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脲喷涂弹性体的研制
2.5 重复性实验
使用相同的 A 、B 组分,保证喷涂机液压泵压
力 5.822MPa(850psi),A 组分主加热器设定温度为
73.9℃(165 F),物料出口压力为(19.179±0.685) MPa
E-3 0 0 1.05 40.3 135 18.4 280 68.6 9 2
T X - 2 1.05 41.6 140 13.6 250 75.0 9 3
注:V(A 组分):V (B 组分) 均为 1:1。
由表 4 可看出:采用 E-300 作为扩链剂的喷涂
弹性体综合力学性能最好,表干时间也符合要求。
黏度按 GB/T 2794 — 1995 测定;密度按 GB/T 4472 — 1984 测定;硬度(邵氏 A)按 GB/T 531 —1999 测定;拉伸强度及伸长率按 GB/T 528 — 1998 测定; 撕裂强度按 GB/T 529 — 1999 测定。
收稿日期: 2008-11-2 3 作者简介: 周文英(196 9 -),女,河南济源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电子信箱: zhouwylm@163.com
关键词: 喷涂;聚脲;聚氨酯;弹性体 中图分类号: TQ328.3; TU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191(2009)02-0045-03
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是国外20世纪末为适应环 境需求而研制的一种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绿色施 工技术。聚脲弹性体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较 好的弹性、优异的耐磨、耐油、耐低温、耐臭 氧和防辐射等优点,因此获得广泛应用。喷涂聚 脲弹性体技术将多异氰酸酯和端氨基聚醚通过专用 喷涂设备进行高压快速撞击反应而生成聚脲弹性体 涂层。它改变了传统喷涂工艺中普遍存在的溶剂污 染、厚度薄、流挂、固化时间长等缺点,将瞬 间固化、高速反应的特点扩展到整个全新的领域, 拓宽了喷涂技术的应用领域。该材料面世以来即在 建筑、造船、交通、运输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②向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真空管的烧瓶中 加入计量好的一种或几种聚醚多元醇,在 100 ̄110 ℃下真空脱水 2 ̄3 h,然后降温至 80℃左右,加入 计量好的二胺类固化剂、催化剂等,搅拌均匀即 得固化剂(B 组分)。 1.3.2 涂装工艺
采用聚氨酯弹性体喷涂设备和撞击混合喷枪涂 装。如采用美国 G R A C O / G U S M E R 公司 H -2 0 / 35PRO 设备和 GX-7 喷枪。使用 H-20/35PRO 准确 计量组分并用泵输送到喷枪,两组分物料在喷枪混 合室内进行撞击混合,然后喷出。
表 4 不同胺类扩链剂对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Tab.4 Influence of amine extenders on elastomer performance
扩链剂
异氰 酸酯 指数
硬段 表干
含量/ 时间/
%
s
拉伸 强度/ MPa
伸长 率/ %
撕裂 强度/ (N. mm-1)
邵A 硬度
D E T D A 1.05 38.0 1 0 11.7 230 54.2 9 5
纯聚脲体系喷涂弹性体技术存在着关键原料端 氨基聚醚未实现国产化且价格昂贵等问题。聚脲喷
涂体系凝胶时间一般小于 10 s,只能采用机械喷涂 工艺,在复杂工艺条件下使用受到限制。与聚脲喷 涂体系物料相比,非端氨基聚醚喷涂聚氨酯物料的 优点在于凝胶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实干时间短 和适应性强。
该研究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发用于机械喷涂 施工的非端氨基聚醚喷涂聚氨酯物料。主要的技术 手段为使用成本较低的高活性醇醚替代高成本的端 氨基聚醚,制得的喷涂物料的性能达到端氨基聚醚 喷涂物料的性能,以降低成本和易于实用。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首先对设备进行校准,保证原材料配比准确, 然后调节系统压力,最后启动喷枪控制开关,开 始喷涂,喷枪移动速度 0.3 ̄0.5m/s,单层喷涂厚度 2  ̄ 4 m m 。喷涂工艺流程图见图 1 。
空压机
乙组分贮罐
甲组分贮罐
高压计量泵
高压计量泵
喷枪
工件
图 1 喷涂工艺流程 Fig.1 Process flow of spray elastomeric coatings
影响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扩链剂
CT,其组成为:m(551C):m(220):m (DETDA):m
(8118)=35.5:40.5:17:0.3,w(NCO)均为 13.0%,考
察了异氰酸酯种类对预聚物黏度及材料性能的影
响,结果见表 2 。
