音乐美学通论》修海林、罗小平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乐美学史》蔡仲德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蔡仲德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美学与艺术理论》玛克斯.德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胡郁青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教学内容提要
第1章什么是音乐美学
1-1研究有关音乐艺术普遍规律的学科
1-2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1-3音乐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1-4音乐美学研究的具体课题
第2章音乐的材料
2-1乐材料的基本属性
2-2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
2-3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
第3章音乐形式的构成和存在方式
3-1音乐形式的构成
3-2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
第4章音乐中自律性和他律性的内容
4-1音乐中自律性内容
4-2音乐中他律性的内容
第5章音乐创作的本质及过程
5-1音乐创作的本质
5-2音乐创作的过程
第6章音乐创作中的想象
6-1音乐想象的本质及其方式
6-2音乐想象的源泉
6-3内在体验
6-4艺术体验
6-5音乐创作中的灵感
第7章音乐表演
7-1音乐表演的本质
7-2音乐表演的基本原则
7-3音乐表演中的技巧和灵魂
7-4音乐表演中的心理因素
第8章音乐欣赏
8-1音乐欣赏的本质和基本方式
8-3音乐欣赏的心理特征和基本原则
第9章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问题
9-1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9-2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影响
9-3物我同一、情景相即的审美情趣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