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催化剂制备原理:3第三章 沉淀法1

催化剂制备原理:3第三章 沉淀法1


28-Feb-2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3.1.1 沉淀生成的化学原理
➢在难溶盐的溶液中,当它的浓度大于它在该温度下
的溶解度时,或者在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如果溶
解的阴阳离子各以其离子数为乘幂的浓度的乘积
(离子积)大于该难溶物的溶度积Ksp时,产生沉 淀。
BaSO4
+ 2+
Ba
SO4 2-
Ksp = [Ba2+][SO42-]
所需的pH值。
28-Feb-21
10
➢ 解:当[Ni2+][OH-]2 > Ksp时,开始沉淀
[OH ]
Ksp [Ni2 ]
2.0 1015 3.16 108(mol/l) 2
➢ 即当[OH-]>3.16×10-8 mol/l时,即可出现Ni(OH)2沉淀。 而[H+][OH-]=1.0×10-14,即相当于
CO32 H2O HCO3 OH
溶液中存在CO32-、HCO3- 和OH-,其浓度决定于pH值。 与金属反应时,可生成碳酸盐、氢氧化物或碱式碳酸盐。
➢ 例:Fe2SO4与Na2CO3反应,
FeSO4 Na2CO3 xH2O xFe(OH) 2 (1 x)FeCO3 xCO2 Na2SO4
9
3.1.3 氢氧化物沉淀析出的pH值计算
➢对于金属氧化物,影响沉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沉淀 时的pH值。 根据沉淀物的溶度积Ksp,可以计算开始生成沉淀 和沉淀完全时的pH值。
➢例:Ni(OH)2在25 °C时的Ksp=2.0×10-15。溶液中 Ni2+浓度为2.0 mol/l,求开始出现沉淀及沉淀完全
Ca(OH)2
+ Ca2+ 2OH-
Ksp = [Ca2+][OH-]2
28-Feb-21
4
3.1.2 沉淀剂的选择
➢工业上所用催化剂:主要是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催化 剂(少数为金属卤化物、磷酸盐及硫化物) 。
金属盐 ﹢ 沉淀剂
氢氧化物 碳酸盐 热处理
分解
有机酸盐
H2O,CO2
金属氧化物或 金属催化剂
Fe(OH)2与FeCO3含量随反应条件改变。同样,与Zn2+反 应。可能生成2ZnCO3·3Zn(OH)2复盐,与Cu则生成 Cu(OH)2·nCuCO3
28-Feb-21
13
3.1.4 沉淀物从溶液中的析出
➢固体在溶液中不断溶解,在一定温度下,溶液达到 饱和时,固体的溶解与溶液中溶质的析出呈平衡状 态,此时溶质的浓度称为饱和浓度。
➢但在沉淀过程中,溶质达到饱和浓度时, 并没有固体沉淀,只有溶质浓度超过饱 和浓度时,才有可能析出固体沉淀物。
➢溶质浓度超过饱和浓度的溶液称为过
饱和溶液。
28-Feb-21
14
A 溶液的过饱和度
➢某一温度下,溶质的饱和浓度为C*,在过饱和溶 液中的浓度为C,则定义
S=C/C* S称为溶液的过饱和度,表示其超过饱和的程度。
➢ 提高pH值,可以使金属离子沉淀完全
➢ 对于两性化合物,当pH值过高,即碱性过大时,则生成 的沉淀重新溶解
Al(OH)3 + OH-
+ AlO2- H2O
➢ 氨水(NH3·H2O),金属离子(Ag+,Cu2+,Zn2+),络 合物
Cu(NH3)42+、Zn(NH3)42+
28-Feb-21
12
➢ 用Na2CO3或(NH4)2CO3沉淀时,CO32-在水中的解离 反应:
Ni(H2O)6
Ni(H2O)5(OH)
(H2O)4 Ni
H O
...
H
H
H
O
O
O
Ni(H2O)4
(H2O)2Ni
Ni
Ni
Ni(H2O)2
O H
O
O
O
H
H
H
干燥、煅烧
大晶粒Ni
大晶粒沉淀
还原
➢Na2CO3为沉淀剂,生成碱式碳酸盐,CO32-离子的存在 防止了脱水缩合,得到小晶粒高活性Ni催化剂。
28-Feb-21
➢有机酸价格昂贵
➢在保证催化剂活性的基础上,形成的沉淀物最好具 有易于分离和洗涤的良好结构,以便过滤和洗涤
➢用OH-沉淀,Fe2+ → Fe(OH)2↓ 颗粒细,催化剂活性 高,但过滤困难
➢用CO32-沉淀,Fe2+→Fe(OH)2↓ 颗粒大,催化剂活性 低,但易于洗涤
28-Feb-21
8
➢制备镍催化剂,NaOH为沉淀剂 Ni2+ + 2OH- = Ni(OH)2↓ 沉淀过程易发生脱水缩合
[H ]
1.0 1014 3.16 108
3.46 107(mol/l), pH 6.5
➢ 当溶液中Ni2+浓度小于10-5 mol/l时认为沉淀完全,此时
[OH ]
2.0 1015 1.0 105
1.41105(mol/l), pH 9.15
28-Feb-21
11
➢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和溶度积Ksp决定开始生成 沉淀的pH值
➢尽可能不带入不溶性杂质,以减少后处理的困难
➢氨的溶解度较大,残留在沉淀物中的NH4+易于除去 (洗涤和加热),不影响产品的纯度
➢KOH价格昂贵,一般不使用 ➢纯碱来源方便,但易引入钠离子,影响产品质量
28-Feb-21
7
➢二氧化碳溶解度小,难以形成溶液,进行沉淀反应时, 控制困难
➢碳酸铵比较理想
3.1 沉淀法
➢ 简介 ➢ 沉淀生成的化学原理 ➢ 沉淀剂的选择 ➢ 氢氧化物沉淀析出的pH值计算 ➢ 沉淀物从溶液中的析出 ➢ 影响晶核析出速度的因素 ➢ 晶粒(沉淀粒子)的长大 ➢ 晶体长大的因素
28-Feb-21
1
简介
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主要步骤
沉淀剂
金属盐溶液
沉淀
催化剂
28-Feb-21
活成研焙干洗 化型磨烧燥涤
晶形或 非晶形沉淀
2
➢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难 溶的金属盐或金属水合氧化物(氢氧化物),从溶 液中沉淀出来,经洗涤、过滤、干燥、煅烧后,即 可得到催化剂载体或者产品。
➢沉淀物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催化剂的性能。而沉淀物的形状、粒子大小、沉淀 速度虽与沉淀物质的种类有关,也随沉淀条件(浓 度、pH值、温度、沉淀剂加入方式、溶剂)的不 同而变化。因此,控制好沉淀操作条件,对得到高 质量的催化剂有重大作用。
28-Feb-21
5
工业上常用的沉淀剂
➢碱类: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碳酸盐:碳酸铵、碳酸钠、二氧化碳等; ➢有机酸:乙酸(CH3COOH)、草酸(H2C2O4)
等。
28-Feb-21
6
选择沉淀剂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形成的沉淀物的溶解度要小,使原料充分利用
➢沉淀剂本身的溶解度要大,可以提高阴离子浓度, 使金属离子沉淀完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