表 2 异氰酸酯种类对预聚物黏度及材料性能的影响 Tab.2 Influence of isocyanate types on
1.4 喷涂原理 采用撞击混合技术使 2 种反应活性极高的液体
在高压驱动下相互撞击,其过程是 2 种液体在一个 很小的混合室中分散并形成湍流而均匀混合,被高 压挤出喷枪后又经过一次雾化再混合,从而保证了 在极短的适用期内有很均匀的混合效果。 2 结果与讨论 2.1 喷涂物料 A、B 组分黏度、密度的控制
组分均无溶剂) 。
表 1 中自制物料 A 组分中 SPU-129、B 组分中
SPU-129B 已与对应的进口料的黏度和密度接近。
通过调整 A、B 组分中软段聚醚种类及比例,使物
料黏度、密度控制在喷涂机要求的工艺参数以内,
从而保证喷涂时出口压力和反应比例符合设计要
求。
2.2 不同异氰酸酯结构对预聚物黏度及材料性能的
根据喷涂机工艺参数要求,喷涂设备两出口压 力差需控制在 2.055MPa(300psi)以内,因此喷涂物 料 A 、B 组分黏度应接近。由于喷涂机是按体积比 来计量的,喷涂物料 A、B 组分密度要控制在 0.95 ̄
1.10g/cm3 之间,才能使喷出等体积 A、B 组分物料
时其质量比约为 1:1,目前制备的喷涂物料 A、B 组
prepolymer viscosity and material performance
异氰酸酯 种类
预聚物 表干 拉伸 黏度/ 时间/ 强度/ (Pa.s) s M P a
MDI 100/MDI 50 (质量比为1:1) 1.34
1 8 15.0
MDI 50
1.33 2 5 4.02
L -M D I
· 47 ·
量比对喷涂聚氨酯物料性能的影响见表 3。
表 3 B 组分多元醇配比对喷涂聚氨酯物料性能的影响 Tab.3 Influence of polyol proportions in B component on
polyurea spray elastomer performance
n(220):n(551c)
聚脲喷涂技术已在欧美、韩国、日本、中国 台湾等地的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主要 用于路基与桥梁防水防渗和混凝土基面防护等,在 中国目前在建的城际高速铁路桥梁防水中聚脲喷涂 技术也开始得到用户认可和应用。
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正在加速 进行,对客运专线混凝土桥梁配套材料需求量很 大。国内首条城际快速铁路专线已决定采用黎明化 工研究院先期开发的聚氨酯弹性体防水层材料,新 研制的聚氨酯弹性体防水涂层材料在其他新建客运 专线混凝土桥梁中也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但是, 这种室温固化浇注物料主要采用手工刮涂、摊涂等 方法施工,在某些地方冬季施工有一定困难。经用 户试用和比较后,提出希望采用更方便、更高效率 的机械喷涂施工工艺。
1.96 1 0 11.7
MDI 100
1.20 1 6 15.0
伸长 撕裂 邵 A 率/ 强度/ 硬度 % (N. mm-1)
405 54.6 8 5
175 48.1 8
由表 2 可看出,由异氰酸酯 MDI 100/MDI 50、
MDI 50 和 MDI 100 制得的预聚体的黏度较低,使用
分已基本符合要求,具体数据见表 1 。
表 1 进口样与自制物料黏度、密度的比较
Tab.1 Comparison of viscosity and density between
import product and self-made samples
物料
黏度(25℃)/(Pa.s) 密度/(g.cm-3)
聚氧化丙烯二醇(220,210):上海高桥石油化 工三厂;高活性聚醚三醇( E P-5 5 1 C,羟值 56 m g ( K O H ) / g):山东东大化工集团;高活性聚醚三醇 (TEP-330N,Mn=4 800):天津石化三厂;二苯基 甲烷二异氰酸酯( L -M D I ,M D I -1 0 0 ,M D I -5 0 ):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3,5- 二乙基甲苯二 胺(DETDA)、3,5- 二甲硫基 -2,4- 甲苯二胺、3,5- 二甲硫基 -2,6- 甲苯二胺(E-300):美国 Albemarle 公司;2,4- 二氨基 -3,5- 二甲硫基氯苯(TX-2):淄 博方中化工有限公司;有机铋聚氨酯催化剂 (BiCAT8118):美国 Shepchem 公司。所有原料均 为工业级。 1.2 性能表征
· 46 ·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hemical Propellants & Polymeric Materials
2009 年第 7 卷第 2 期
1.3 合成方法 1.3.1 喷涂聚氨酯物料的制备
①向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真空管的烧瓶中 加入聚醚多元醇,在 100 ̄110℃下真空脱水 2 ̄3 h, 降温至 60℃左右。缓缓加入到计量好的二异氰酸酯 中,控制反应温度为 80±5℃,氮气流保护条件下 反应 1 ̄3 h 制成半预聚体(A 组分)。
2009 年第 7 卷第 2 期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hemical Propellants & Polymeric Materials
· 45 ·